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高等院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卜78)、《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l45-85)、《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其他有关规范的内容。在编制过程中,曾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性的专题讨论会,相应地进行了七次修改。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试行)》是根据原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83)技水电字第273号文进行编制的。在原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电力生产司及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的组织领导下,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院、原西南电业管理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东北勘测设计院、南京自动化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勘测总队、天津勘测设计院、西北勘测设计院、上海勘测设计院、长江科学研究院、水电部第七工程局、葛洲坝工程局,葛洲坝水电厂、新安江水电厂、刘家峡水电厂等16个单位派员组成编制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院、原西南电业管理局为编制组组长单位。
这本是土石坝安全监测新出的规范,对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施工的人来说,实用性很强。新出的规范,还真是不太好找,在这找到了,还真是不错。书是正版的,质量很好。
大坝安全监测有:工程主体结构、地基基础、两岸边坡、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所作的测量及观察,也包括对建筑物外表及内部大范围对象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直观检查和仪器探查。通过观测仪器和设备,以及时取得反映大坝和基...
我知道有一家华测智创是做大坝安全监测的,做大坝及岩土工程安全监测的各类传感器及其仪表、监测自动化系统、检测工程配套材料及辅件等。产品广泛应用公路、铁路、地铁、桥梁、大坝、隧道、水电水利工程、深基坑等结...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水库及水电厂大坝安全监测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埋设通常是比较分散的,且现场布线复杂,环境潮湿,常伴有各种现场电磁干扰。因此分散化、网络化是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于RFID技术的大坝安全监测工程应用
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大坝安全监测工程在很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将RFID技术引入大坝安全监测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将带来诸多便捷和效益。
(1)自动化监测(新增);
(2)大坝地震反应监测(新增):
(3)岩土工程监测(新增);
(4)巡视检查和变形监测(新增监测系统巡查,修订了变形测量精度、布置方式和挠度监测);
(5)使用测斜仪、多点位移计、全站仪和钢弦式仪器的监测(新增)。
本标准实施之曰起替代SDJ336—1989《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方法和设备都较差,加以坝工设计、施工水平也不高,大坝失事时有发生。著名的有1928年美国的圣·弗朗西斯坝失事,1959年法国的马尔帕塞拱坝失事,1963年意大利的瓦依昂水库滑坡,都造成很大损失,引起社会震动,促使许多国家制定大坝安全监测法规,改进监测技术和监测仪器,使大坝监测工作得到很大发展。7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都在其国内建立机构进行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集中处理。中国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开始于50年代中期,60年代逐步研制和生产了各种监测仪器,制定了《水工建筑物观测工作手册》等有关规定。80年代研制并应用了遥测垂线坐标仪、倾斜仪、水位计、激光准直设备等新仪器新设备,在龚咀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东江水电站等大坝上实现了内部观测仪器自动测量和自动处理,建立了全国性的大坝安全监测机构和资料分析中心,开始制定各种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技术规范。
序
前言
大坝安全监测总论
简论水工建筑物及基础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三峡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对大坝安全与监测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论大坝安全监测的思想和方法
浅论大坝安全判据研究
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一些历史回顾
监测资料分析与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采集、处理、理解及其自动化
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控方法与监控指标研究
用决定论模型进行大坝安全监控
岩体工程数值计算中的地质概化模型研究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