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优质;秆高8-10m;胸径小于5cm新秆绿色具白粉;老秆淡绿色;节下有白粉圈箨环与秆环均略隆起;箨鞘淡紫褐色或深黄褐色;披白粉;有紫褐色斑点及不明显条纹;上部边缘枯焦状;无箨耳;箨舌淡褐色;弧形;箨叶带状披针形;紫褐色;平直反曲小枝具叶3-4片;带状披针形;长7-16cm;宽1-2cm;背面基部有毛。
适应性强;在轻碱地;沙土地及低洼地均能生长性强健;较耐盐碱;非常适合在北方盐碱地区种植;喜湿润环境;也较耐干旱;抗寒性强;能耐短期的-20℃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不详;果期不详。
刚竹为禾本科刚竹属,别名榉竹、胖竹、柄竹、台竹、光竹。产地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有栽培。 形态特征 秆高10-15米、径8-10厘米,淡绿色。枝下各节无芽,秆环平,但分枝各节则隆...
黄条金刚竹(学名: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混生竹。秆高0.5~1m,径0.2~0.3cm。叶片较宽大,绿色,不规则间有黄条纹,非常美丽,观...
树竿高2— 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
土壤类型:黄壤。 2100433B
2006年由南京林业大学培育。
亚热带。
可作绿篱。
尾叶桉家系木材性状的变异研究
对75个月生32个尾叶桉家系的6个与木材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研究。6个木材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家系选择可以获得性状优良的家系/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木材含水量、纤维宽、纤维长宽比与生长、形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该4个研究性状能各自遗传,可以分别独立选择;纤维长与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纤维长度随树龄增长而增加,材性逐渐得到改善;所有木材性状间的遗传力均在0.5左右,说明各性状受到中等水平的遗传控制;水分含量、基本密度、树皮厚度、纤维长宽比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较高,表明尾叶桉家系在4个性状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进行性状遗传改良可获得较高遗传增益,按25%入选率,预期遗传增益可达5.68%~17.66%。
粤西乐昌含笑优良家系选择
以大坑山林场乐昌含笑家系试验林七年生观测数据作遗传变异及家系选择分析,表型变异分析表明,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等7个性状家系间均存在较大变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家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叶片大小的家系遗传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余性状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材积遗传变异系数最大;根据多重比较结果,以材积为选择目标,选出3个优良家系,现实增益介于13.29%~19.64%之间。
中文学名:刚竹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viridis
别称:榉竹、胖竹、柄竹、台竹、光竹
界:植物界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
分布区域:华北地区、华东地区
生长类型:竹类
观赏特性:观干
刚竹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不良。能耐-18℃的低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生于低山坡。竹材强韧。
长沙刚竹(P.verrucosa G.H.Yeet.Z.P.Wang)
【命名来源】:[Journ. Nanjing Univ. 3: 492.f.2-3. 1983]
【中国植物志】:9(1):257
【组中文名】:刚竹组
【组拉丁名】:Sect.Phyllostachys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