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全书共分7章,第七章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的内容是学习铸造、金属塑性成形、焊接与切割的基础,若在学习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之前已学习工程材料课程,则此章可不讲授。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2):热加工工艺基础(第3版)》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2):热加工工艺基础(第3版)》第一版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2):热加工工艺基础(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2):热加工工艺基础(第3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吸取了多年来高等工科院校本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和教学经验以及读者对《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2):热加工工艺基础(第3版)》的使用意见,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金工)课指组2009年修订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并考虑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而全面修订的。
本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精简传统内容,适度增加热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非金属材料成形的内容,力求体现工艺性课程教材的鲜明特色,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2):热加工工艺基础(第3版)》保持了第二版叙述清晰简练、语言通顺流畅、图文配合紧密的特点,并贯彻在完成金工实习(工程训练)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拓宽、加深和应用的原则。
第一章 铸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金属的液态成形
一、铸件的凝固
二、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三、铸件的收缩
四、铸造应力、铸件变形和裂纹
五、铸件中的气体
六、合金铸造性能的概念
第三节 砂型和砂芯的制造
一、手工造型
二、机器造型
三、机器造芯
第四节 砂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一、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第五节 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浇注位置的确定
二、分型面的选择
三、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四、型芯设计
五、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第六节 常用合金铸件生产
一、铸铁件生产
二、铸钢件生产
三、有色合金铸件生产
第七节 特种铸造
一、熔模铸造
二、金属型铸造
三、压力铸造
四、离心铸造
五、消失模铸造
第八节 各种铸造方法比较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金属塑性成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
二、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三、金属的塑性成形性能
第三节 常用锻造方法
一、自由锻
二、模锻
三、胎模锻
第四节 板料冲压
一、板料冲压的特点与应用
二、冲裁
三、弯曲
四、拉深
五、其他冲压工序
六、典型冲压件工艺实例
第五节 其他塑性成形方法
一、轧制成形
二、挤压成形
三、径向锻造
四、精密模锻
五、精密冲裁
六、液态模锻
七、粉末锻造
八、超塑性成形
九、高速高能成形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焊接与切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焊接与切割方法
一、焊条电弧焊
二、埋弧焊
三、气体保护电弧焊
四、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
五、电阻焊
六、摩擦焊
七、钎焊
第三节 现代焊接与切割方法
一、电子束焊
二、激光焊接与切割
三、扩散焊
第四节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一、金属焊接性
二、碳钢的焊接
三、低合金钢的焊接
四、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五、铸铁的焊补
六、有色金属的焊接
第五节 焊接结构工艺性设计
一、焊接结构工艺性设计
二、焊接结构工艺性设计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成形
第一节 塑料的成形
一、塑料的工艺性能
二、塑料的成形
第二节 橡胶的成形
一、压制成形
二、注射成形
三、挤出成形
四、压铸成形
第三节 陶瓷材料的成形
一、现代陶瓷制件的生产过程
二、现代陶瓷的主要成形方法
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形
一、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应用
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形
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
四、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成形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热加工工艺自动化
第一节 快速原型技术
一、快速原型技术简介
二、快速原型工艺
三、快速原型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热加工计算机技术
一、模拟技术
二、专家系统
三、热加工CAD/CAM
第三节 热加工自动设备及系统
一、工业机器人
二、热加工CNC系统
三、热加工柔性制造系统
四、热加工自动生产线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毛坯选择
第一节 机械零件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机械零件毛坯选择的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二、经济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第三节 常用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
一、轴杆类零件
二、盘套及饼块类零件
三、支架箱体类零件
四、毛坯选择实例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与塑性
二、硬度
三、韧性
四、疲劳强度
第二节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二、金属的结晶
三、金属的同索异构转变
第三节 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
一、合金的相结构
二、二元合金相图的概念
第四节 铁碳合金
一、铁碳相图
二、典型铁碳合金的组织转变
三、铁碳相图的应用
第五节 钢的热处理
一、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三、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四、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
第六节 常用钢材
一、化学成分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二、钢的分类、牌号和用途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291711
条形码: 9787040291711
尺寸: 22.4 x 16.4 x 1.2 cm
重量: 358 g
具体有那些要求,和细节情况呢
有没有一本高职教材包含材料学、热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或者机械制造工艺综合?
《金属材料及机械制造工艺》 作者:任长春 丛书名:高职高专国家示范性院机电类专业课改教材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27403 出版日期:2012 年3月 开本:16开...
黄老板,我不知道...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考试样卷
第1页(共 2页) (A)卷 《样卷》(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填空。本大题共 5小题;每空 1分,共 10分。 1.常见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形式有如下三种: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和密排六方晶胞。 2. 硬质合金是一种常用的刀具材料,它可以分成 、 等。 3. 铁碳合金的组织具体包括如下:奥氏体 、铁素体 、珠光体 、渗碳体、莱氏体 。 二、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2分,共 8分。 1.当加热以后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后可以对可锻铸铁进行锻造。 ( ) 2.淬火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 ) 3.在金属的结晶过程中,金属先形核后长大。 ( ) 4.可锻铸铁就是说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 1、亚共晶白口铸铁 1000℃时,组织中由哪些相组成( ) A 、Fe3C+A+Ld B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的尝试
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中,《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的课程。《金工实习》这一教学环节,不但为《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奠定实践基础,也为后继几乎所有机类课程乃至将来的工作奠定实践基础。故均为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和教学环节,被列入教学计划之中。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上述课程和教学环节的传统内容和编排,暴露出了教学内容无效重复、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分工不清,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缺点,必须着手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本书是一部高校机械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的上册。编写中根据教学需要主要介绍了以下两部分内容:工程材料和热加工工艺基础。其中工程材料部分介绍了材料的种类与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二元合金相图及应用,铁碳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及选材;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介绍了铸造,锻压,焊接和毛坯的选择等。共计14章,每章后面附有习题。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内容包括金属学、金属热处理、工程材料和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工艺基础。各章后面附有一定量的习题和思考题。《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可供高等职业院校热加工类、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使用,也可作为高等专科机械类、近机类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部高校机械教材《机械制造基础》的上册。编写中根据教学需要主要介绍了以下两部分内容:工程材料和热加工工艺基础。其中工程材料部分介绍了材料的种类与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二元合金相图及应用,铁碳合金相图,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及选材;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介绍了铸造,锻压,焊接和毛坯的选择等。共计14章,每章后面附有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