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l 绪论
1.1 概述
1.2 试验设计方法
1.3 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
2 增强材料常规测试技术
2.1 纤维及其织物
2.2 粉状填料
3 聚合物基体测试技术
3.1 热固性树脂
3.2 热塑性树脂
4 复合材料工艺试验
4.1 手糊成型工艺试验
4.2 纤维缠绕工艺试验
4.3 层压、模压工艺试验
4.4 复合材料成型质量检测
5 界面表征试验技术
5.1 表面处理
5.2 表面张力
5.3 固一液(填充剂一树脂)界面的浸润状态
5.4 比表面积的表征
5.5 界面粘结性
6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6.1 拉伸
6.2 压缩
6.3 弯曲
6.4 剪切
6.5 冲击
6.6 硬度
6.7 摩擦
6.8 磨耗
7 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技术
7.1 线膨胀系数
7.2 导热系数
7.3 平均比热
7.4 马丁耐热与热变形温度
7.5 温度形变曲线
7.6 电阻系数
7.7 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
7.8 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
7.9 耐电弧
7.10温度指数
7.11折射率
7.12透光率和雾度
7.13光泽度
8 复合材料稳定性测试技术
8.1 耐燃烧性
8.2 热稳定性
8.3 吸水性
8.4 耐化学腐蚀性
8.5 老化
9 复合材料制品检验技术
9.1 概述
9.2 制品的破坏性检验
9.3 制品的无损检验
附录一 有关国家标准号与名称
附录二 四种典型的正交表
参考文献
本书是根据国家建材局教材办公室加强学生实验训练的意见,经全国复合材料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复合材料专业教学研讨会多次讨论,决定单独开设的复合材料实验课的统编教材。
本教材综述了复合材料试验技术基础、试验设计方法、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介绍了原材料(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主要成型工艺试验技术、界面表征试验技术、复合材料常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稳定性)测试技术和产品性能检测技术等。本教材内容与复合材料学、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等课程密切配合,注重于实验操作和性能检测。每一个试验方法都参照了我国国家标准和其他专业标准中相对应的试验方法,重点阐述了各试验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和操作要点。2100433B
《复合材料试验技术》综述了复合材料试验技术基础、试验设计方法、试验误差与数据处理,介绍了原材料(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主要成型工艺试验技术、界面表征试验技术、复合材料常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稳定性)测试技术和产品性能检测技术等。《复合材料试验技术》内容与复合材料学、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基础、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等课程密切配合,注重于实验操作和性能检测。每一个试验方法都参照了我国国家标准和其他专业标准中相对应的试验方法,重点阐述了各试验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和操作要点。
复合材料实验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试验理论和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操作训练。《复合材料试验技术》是讲授部分的教科书,还有《实验指导书》与它配合使用。
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复合材料管形件冲击试验仿真
本文采用大型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程序(MSC/Dytran)建立复合材料管形件有限元模型,对管形件冲击试验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国鼎,袁海庆 编
出 版 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 9787114048159
出版时间: 2003-10-01
版 次: 1
页 数: 224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科技>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桥梁检测与加固》为面向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梁检测技术,桥梁结构质量现场检测,桥梁结构静、动载试验,桥梁检查与评定,桥梁结构缺损及裂纹修补,桥梁上部、下部及拱桥的加固与改造。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桥梁检测与加固》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和道桥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桥梁设计、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使用和参考。2100433B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陶瓷工业热工设备》是根据1988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热工教材编写组会议”制订的修订大纲,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试用教材,讲课时数约40学时。至于干燥原理及干燥器,则移至《热工基础增补本》,《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陶瓷工业热工设备》不再涉及。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有机化学实验》可供高等工业学校化工、材料、生物、环境、制药、农林、畜牧、医学等各类专业作实验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
姚映钦,1942年生,广东省梅州市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专业:1966年7月至1975年1月任教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75年1月至今任教于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从教45年以来,一直从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实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撰写学术著作和教科书8部,主编出版的教科书主要有《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等;科研成果中一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三项获中国发明专利。长期以来致力于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注重创造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以利于人才的培养。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再利用、大理石黏结剂和偶联剂、新法生产系列氨基酸产品、环保型金属锻造脱模剂等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并将其投入规模化生产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培养出了一批懂理论、会实践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