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符号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轴心受压构件的弯曲屈曲
第三章 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第四章 刚架稳定
第五章 稳定计算的近似分析法
第六章 受压构件的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第七章 受弯构件的弯扭屈曲
第八章 板的屈曲
附录
参考文献
部分习题答案
索引
本书阐述了钢结构中的轴心受压、受弯和压弯构件、刚架与薄板的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考虑了构件的几何缺陷和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对稳定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一)钢结构体系稳定性研究现状 近二三十年来,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成为可能。钢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经...
什么是轴心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如何取值?《结构稳定理论》课程
理论教学的压杆计算长度:两端固定取0.5L,两端铰支取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取值0.7L,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取2L.(L为杆件长)钢结构桁架弦杆、腹杆的计算长度见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轻质钢别墅的结构非常稳定,因为它采用了轻质钢材料和先进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抵抗地震、风力等自然灾害。
《钢结构稳定理论》结课论文
1111111111学院 《钢结构稳定理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钢结构稳定性问题概述 任课教师: 111 姓 名: 111 专 业: 111 学 号: 钢结构稳定性问题概述 摘要:本文阐述了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基本概念, 包括钢结构失稳的类型、 钢结构稳定计 算的影响因素、 稳定与强度的区别、 稳定设计的原则和稳定设计的特点, 提出了钢结构体系 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钢结构的稳定设计。 关键词: 钢结构;钢结构稳定;钢结构设计;失稳 1.概述 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钢结构具有减少工程成本、 提高抗震强度、 节省空间等 优点。高强度钢材的使用, 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广 泛应用成为可能。 钢结构日益发展的同时钢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稳定性是一个 突出问题。 现代工程史上不乏因失稳而造成的钢结构事故, 其中影
钢结构稳定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探讨
钢结构稳定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探讨——探讨了钢结构稳定理论中的若干基本概念问题,对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建立正确的钢结构构件稳定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钢结构中的轴心受压、压弯和受弯构件、刚架与薄板的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考察了构件的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对稳定性能的影响等。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5版)》系统地阐述了钢结构中的轴心受压、受弯和压弯构件,刚架与薄板的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考虑了构件的几何缺陷和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对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中有关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内容,介绍了应用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解决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系统地介绍了经新修订的美国《国家标准钢结构规范》(ansi/aisc 360-2005)和北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nas aisi 2001)中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nas aisi 2004 app.1中关于直接强度法的补充规定,同时还介绍了日本《钢结构设计指针》(aij 2010)中有关稳定设计的特点。《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5版)》各章均编写了较多例题和习题,本次再版时又补充了多种类型算例,这些都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钢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第5版)》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土建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教学、科研、设计和施工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钢结构中的轴心受压、受弯和压弯构件,刚架与薄板的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考虑了构件的几何缺陷和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对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4)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13)中有关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内容,介绍了应用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解决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国家标准钢结构规范》(ANSI/AISC 360—2010)和北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AISI 2007)中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NASAISI 2004App.1中关于直接强度法的补充规定,同时还介绍了日本《钢结构设计指针》(AIJ—2010)中有关稳定设计的特点。本书各章均编写了较多例题和习题,本次再版时又补充了多种类型算例,这些都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土建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教学、科研、设计和施工的科技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