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贡嘎山杜鹃属于常绿杜鹃组下设云锦杜鹃亚组下的一种常绿灌木,产自四川西部甘孜州贡嘎山一带,是生于海拔3250米的山坡灌丛中的高山杜鹃。贡嘎山地区共分布有杜鹃花约80种,多数为四川特有种。
产四川西部。生于海拔3 250米的山坡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贡嘎山莫溪沟。
本种与大白杜鹃R.Decorum Franch. 的亲缘相近,但叶片基部圆形或浅心形; 总 轴长2厘米,花梗长2—2.2厘米, 子房及花柱均被白色短柄腺体,易于区别。
种中文名:贡嘎山杜鹃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gonggashanense W. K. Hu
种别名:
海 拔:3250
命名来源:(植物研究)【bull.bot.res. 8(3): 55. 1988】
中国植物志:57(2):037
亚组中文名:云锦杜鹃亚组亚组拉丁名:Subsect.Fortune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啊啊啊 这个问题必须我来回答 我刚前天回来~ 很明确的跟你讲 不能 二郎山隧道过去离贡嘎雪山还很远 你在折多山的顶端运气好的话才能看到~~~ 求加分!!!
“画”中胶南 2007-12-1209:04:00作者:来源: ▲如今,胶南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油画美术产业基地,全市发展起各类画院、画廊、画室30多家,年可实现经济收入3亿多元。 □...
雪山杜鹃是常绿灌木,高1-4米;幼枝无毛,直径约5毫米。叶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有时卵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具硬小尖头,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色,...
常绿灌木,高3米;幼枝绿色,近于无毛,老枝黄褐色,有明显的叶痕,花序下小枝直径4毫米。冬芽卵圆形,长8毫米,直径5毫米,无毛。叶革质,椭圆形至宽卵形, 长4.5—6.6厘米,宽2.8—4.5厘米,先端钝圆有小突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微卷,上面绿色, 中脉微凹,侧脉13对,稍隆起,下面淡绿色,无毛,中脉凸起,侧脉和网状细脉均不明显;叶柄稍粗壮,长1—1厘米,黄色,无毛。顶生短总状花序,有花15朵;总轴长2厘米,近于无毛; 花梗细长,长2—2.2厘米,淡绿色,多少具短柄腺体;花萼小,淡绿色,长近1毫米,外面有短柄腺体,裂片7,齿状;花冠漏斗状钟形, 长3.2—3.5厘米, 直径3.8—4.4厘米, 白色带粉红色, 内画上方有黄色斑点,裂片6—7,不整齐, 长1.2埋水, 宽1.3—1.5厘米,顶端有浅缺刻;雄蕊11—15,不等长, 长1.4—1.9厘米,花丝白色,纤细,无毛,花药长椭圆形, 长约1.5毫米,雌蕊长3厘米,子房圆锥J6,绿色,长近5毫米,密被白色短柄腺体, 花柱长2.5厘米,疏被白色短柄腺体,柱头小,黄绿色,头状,宽约1.5毫米。 花期6月。
Rhododendron gonggashanense W.K.Hu in Bull.Bot.Res.8(3);55.Pl.5.1988.
高山杜鹃叶片再生和试管苗生长对不同LED光质的响应特征
采用LED红光、LED蓝光以及红蓝光不同配比组合为光源,以荧光灯光质为对照,探讨高山杜鹃组织培养中叶片不定芽再生和试管苗生长对不同LED光质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红蓝光组合(3∶1)处理与荧光灯对照相比,高山杜鹃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平均再生芽数均显著增加,而单色红光或单色蓝光处理下高山杜鹃叶片不定芽增殖效果均较差。单色红光处理下高山杜鹃试管苗有一定的徒长现象,株高、叶长和叶宽均最大,茎粗最低,另外,生根率高但根系活力较低;而单色蓝光处理下则相反。在红蓝复色光处理下,高山杜鹃试管苗较健壮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红蓝复色光有利于高山杜鹃试管苗的形态建成和叶绿素的合成,是具有明显优势的植物组织培养光源。
高山杜鹃盆花塑料大棚保护地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高山杜鹃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花卉,为使这一名花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得以推广应用,特进行高山杜鹃盆花塑料大棚保护地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紫砂盆是养护、培育高山杜鹃的优良花盆,盆栽基质以"泥炭+珍珠岩+松树皮"较好,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宜采用塑料大棚保护地设施栽培,如需在春节前开花上市,可通过塑料大棚内加温加湿的方法进行催花,控制大棚温度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即可开花。
产于四川,(泸定贡嘎山东坡 、布拖)。生于海拔2400––3800米的山坡林下。模式 标本采自四川(泸定贡嘎山)。
黄山杜鹃,中文学名黄山杜鹃,其拉丁学名为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subsp. anwheiense,那么黄山杜鹃的学名是怎么来的呢。
1923年,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美籍植物学家史德蔚(A.N.steward)教授在黄山首先采集到了黄山杜鹃的模式标本。1925年植物采集专家威尔逊把它以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wheiense Wils)为名发表。后来植物分类学家张伯伦研究发现,黄山杜鹃与分布在川、黔、鄂一带的麻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Franch)f非常相近,将其归为麻花杜鹃亚种,才有了黄山杜鹃的学名。
玉山杜鹃以往的分类,具有叶缘反卷、叶背覆白绒毛的特征为玉山杜鹃,而叶缘平整、叶型较大、叶背覆褐绒毛的为森氏杜鹃。但两种差别不大,分布重叠且有过度区间,为了解决此争议,2004年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国立成功大学蒋镇宇教授进行"台湾产特有种玉山杜鹃之保育遗传学及亲缘地理研究计划"。研究小组至玉山、南横公路等高山地区采集玉山杜鹃及森氏杜鹃样本。借由DNA分析技术,发现玉山杜鹃和森氏杜鹃应为同一种。其特征上的差异应是玉山山脉及中央山脉不同地区,高度遗传分化的结果。因此本物种统一命名为玉山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