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某些毫秒脉冲星的辐射脉冲周期有极高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可作为长期稳定度极高的天文时钟和频率基准,也可用来监测原子时的长期稳定度。高精度的时间标准对于天体物理学、测量学、信息科学、引力波天文学、广义相对论等学科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然而,毫秒脉冲星辐射波到达地球时的信号极微弱(E-30W,1.5GHz),且常被背景噪声所淹没,检测十分困难;体现毫秒脉冲星高稳定性的平均脉冲受色散等因素
批准号 |
60472085 |
项目名称 |
毫秒脉冲星极弱信号的检测与平均脉冲消色散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F0111 |
项目负责人 |
许录平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5-01-01 至 2007-12-31 |
支持经费 |
21(万元) |
已知的有脉冲星核的密度高达1015/cm3,即1立方厘米这种物质有10亿吨。 楼上的问题是脉冲星核,讨论脉冲星核,那么我们首先要简要的了解一下脉冲星。脉冲星, 顾名思义, 就是能够发射脉冲的星体;其英...
单片机计数,看频率多少,若是不太高,可以单片机。
脉冲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形状多种多样,与普通模拟信号(如正弦波)相比,波形之间在时间轴不连续(波形与波形之间有明显的间隔)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是它的特点。最常见的脉冲波是矩形波(也就是方波)。脉冲信号可...
双锁相法在脉冲强磁场弱信号测量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在脉冲磁场下电输运测量无法使用传统锁相放大器进行弱信号测量的问题,根据锁相原理,设计实现了1套数字锁相系统,并使用LabVIEW软件编写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通过对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前后波形因为延时而发生的相移的仿真,设计中在还原数据时截去掉与所用低截止频率相关的点数后,可以消除滤波器延时带来的数据误差,使得测量数据很好地还原了原始信号。通过脉冲强磁场下实际样品的电输运测量,证实了所设计的数字锁相系统可以满足脉冲强磁场强干扰环境下弱信号的测量需求。
基于EKF的脉冲星导航在转移轨道的应用
为提高深空探测器在转移轨道的自主导航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EKF的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定位系统。以X射线探测器获得的脉冲到达时间为量测量,以深空探测器轨道动力学模型为状态方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状态估计。以美国火星探路者任务深空转移段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能够完成深空探测器转移段的自主导航任务。
信号的衰减是指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幅度减小的现象。解决信号衰减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看具体的信号传输的方式而定。如何对屏蔽箱信号过大的进行检测,下面由东莞屏蔽箱厂家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对于屏蔽箱信号衰减过大检测的方法。
故障分析
首先是对屏蔽箱设备进行故障分析,下面所列是故障分析需要准备的器材和故障分析的可能产生故障的部分。
测试设备包括:测试仪+屏蔽箱+耦合器+射频线缆。
可能故障的部分:耦合器、射频线缆、测试仪。
检测方法
故障分析完毕后我们就开始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如下:
首先请您准备下列的物料器材:屏蔽箱内部射频线缆、屏蔽箱外部射频线缆、耦合器,可从其他使用正常的设备中暂时取出。
其次分三次替换故障设备的,需要替换的部件有:内部射频线缆、外部射频线缆、耦合器,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替换后请检测信号衰减是否正常,然后用以判断出三部分中哪里出了故障。
假设以上方法未检测出来,此时请更换测试仪,查看信号衰减是否正常。
注:在测试过程中请使用同一个DUT,且保证每次测试DUT摆放位置一致。
东莞众威电子10年专注屏蔽房制作,提供高频屏蔽房、屏蔽房、屏蔽箱、屏蔽隔音房、电磁屏蔽机房、核磁共振屏蔽机房工程安装。
本文出处:http://www.zhongweizg.com/
磁场既然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宇宙中存在着多高的强磁场和多弱的弱磁场?它们又存在于何处?通过大量的天文观测和研究,现在认识到的最强磁场存在于脉冲星中。脉冲星又称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一类星体。根据天体演化过程,一般恒星演化到晚期时,由于原子核聚变产生高热能所需的核聚变物质已经用尽,热能剧减,恒星物质的引力便使星体收缩,体积变小,而恒星磁场便因恒星收缩和磁通密度变大而增强。这样,演化到晚期的恒星磁场便急剧大增。例如,演化到晚期的白矮星的磁场剧增到约10^3~10^4特[斯拉](T),而演化到晚期的脉冲星(中子星)的磁场更剧增到约10^8~10^9特[斯拉],分别比太阳磁场增加约千万到亿倍(10^7~10^8倍)和约万亿到10万亿倍(10^12~10^13倍)。例如图5便是在地球高空观测到的武仙星座X-1脉冲星(中子星)发射的X射线谱。进一步研究认识到这一发射的X射线谱是由于X-1脉冲星的电子流在磁场中的回旋运动产生的,而谱线的吸收峰便是电子流在磁场中的回旋共振峰。由回旋共振的位置(X射线的能量)便可计算出回旋共振的磁场的强度约5×10^8T。这样强的磁场是目前科学技术在地球上远远达不到的,目前科学技术在地球上所能得到的磁场的强度仅约10^2T,两者相差约百万倍(10^6倍)。 目前在宇宙中观测到的最弱的磁场是多少?是在什么地方观测到的?根据目前对各处宇宙磁场的观测,各种星体的磁场都高于星体之间的星际空间的磁场。例如,在太阳系中各行星之间的行星际磁场约为1×10^-9~5×10^-9特[斯拉](T),即约为地球磁场的十万分之一(10^-5)。在各个恒星之间的恒星际空间的恒星际磁场,常简称星际磁场,比行星际磁场更低,大约为5×10^-10~10×10^-10特[斯拉](T),即约为行星际磁场十分之一(10^-1),也就是约为地球磁场的百万分之一(10^-6)。恒星际(空间)磁场是如何知道的?目前主要是应用恒星光的偏振观测和恒星射电(无线电波)的塞曼效应(即无线电波在磁场中分裂而改变频率)观测及维持银河星系结构的稳定性理论计算等来测定或估算恒星际磁场。由现代多方面的天文观测知道,由大量的恒星形成星系,例如太阳便是银河星系中的一个恒星,而银河星系以外的宇宙空间中还有更多更多的星系。星系与星系之间的空间称为星系际空间,根据多方面的天文观测的间接推算和理论估计,星系际空间的磁场约为10^-13~10^-12特[斯拉](T),即约为行星际磁场的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10^-3~10^-2)。恒星际磁场大约相当于人的心(脏)磁场(约百亿分之一T),而星系际磁场大约相当于人的脑(部)磁场(约万亿分之一T),甚至低于脑(部)磁场。 从上面宇宙磁现象的介绍可以看出,宇宙磁现象是宇宙空间到处都存在的,而且许多宇宙磁现象还同科学研究和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着远比我们在地球上接触到的磁场更强和更弱的磁场。
项目一 温度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任务一 热电阻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热电阻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热电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二 压力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任务一 弹性式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压力仪表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应变式传感器的压力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三 流量的检测与控制
任务一 涡轮流量传感器流量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孔板差压式流量计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四 位移信号的检测与控制
任务一 电容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差动电感测微仪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五 转速信号检测与控制
任务一 光电转速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的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霍尔转速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元器件的选择和霍尔转速测量电路
四、霍尔传感器的安装与检测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六 振动信号的测量与控制
任务一 压电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压电测振仪的安装与测振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五、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七 超声波距离信号的检测
任务一 超声波距离信号的检测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调试与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八 气体分子信号的检测
任务一 气敏电阻的气体检测与控制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调试及检修
五、系统评价和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九 光信号的检测
任务一 光敏晶体管的信号检测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光敏晶体管器件选择及达林顿型光敏晶体管运算放大器控制电路
四、光敏晶体管的性能检测
五、光敏晶体管的特点和本任务的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光电池的信号检测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器件及测量电路选择
四、安装和调试及检修
五、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项目十 干扰的抑制
任务一 屏蔽的选择及屏蔽体制作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屏蔽的选择
四、屏蔽体的制作
五、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任务二 接地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三、接地的选择
四、评分标准
练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