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土建百科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成立,2012年6月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基本信息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简介

黄土地质灾害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成立,2012年6月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黄土地质灾害实验室立足于我国黄土高原及黄土分布区,以黄土在国际上的地域性学术价值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为研究特色,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需求,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解决我国黄土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发展和建立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黄土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争取建设成为具有黄土特色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和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设立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黄土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组成,现任学术委员会成员19人,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3人,比例15.8%。学术委员会设顾问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实验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秘书长1名;下设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学术委员会是 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根据实验室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设立5个研究室:成灾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室、滑坡水文作用机理研究室、城镇地质灾害研究室、灾害防治 技术研究室、矿山地质灾害研究室。4个试验室:仪器测试室、数值模拟试验室、电镜测试室、地质灾害原位测试室。4个野外科学观测基地:黄土崩滑灾害- 陕西延安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甘肃永靖野外基地、矿山地质环境-陕西潼关野外基地、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野外基地。拥有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水 -土特征曲线试验测试仪、现场大剪实验仪、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斜坡变形监测系统等各类实验测试设备。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目标,确立了5个研究方向:黄土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与成灾规律、黄土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黄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黄土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黄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等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

实验室目前拥有固定人员45人,平均年龄36岁,以中青年为主。其中,博士10人,硕士20人,本科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人员占83.3%;其中研究员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6人,中级职称24人。专业涵盖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水文地质、资源与环境遥感、信息技术等。三秦人才1人,并先后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国土资源部“十一五”先进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勘查设计行业“先进个人”、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市劳动模范、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陕西省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层次培养人才、陕西科技系统十杰青年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2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2人,10人进入国土资源部应急地质灾害专家库,1人进入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专家库。

2001年以来,累计承担地调、科研及社会服务项目70余项,经费约3.8亿元,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突破的项目成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及地下水合理利用、防灾减灾及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实验室首次开展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工作区涉及陕、甘、宁、青、新、晋、豫7个省(区),55个地市,379个县(区市),总面积约156.7万km2。在2006年-2013年期间,共完成延安市等16个市(州、地区)的77个县(市、区)的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4161个,其中滑坡6004个,崩塌2037个、泥石流2072个、不稳定斜坡3907个、其他类型141个,为黄土高原区减灾防灾提供了基础的资料。围绕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和黄土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专题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为指导工作项目实施和黄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06年以来,依托项目实施,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出版论文专辑3册,参编规范6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共计57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人才或荣誉称号,2个项目组获得国家、部、行业优秀集体荣誉称号;实验室固定人员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18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2篇,核心期刊论文132篇。

实验室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组织与承办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国际联合考察和出国交流培训等方式,与挪威、美国、吉尔吉斯、阿根廷、英国等国家的组织与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与挪威岩土工程研究院就黑方台地区灌溉渗透诱发型黄土崩滑灾害机理进行了合作研究,同时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就非饱和黄土特性及其灾害机理研究达成了合作协议。

实验室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设立了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积极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向国内外开放,吸引、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地质灾害基础理论研究和防治的前沿科学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促进本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实验室有序、高效运行。

查看详情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实验室

  • 规格:3720×1600
  • 13%
  • 深圳鼎昇空间软装设计有限公司
  • 2025-09-09
查看价格

实验室

  • 规格:18cm
  • 13%
  • 广东惠森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2025-09-09
查看价格

实验室专用转角台

  • 规格:L×1000×850
  • m
  • 13%
  • 广东中泰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 2025-09-09
查看价格

实验室边台

  • 规格:3500×750×850
  • VOLAB
  • 13%
  • 深圳市创美实业有限公司
  • 2025-09-09
查看价格

C面实验室地柜

  • 规格:2000×600×800
  • 13%
  • 深圳鼎昇空间软装设计有限公司
  • 2025-09-09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黄土地

  • 规格:600×400mm,均采用pvc材质精制而成、仿真微缩内容完整充实、紧扣教材.包括:冲沟、河谷、黄土梁、黄土茆、川、窑洞及人工改造的平原、梯地(在茆上有同心园梯地)
  • 1
  • 1
  • 国产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8-09
查看价格

人力资源部

  • 1、尺寸:450×1502、材质:10mm磨砂亚克力,内容UV3、安装工艺:夹扣吊装天花
  • 1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30
查看价格

人力资源部

  • 3mm亚克力,28×11cm
  • 1
  • 1
  • /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1-10
查看价格

实验室标识喷画

  • 1.实验室标识喷画,高清贴画裱哑膜制作安装
  • 25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3-02-22
查看价格

重点实验室医用专用空调35K

  • 35KW
  • 1
  • 1
  • 易龙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3-09-14
查看价格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格式:pdf

大小:394KB

页数: 1页

<正>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总投资超过5亿元,设有基础实验中心(3000平方米的大型无尘实验室)、土体有机重构核心实验区(6000平方米的永久性研究基地)、富平中试基地(面积102亩,包含试验小区和实验大楼)和遍布不同土地类型的6个野外试验观测站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格式:pdf

大小:1.4MB

页数: 1页

<正>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总投资超过5亿元,设有基础实验中心(3000平方米的大型无尘实验室)、土体有机重构核心实验区(6000平方米的永久性研究基地)、富平中试基地(面积102亩,包含试验小区和实验大楼)和遍布不同土地类型的6个野外试验观测站(共征地200多亩),是我国土地领域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研究实验室。实验室针对土地工程开展五大方向的研究,分别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理事会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

理事长:谢辉

副理事长:马宏伟、杜美利、段中会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第二届

理事长:谢辉

副理事长:李树刚、杜美利、段中会、冯西会

查看详情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查看详情

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是该校2012年在“地矿勘查实验教学中心” 、“地质学实验室”及“资源勘查工程实验室” 基础上,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以“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固体地球物理学”及“应用地球物理”等学科为支撑,面向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及能源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基础理论创新为目标,重点开展构造地质学与成矿成藏动力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建设具有高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家找矿战略计划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撑服务 。

重点实验室现已建有5个研究室、14个配套的专业试验室,依托中国大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学学科研究优势,以实验室—重点学科—项目—人才为发展模式,以构造地质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渗透,突出对构造地质学和全球构造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建成了特色明显、手段先进、国内一流的开放型实验室;在实验室管理和实验设施使用效率上达到国内一流标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盆岭-盆山耦合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青藏高原及周缘构造成矿研究、金属成矿与油气成藏耦合关系研究三个特色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 。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廷栋院士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金振民院士、周忠和院士、潘懋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邢光福,等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