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合欢盆距兰,又名合欢松兰,拉丁名Gastrochilus rantabunensis。植物体直立,具很短的茎;叶簇生,倒卵状长圆形;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花瓣近圆形,花期1––2月或7月;产湖南南部(常宁)、台湾中部山区,生于海拔达2000米的密林中树干上。
产湖南南部(常宁)、台湾中部山区。生于海拔达2000米的密林中树干上。
附生植物,不具假鳞茎或块茎,具肥厚的气生根。茎长或短,单轴生长(顶端无限生长)。叶扁平、圆柱状或两侧压扁,有时退化为鳞片状,基部有关节。花序侧生,分枝或不分枝,具数花至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小或大,变化甚大;唇瓣无距或有距,有时距非常长;蕊柱具或不具蕊柱足;花药俯倾,具药帽;花粉团2个或4个,较坚硬的蜡质,通常具粘盘柄和粘盘;蕊喙短或长,有时有深缺刻;柱头通常凹陷。本族模式属:VandaJonesexR.Br.共约155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与非洲热带地区以及大洋洲,个别属也见于南美洲。我国仅有1个亚族共45属。
种中文名:合欢盆距兰
种拉丁名:GastrochilusrantabunensisC.ChowexT.P.Lin
海拔:500-650
命名来源:[NativeOrch.Taiwan3:109.1987]
中国植物志:19:411
组中文名:簇叶组
组拉丁名:Sect.Caespitosi
属拉丁名:Gastrochilus
亚族中文名:指甲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AeridinaePfitz.
族拉丁名:Trib.VandeaeLindl.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看你要多大的了,一般价格在100以上,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贫瘠和干旱气候,但不耐水涝。生长迅速,花期6-8月;果期8-10月。
金合欢 叶 二回羽状复叶,无腺体,中脉不偏斜,小叶退化。 (叶退化为叶状叶柄)枝 有刺花 花冠显著,黄或白色合欢叶 二回羽状复叶,腺体着生于叶柄基部;中脉偏斜、枝 无...
合欢价格:米径4-5-6-7-8-公分;33-45-65-90-140元; 米径10公分230元;米径12公分310元; 金合欢价格:3公分15元,4公分35元,5公分60 ...
植物体直立,具很短的茎。叶簇生,倒卵状长圆形,长2---2.5厘米,宽4—7毫米,先端急尖并且不等侧2—3小裂。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花序柄长约2厘米,上端扩大,基部被1--2枚鞘;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4毫米,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绿色带紫红色斑点,长约9毫米;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中萼片倒卵形,长3.8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圆形;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长3--4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钝;花瓣近圆形,长3—3.5毫米,宽2.5--3毫米,先端圆形,两侧边缘流苏状;前唇近肾形,长2—3毫米,宽5---6.5毫米,先端稍凹缺,上面除中央增厚的垫状物外密被白色长毛;后唇白色,近圆锥形,稍两侧压扁,长3.5厘米,末端圆形并且稍凹人,上端的口缘截形并且与前唇的垫状物在同一水平面上。花期1--2月或7月。
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具根状茎、块茎或假鳞茎。叶茎生或基生,折扇状、对折或具网状脉,草质至革质。花序(或花葶)顶生或侧生;花通常两侧对称,有特化的唇瓣,少有例外,一般扭转,具1室子房;蕊柱通常具1枚能育雄蕊;花粉粘合成团块,称花粉团;花粉团2--8个,粒粉质或蜡质,其一端常伸出花粉团柄并连接于粘盘,也有直接连接于粘盘或通过粘盘柄连接于粘盘的,较少既无花粉团柄又无粘盘柄与粘盘的;柱头1或2,凹陷或凸出;蕊喙通常存在,大或小。果实通常为蒴果;较少呈荚果状。种子通常两端有延长的翅,较少无翅并有厚的外种皮。本亚科模式属:OrchisL.共约690余属,全球均有分布。我国有4个族,42个亚族共167属。
金合欢和银合欢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合欢和银合欢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区别。通过对比它们的性质、特点、用途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列叶盆距兰Gastrochilus distichus (Lindl. ) Kuntze
城口盆距兰Gastrochilus fargesii (Kraenzl.) Schltr.
金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flavus T. P. Lin
台湾盆距兰Gastr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 Hayata
红斑盆距兰Gastrochilus fuscopunctatus (Hayata) Hayata
贡山盆距兰Gastrochilus gongshanensis Z. H. Tsi
何氏盆距兰Gastrochilus hoii T. P. Lin
宽唇盆距兰Gastrochilus matsudai Hayata
南川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chuanensis Z. H. Tsi
江口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 Z. H. Tsi
小唇盆距兰Gastrochilus pseudodistichus (King et Pantl. ) Schltr.
红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raraensis Fukuyama
四肋盆距兰Gastrochilus saccatus Z. H. Tsi
中华盆距兰Gastrochilus sinensisZ. H. Tsi
狭叶盆距兰产西藏东南部(墨脱)。也产锡金(模式标本产地)。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