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姚 燕、胡曙光、田 培、李金玉、刘克忠、刘光华、王武祥、何积铨、丁 威、张利俊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比如影响钢筋锈蚀的氯离子,混凝土的碳化;易引起混凝土开裂的盐腐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外因主要为混凝土使用环境的恶劣程度。在工程实践中分析发现,常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破坏...
混凝土结构根据所处环境同划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工业环境等环境侵蚀性介质通各种途径进入混凝土内部使钢筋混凝土性能劣化、粘结性能降低使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适用性安全性降低终影响整结构工作状态使结构能没达...
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
《混凝土耐久性与损伤防治》课程报告 浅谈混凝土耐久性的相关问题 长期以来,混凝土作为土建工程中用途最广, 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 在 近二百年的发展中, 其强度不断提高。目前,发达国家已使用 50MPa 甚至 100MPa 的高强度混凝土。但是,在提出高强度的同时,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也愈 来愈被人们所关注。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 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我国大多数建筑物在使用 25~30 年后即需大修。 因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尽量减少维修重 建费用是建筑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近年来 , 随着人们对混凝土耐久性认识的日益提高 ,在各种设计规程中 , 均 把耐久性列为混凝土的一项重要指标 , 尤其在一些大中型建筑物中 , 更加重视 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对建筑业来说 , 建筑物必须经久耐用 ,
综述
中国高性能混凝土及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和应用
腐蚀与混凝土耐久性预测的发展和难点讨论
表层混凝土结构特点及有害介质沉积过程简述
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若干问题
国内外几个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情况综述
……2100433B
为分:第一部分综述、第二部分耐久性机理研究、第三部分耐久性预防与补救、第四部分检测与评估、第五部分其他。加强高校、科研、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专业公司等在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创新和推广,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10月下旬在四川成都组织召开了“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和应用研讨会”,会议征集到论文100余篇,涵盖了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和应用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思想、新材料新技术、工程实践、思考与总结。从中选出80余篇编辑出版。全书共分五部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及防腐措施:混凝土工程施工应考虑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的拌制尽量采用二次搅拌法,裹砂法裹砂石法等工艺,提高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保水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应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施工裂缝,建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制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渗性,重视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并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控制构件外观裂缝,施工裂缝至关重要,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特殊季节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尚应采取特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