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以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依据,系统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混凝土楼盖设计和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辅以详细的例题示范,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侧重规范的理解与运用,注意联系实际,力求简明扼要,系统清晰。2100433B
出版时间:2010-03-01 版 次:1 页 数:148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建筑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题型及答案
1 第二章 单层厂房 1.某单层单跨工业厂房排架结构,跨度 18m,柱距 6m,厂房内设有 1台吊车,吊车的最大轮压 标准值为 Pmax,k=110kN,最小轮压标准值为 Pmin,k=30kN,大车轮距为 4.5m。试画出吊车梁支座反 力影响线,并计算作用在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设计值 Dmax、Dmin。(提示: 4.1Q ) 2. 某 单 层 单 跨 厂 房排 架 结构 及 其 风 载 体 型 系 数如 题 39 图 所 示 , 跨 度 18m, 柱 距 6m, h1=2500mm,h2=1200mm。已知基本风压 w0=0.3kN/m 2,求作用于排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q1k及 Wk。(提 示:①wk= 0s zw ;②风压高度系数 z按内插法取值, 离室外地面 10m高时, z =1.0;离室外地面 15m 高时, z =1.14;③柱顶以下按水平均布风载考虑,风压高度系数可按
混凝土结构设计(A)综合版
A 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和次梁的内力时,采用折算荷载的原因是( 修正因忽略次梁抗扭刚度而产生 的误差 )。 A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破坏标志是( 整个梁成为可变体系 )。 A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情况中,可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结构内力的是( 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 件 )。 C 采用( 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有利于提高 框架结构建筑的横向侧移刚度,并且由于横向跨度小于纵向跨度,故而楼板的跨度较为 经济合理。 C 采用( 纵向框架承重体系 ),其优点在于 开间布置比较灵活,但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楼板的跨度也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采 用较少。 C 采用( 混合承重体系 ),其优点是有利于抵抗来自纵横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C( 沉降缝 )是为了避免厂房因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和损坏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以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系列规范和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设计程序编写,并通过计算实例阐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力学原理和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荷载和地震作用、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扭转近似计算、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对各类典型构件和结构实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首先介绍其设计构造要点、荷载取值方法、计算模型假定以及内力分析方法,然后叙述其设计计算步骤和内容。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概念明晰,系统全面,实用性强。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可供从事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管理的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土木类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2100433B
《钢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以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和GB 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系列规范及技术标准为依据,简要地介绍了钢结构的各种基本构件,节点连接以及常用钢桁架、框架、门式刚架、吊车梁、柱及支撑体系的设计理论和原理,以实例形式阐述了各种钢结构构件和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
对各类典型构件和结构实例,书中首先介绍其设计构造要点、荷载取值方法、计算模型假定以及内力分析方法,然后叙述其设计计算步骤和内容。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概念明晰,系统全面,实用性强。
《钢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共分8章,内容包括钢结构设计及计算的基本规定、结构与连接材料、连接设计与计算、单层框架设计与计算、钢桁架设计计算、屋面构件设计计算、柱及柱网支撑设计计算以及钢结构防火和防腐设计。
《钢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可供钢结构设计、制作、施工、监理和研究等方面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土木类专业师生学习的参考书。2100433B
《圆柱齿轮几何计算原理及实用算法》分两篇。第一篇系统介绍了涉及渐开线圆柱齿轮几何计算的各个方面,阐述了齿轮各个几何尺寸参数的定义、由来及计算方法。第二篇详细介绍了利用本书研究制作的专用函数表和线图简捷进行齿轮几何计算的方法和大量实例。《圆柱齿轮几何计算原理及实用算法》可作为工厂技术人员的工具书,工科大、中专院校师生教学、课程和毕业设计的参考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教材,从事齿轮和齿轮刀具研究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