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图书目录
上篇(理论部分)
第1章 高速公路景观概述
第2章 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现状及其特点
第3章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意义
第4章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理论
第5章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方法
下篇(实践部分)——杭新景(杭千)、杭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综合整治规划
第6章 项目概述
第7章 沿线景观现状评价
第8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9章 规划总体布局
第10章 分项整治规划
第11章 专项主题规划
第12章 项目实施计划
第13章 规划保障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彩图
……2100433B
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广告牌的意义:1.是展示当地的一个窗口。大部分广告牌集中在出入口或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一般是当地强势企业和特色产品的广告。高速公路尤其是国家干线公路车辆来自全国各地,于是在城市出入口附...
⑴对各类料场,必须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必要的试验,对各类材料成品率的估算,应通过调查、试验确定,力求准确。对外购天然筑路材料,应取得正式得试验成果报告。⑵取样地点要求在料场内分布均匀,每一料场一般不少于3...
⑴对各类料场,必须取代表性样品进行必要的试验,对各类材料成品率的估算,应通过调查、试验确定,力求准确。对外购天然筑路材料,应取得正式得试验成果报告。 ⑵取样地点要求在料场内分布均匀,每一料场一般不少...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研究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设计要与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相协调,展 现出当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景观与文化、生态、视觉资源整合的 同时应以不影响交通安全为前提,充分发挥景观设计在改善高速公 路生态环境和丰富沿线视觉景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沿线、线性、动态、地域性 along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to chongqing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along as an example huangyun jing chongqing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401147 in chongqing abstract: along the highway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and th
杭州高速公路沿线综合整治自评报告
— 1 — 杭州高速公路沿线综合整治自评报告 市农办 2009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由市农办牵头,对杭 州绕城、沪杭甬、杭金衢、杭浦、杭宁 (简称“一绕四线” )等高 速公路实施综合整治, 并要求到 201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 面对市 委、市政府交给的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办精心谋划,积 极有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相关部门和沿 线各区,发扬“克难攻坚、负重拼搏、和衷共济、决战决胜”的 精神,加强调研,理清思路,积极参谋,加大督促,扎实推进, 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效明显,圆满完成了市委、市 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现将项目实施情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背景 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美丽城市自古以湖光山色而 著称,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臵, 是一座缺地矿资源、 缺港口资源、 缺项目资源的城市,其山青水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宝贵、最 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
为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改变农村环境面貌,逐步消灭土坯房,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日,太白县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太白县主干公路沿线土坯房整治办法》,对县域内姜眉公路、潘太公路、凤太公路三条主干公路沿线的土坯房进行集中整治。
通过深入镇村逐户审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共发动53户群众拆除土坯房,建设新的安全住房。对于其中39户贫困户,拆旧建新后,每户补助财政扶贫资金4.5万元,其余14户普通户每户补助2.5万元。
目前,列入整治范围的农户,已有18户拆除土坯房,10户完成新房主体建设,其余群众正在进行搬迁和新房筹建工作。同时,发动已搬迁群众,拆除已享受过搬迁政策的土坯房75户205间和沿路厕所、猪圈、牛棚、柴棚45间。
第1章 土地整治规划概述
1.1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涵与体系
1.1.1 土地整治的内涵
1.1.2 土地整治规划的含义
1.1.3 土地整治规划的特点
1.1.4 土地整治规划的体系
1.2 土地整治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1.2.1 土地整治规划的目的
1.2.2 土地整治规划的作用
1.3 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内容
1.3.1 土地整治规划的一般构成
1.3.2 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
1.4 土地整治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1.4.1 土地整治规划的指导思想
1.4.2 土地整治规划的总体目标
1.4.3 土地整治规划的原则
1.4.4 土地整治规划的程序
1.4.5 土地整治规划的成果
1.4.6 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土地整治规划的理论基础
2.1 方法论基础
2.1.1 未来学
2.1.2 系统工程理论
2.1.3 控制论
2.2 经济学理论
2.2.1 土地供给理论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3 土地生态学理论
2.3.1 土地生态学概念
2.3.2 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3 生态学对土地整治的指导意义
2.4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人地协调理论
2.4.3 土地伦理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土地整治规划
3.1 俄罗斯的土地整治规划
3.1.1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3.1.2 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
3.1.3 俄罗斯现阶段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目标
3.2 德国的土地整治规划
3.2.1 法律依据
3.2.2 规划机构
3.2.3 规划的目的和要求
3.2.4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3.2.5 土地整治规划的步骤
3.2.6 土地整治规划有关自然景观的保护
3.3 澳大利亚的矿山土地复垦整治设计
3.3.1 矿山运行设计
3.3.2 土地复垦整治原则
3.3.3 常规土地复垦整治技术规程
3.3.4 特别类型土地复垦整治技术规程
3.4 中国台湾的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
3.4.1 农地重划规划作业程序
3.4.2 农地重划区划定和设计
3.4.3 市地重划规划作业程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土地开发规划
4.1 土地开发与土地开发规划
4.1.1 土地开发的含义与特点
4.1.2 土地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1.3 土地开发的类型
4.1.4 土地开发的形式
4.1.5 土地开发的规律
4.1.6 土地开发的原则
4.1.7 土地开发的任务
4.1.8 土地开发规划
4.2 土地开发规划的任务、依据和原则
4.2.1 土地开发规划的任务
4.2.2 土地开发规划的依据
4.2.3 土地开发规划的原则
4.3 土地开发规划的类型与内容
4.3.1 土地开发规划的类型
4.3.2 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
4.4 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4.1 我国待开发土地资源的现状特征
4.4.2 待开发土地资源的调查
4.4.3 待开发土地资源评价
4.5 土地开发规划的编制
4.5.1 土地开发规划编制的原则
4.5.2 土地开发规划编制的步骤
4.5.3 土地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土地整理规划
5.1 土地整理的内涵、范畴与模式
5.1.1 土地整理的内涵
5.1.2 土地整理的范畴
5.1.3 土地整理的任务
5.1.4 土地整理的原则
5.1.5 土地整理的模式
5.2 土地整理规划的体系与内容
5.2.1 土地整理规划的体系
5.2.2 土地整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5.3 土地整理规划的依据、原则与程序
5.3.1 土地整理规划的依据
5.3.2 土地整理规划的原则
5.3.3 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
5.3.4 土地整理规划的关键和要点
5.4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
5.4.1 耕地整理项目规划
5.4.2 园地整理项目规划
5.4.3 林地整理项目规划
5.4.4 牧草地整理项目规划
5.4.5 村镇用地整理项目规划
5.4.6 建设用地整理项目规划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土地复垦规划
6.1 土地复垦概述
6.1.1 土地复垦的概念
6.1.2 土地复垦的意义
6.1.3 土地复垦的特点
6.1.4 土地复垦的类型
6.1.5 土地复垦的原则
6.1.6 土地复垦的模式
6.1.7 土地复垦的技术
6.2 土地复垦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6.2.1 土地复垦规划的类型
6.2.2 土地复垦规划的依据
6.2.3 土地复垦规划的指导思想
6.2.4 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
6.3 土地复垦规划的程序与方法
6.3.1 土地复垦规划的程序
6.3.2 土地复垦规划的方法
6.4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与实施管理
6.4.1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
6.4.2 土地复垦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6.5 采矿土地复垦规划
6.5.1 采矿土地复垦的概念
6.5.2 采矿土地复垦规划设计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土地治理规划
7.1 土地治理的内涵与类型
7.1.1 土地治理的概念
7.1.2 土地治理的类型
7.2 土地治理规划的内容、原则与程序
7.2.1 土地治理规划的内容
7.2.2 土地治理规划的原则
7.2.3 土地治理规划的程序
7.3 中低产田治理规划
7.3.1 中低产田治理的意义
7.3.2 中低产田治理规划的内容
7.4 水土流失地治理规划
7.4.1 水土流失地现状调查
7.4.2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规划
7.4.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规划
7.5 风沙地治理规划
7.5.1 风沙地生物措施规划
7.5.2 工程措施及其配置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
8.1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概述
8.1.1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含义
8.1.2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意义
8.1.3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特点
8.1.4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内容
8.1.5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主要方法
8.1.6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程序
8.2 土地整治规划的经济效益预评估
8.2.1 经济效益预评估
8.2.2 经济效益预评估指标体系
8.3 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效益预评估
8.3.1 社会效益预评估
8.3.2 社会效益预评估的步骤与方法
8.3.3 社会效益预评估指标体系
8.4 土地整治规划的生态效益预评估
8.4.1 生态效益预评估
8.4.2 生态效益预评估指标体系
思考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土地整治规划是主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层次上,包括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省市级土地整治规划、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等。
2012年3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国函〔2012〕23号),《规划》到2015年,全国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农田整治、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和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400万亩,进一步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积极稳妥推进村庄土地整治,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整治农村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450万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全面推进旧城镇、旧厂矿改造和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生产建设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及时复垦、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35%以上,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