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封面
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史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农垦史志编辑部
版权页
《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史》编审委员会
《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史》编辑人员
图片
生产区全景
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厂大门
厂办大楼
1987年5月农场总局副局长来厂检查扩建工作
1990年3月农场总局副局长来厂检查工作
首届党委班子成员
1984-1992年领导班子成员
1994年末领导班子成员
扩建厂时期施工现场
建厂初期施工现场
1985年7月建成的矿山破碎线生产线全貌
生料磨机
生料微机控制室
2#窑窑头控制室
干法中空回转窑和φ3×48M立筒预热器窑
1500千瓦/时窑尾余热发电机组
制成磨机
化验室多元素分析仪
化验室全景
日吞吐量2850吨水泥专用线
职工生活区一隅
厂职工医院
厂职工子弟学校
文艺演出
职工篮球赛
老干部门球赛
街心花坛
获奖证书
获奖锦旗
小岭水泥厂位置图
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厂区平面布置图
前言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体制沿革
第二节地理位置
第三节矿山、黄土、小农场
第四节气候
第五节人口、民族、职工
第六节经营规模
第二章简史
第一节白手起家
第二节走出徘徊
第三节决战投产
第四节整顿提高
第五节改造扩建
第六节万众一心
第七节规范管理
第八节深化改革
第三章政治
第一节党委班子沿革
第二节政治机构
第三节党组织、党员队伍、发展党员情况
第四节干部工作
第五节老干部工作
第六节创先争优活动
第七节整党工作
第八节党员大会
第九节纪检工作
第十节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一节广播电视
第十二节企业业余党校
第十三节企业文化
第十四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第十五节统战工作
第十六节职代会
第十七节工会
第十八节共青冈
第十九节公安
第二十节司法
第四章生产
第一节建厂
第二节生产调度科
第三节设备动力科
第四节工艺科
第五节技术监督科
第六节安全技术科
第七节生料车间
第八节烧成车间
第九节制成车间
第十节收尘车间
第十一节矿运车间
第十二节装卸队
第十三节电力车间
第十四节水电车间
第十五节机修车间
第十六节化验室
第五章经 营
第一节办公室
第二节企管办
第三节劳资科
第四节财务科
第五节供销
第六节基本建设
第六章文教卫生
第一节子弟学校
第二节幼儿教育
第三节职教科
第四节职工医院
第五节卫生防疫
第六节计划生育
第七章福利
第一节生活
第二节职工住宅
第三节商业、服务业
第四节小农场
第八章人物
李忠林简介
刘培贤简介
王士林同志传略
文昌约同志传略
第九章文征
《无语的群山》
《引进资金团结奋战》
《包装房之恋》
《艰苦奋斗展宏图》
第十章大事记
厂史编写人员
后记 2100433B
本志记述了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相关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还可以了 我有同学的爸爸在那上班的
牛膝,为苋科、牛膝属的植物。中国除东北地区以外,均有分布。以野生为主,主要适合生长于海拔200~175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林缘、山坡草丛中。部分地区有栽培,以中国河南地区产的怀牛膝,为地道药材。
鸿源小区地址:哈尔滨市双城市民安大街四野指挥部后身双城市暂未开通公交系统。
黑龙江省水泥企业及产能
黑龙江省水泥企业及产能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散装水泥管理规定》的决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散装水泥管理规定〉的决定》,经省政府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对《黑龙江省散装水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第六条修改为:\"水泥生产企业和基建、施工
今年是我县实现脱贫攻坚“整县摘帽”的关键之年,根据《深入推进全县贫困村“五小”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活动室功能的实施方案》(印党办发〔2018〕57 号)文件精神,峨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明确专人负责,全力指导督促贫困村做好“五小”建设的各项工作。
“五小”工程建设是解决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走读”行为、改善干部工作、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安心扎根村里,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战,增强脱贫攻坚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峨岭街道在“五小”工程建设推进中,始终坚持方便实用、整合资源、勤俭节约、完善功能的原则,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克服困难,全力加快贫困村“五小”工程建设,着力打造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温暖之家”。目前,峨岭街道七个贫困村的“五小”工程建设已基本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并购置了冰箱、电视机、消毒柜等生活用品,基本满足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基本生活需求,真正让干部安心基层,扑下身子抓脱贫攻坚工作,解决干部生活中的后顾之忧。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整县摘帽”。
主 编:刘 刚
编 审:冯 明
编 辑:樊佳佳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2021年6月,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供电公司党委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1967年1月,公私合营青岛缝纫机厂改称国营青岛缝纫机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青岛缝纫机的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1968年,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将厂址由费县路迁至沧口区永平路29号。由于处在不正常时期,搬迁工作到1982年才结束。60年代,青岛缝纫机制造业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制造了独具特色的箱式红外线反射干燥电炉,取代了老式煤火炉,缩短了烘烤时间,并且无灰尘,便于控制温度,对提高机头烤漆质量和降低成本起了重要作用。1970年,青岛缝纫机厂杜丕业设计出机壳23轴攻丝机,并在全国推广,对国家缝纫机生产做出了贡献。同年5月,为支援三线建设,青岛缝纫机厂开始筹建邹县分厂,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1975年年产能力达5万架缝纫机的青岛缝纫机厂邹县分厂建成,并于当年10月移交给济宁地区轻工业局,称鲁南缝纫机厂,同时与青岛缝纫机厂正式脱钩。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