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于海拔550-141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种: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 Arn.
原变种:毛冬青(原变种)Ilex pubescens Hook. & Arn. var. pubescens
变种:广西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 Arn. var. kwangsiensis Hand.-Mazz.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小枝纤细,近四棱形,灰褐色,密被长硬毛,具纵棱脊,无皮孔,具稍隆起、近新月形叶痕;顶芽通常发育不良或缺。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骤然渐尖,基部钝,具多数明显的脉,边缘具疏而尖的细锯齿或近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时橄榄绿色或深橄榄色,两面被长硬毛,无光泽,背面沿主脉更密,主脉在叶面平坦或稍凹陷,背面隆起,侧脉4-5对,在叶面不明显,背面明显,在近叶缘附近网结,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5-5毫米,密被长硬毛。花序簇生于1-2年生枝的叶腋内,密被长硬毛;花白色。雄花序:簇的单个分枝具1或3花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5-2毫米,基部具2枚小苞片,若3花时,总花梗长1-1.5毫米;花4或5基数,粉红色;花萼盘状,直径约2毫米,被长柔毛,5或6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具缘毛;花冠辐状,直径4-5毫米,花瓣4-6枚,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形,基部稍合生;雄蕊长为花瓣的3/4,花药长圆形,长约0.8毫米;退化雌蕊垫状,顶端具短喙。雌花序:簇生,被长硬毛,单个分枝具单花,稀具3花,花梗长2-3毫米,基部具小苞片;花6-8基数;花萼盘状,直径约2.5毫米,6或7深裂,被长硬毛,急尖;花冠辐状,花瓣5-8枚,长圆形,长约2毫米,先端圆形;退化雄蕊长约为花瓣的一半,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卵球形,长约1.5毫米,直径约1.3毫米,无毛,花柱明显,柱头头状或厚盘状。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成熟后红色,干时具纵棱沟,果梗长约4毫米,密被长硬毛;宿存花萼平展,直径约3毫米,裂片卵形,外面被毛;宿存柱头厚盘状或头状,花柱明显。分核6,稀5或7枚,轮廓椭圆体形,长约3毫米,背部宽约1毫米,两端尖,背面具3条纹而无沟,两侧面平滑,内果皮革质或近木质。花期6月,果期8-11月。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小枝纤细,近四棱形,灰褐色,密被长硬毛,具纵棱脊,无皮孔,具稍隆起、近新月形叶痕;顶芽通常发育不良或缺。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长卵形,长2~6厘米...
毛冬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痢疾,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烫伤,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以及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用于冠状动脉...
毛冬青叶大概50元一斤。毛冬青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冬青科植物,高3-4m。常生长于海拔180-500m的山坡灌丛中和荒山草丛中,广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毛冬青的叶能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治:烫伤;外伤出...
产于广西西部(百色、凌云)、贵州南部(荔波)和云南东南部(富宁、砚山);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百色(秦仁昌7403)。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毛冬青甲素(Ilexonin,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损伤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2 h后再灌注的脑缺血24 h模型,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预先给予IA40mg/kg,连续7 d,可减轻MCAO大鼠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面积。结论 IA对大鼠脑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毛冬青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毛冬青甲素(Ilexonin,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甲素治疗组。假手术组、毛冬青甲素治疗组和模型组按缺血2 h再灌注分为3、7、14、28 d 4组,每组各4只。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用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GAP-43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正常组皮层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多,形态结构清晰,细胞排列规整,核深染,核仁明显。模型组表现为皮层神经元皱缩变形,呈三角形改变,核暗染,固缩,间质水肿,细胞间隙增宽。毛冬青甲素治疗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皮层皱缩变形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排列较规整,组织水肿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AP-43蛋白表达术后3 d开始升高,7 d达到最高水平,14 d仍维持较高水平,之后逐渐降低(P<0.05)。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毛冬青甲素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各时相点脑组织GAP-43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以术后7 d最显著。结论毛冬青甲素可能通过促进缺血侧脑组织GAP-43的表达,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广西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 var. kwangsiensis Hand.-Mazz.):该变种与原变种(毛冬青)的主要区别在于叶较大,长4-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骤然渐尖,具多数明显的脉;花白色,果较小,直径约3毫米,分核小,背面具3条纹而无沟。花期6月。分布于中国广西西部(百色、凌云)、贵州南部(荔波)和云南东南部(富宁、砚山);生长于海拔550-141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圃地准备: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环境质量符合要求的地方。土层厚一般不少于30厘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无积水。可选用土质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轻壤土做苗圃地。育苗前必须整地,按常规进行深耕细作,包括翻耕、粑地、平整,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达到地平土碎。整地后分畦作床,苗床宽约1-1.2米,床高25厘米,步道宽30厘米。苗床长度视需要而定。
采种及种子处理:毛冬青科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条件下需要隔年才能发芽。但经过试验,毛冬青种子并不存在隔年发芽的现象。冬天播种后,翌年春天就会开始发芽,但由于其休眠特性,导致出苗不齐。毛冬青采种时间为11-12月,当果实呈红色时,选择生长良好、进入盛果期的母树进行采种。采种先用枝剪采取果枝,再用手剥离果实。若果实不够熟透,可堆放在通风的室内3-5天,待其熟化。将采回的新鲜成熟果实与河沙1:1混合搓揉,使种子与果皮和果肉分离,后与河沙混合播种。毛冬青种子极为细小,千粒质量约1.05克。
播种方法:播种采用随采随播的方法。提前2天整理苗床,铺上一层厚度约20厘米的基质,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待用,基质为黄心土和河沙1:1混匀。播种方式采用撤播,将混合河沙的种子均匀播在基质上,播种量约为15克/平方米,播种后淋一次透水并覆盖一层尼龙薄膜,以保温保湿。苗床上方需搭建遮阴棚,棚高约2米,用75%遮光网进行遮盖。播种后约60天开始出土。
芽苗移栽:移苗适宜时间为4-5月,待苗长出4-6片真叶时移苗。移栽时应保持根系完整,不损伤顶芽,不破损根皮,严禁用手拔苗。容器袋基质为60%黄心土 40%泥炭土混合,容器袋规格为6厘米×10厘米。
插床:插床应设置在荫棚内。荫棚应通风透气,棚顶用遮光度75%的遮光网覆盖,并有保湿喷雾设施。床宽为1-1.2米、高约25-30厘米,周围用砖块堆砌,相邻扦插床间隔约0.4米,并做好排水。扦插基质为80%黄心土 20%河沙混合。扦插前1天用0.1%高锰酸钾淋透消毒,然后用薄膜覆盖过夜,待用。
插穗选择及处理:选择3年生以上优良母株,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萌蘗枝或萌芽条作穗条。枝条宜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剪下枝条后,随即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桶内,防其失水干枯。将采回的穗条剪成6-8厘米长度插穗,剪去2/3以下全部叶片、小枝,只留1-2叶片并留3-5个腋芽或侧顶芽。切口需平滑、不破皮,以50或100株为一束用橡皮捆扎,用0.1%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切口向下浸入已调配好的100-150毫克/升生根粉(ABT1)溶液中浸泡4小时。
扦插方法:毛冬青扦插宜在春季或秋末进行。插穗采回后及时处理并扦插,株行距2厘米×2厘米,扦插深度为插穗2/3长,打孔直插并压实插穗周边基质,插后淋一次透水,并用薄膜共罩保湿。其后每隔3-5天揭开薄膜喷水一次,喷水需采用雾状,且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插床积水。约100-120天即可生根。
毛冬青为中国南方常用中药,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以毛冬青根提取物制成的注射液、胶囊、片剂临床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炎症的治疗,是中国较早开发的心脑血管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