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锅炉汽包水位数学模型rr}aThemratical model of boiler drum ir}r}l锅炉汽包水位数学模型描述的是汽包水位的动 态特性,它是为汽包水位 控制设计而用的。
引起汽包水位变 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给水量和蒸汽量(负荷)。因此锅炉 汽包水位数学模型主罗描述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气流量 之间的变化关系:2100433B
一般都有就地水位计,还有几个远传用的差压式水位计,,然后还有锅炉上满水用的高位电接点水位计,,呵呵,主要就是这些东西在监视汽包的水位 望采纳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的论文。 写论文高手都在591论文网呢。我表妹的论文就那儿弄的。诚信还不错。论文比较专业。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1、先看看水位计的管道有没有保温,特别是露天的,冬天没保温会出现这种问题。2、水位计有平衡容器,一般是阀门损坏了或者关了,如果检查了平衡容器并冲洗水位计后还是波动,那一定是平衡容器的管道堵了,用一根细...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逻辑优化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逻辑优化 Optimization of Protection Logic of Boiler Drums Water Level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45) 鲁学农 张朝阳 摘 要 :针对国内锅炉时常发生汽包水位保护误 动、拒动及人为退出保护的现状 ,根据国家电力公 司编制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 点要求》 ,对锅炉汽包水位保护的逻辑进行了优化 设计 ,并据此对陡河发电厂 3号机的锅炉汽包水 位保护逻辑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应用效果良好 。 关键词 :水位 ;保护 ;DCS 中图分类号 : T K22311 + 3
锅炉汽包水位的自动控制
锅炉汽包水位的波动直接影响蒸汽品质。应用PLC自动控制理论,采用汽量、水量、水位三冲量控制方式,引用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调节信号,通过控制给水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好给水流量与其蒸发量平衡关系,保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达到锅炉安全运行的目的。通过正确安装、计算确保汽包水位信号的准确性,为三冲量水位控制提供了可靠保证。
汽包水位是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锅炉蒸汽流量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保持汽包水位正常是锅炉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汽包水位测量的方法很多,如过去的浮力法、静压法、电容法和超声波法等,但由于使用温度、压力和可靠性等条件限制,在锅炉汽包水位测量中很少应用。工业锅炉汽包水位的测量,最传统的是采用连通器式差压测量法。随着化工自动化仪表的发展,汽包液位测量可以采用浮筒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更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新型智能锅炉汽包液位计或液位开关。
当锅炉汽包水位升高或降低至允许限值(高三值或低三值)时,经延时后自动紧急停炉,以防止发生过热蒸汽带水或水冷壁管干烧等事故的保护措施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的重要性
1.2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的基本要求
第2章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的对象特性
2.1 概述
2.2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对象的静态特性
2.3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对象的动态特性
2.4 锅炉汽包正常水位的确定
第3章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的方法及误差
3.1 概述
3.2 联通管式锅炉汽包水位计
3.3 差压式锅炉汽包水位计
3.4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误差的评定
第4章 当前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的进展
4.1 概述
4.2 无盲区低偏差双色水位计
4.3 电极式测量装置
4.4 差压式测量参比水柱引起误差的减少技术
4.5 “多测孔接管”技术
第5章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
5.1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配置原则
5.2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配置设计
第6章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
6.1 概述
6.2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安装
6.3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调试
6.4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运行维护
第7章 锅炉汽包满、缺水事故案例与分析
附录A 水和水蒸气的密度
附录B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相关文件
B.1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摘录)
B.2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辅导材料第八章)
B.3 国家电力公司电站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配置、安装和使用若干规定(试行)
附录C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DRZ/T 01—2004)
附录D 某热电厂4号锅炉缺水爆管事故资料
D.1 某热电厂4号炉“12.16”重大事故报告(摘要)
D.2 某热电厂4号炉汽包低水位保护拒动专题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