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由于黄土变形敏感,结构性强,形成原因多样,造成高陡边坡广泛分布且地质构造复杂,致使滑坡灾害频发且形成原因复杂。黄土台塬是黄土地区典型的地貌特征,塬边多为高陡边坡,极易发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随着西部大开发,具有不良地质构造和黄土分布区域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由此解决受地震、高速铁路等不规则动载引起黄土高边坡失稳的工程问题迫在眉睫。本项目基于大量的试验研究、实地考察、现场测量,对滑坡体黄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物理和力学性质试验,分析了高陡黄土边坡滑坡的发生过程和破坏机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黄土结构性损伤扰动机理,考虑黄土较强的水敏感性及结构性,建立可以预测黄土强度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中间主应力对黄土特性的影响,结合实际黄土塬滑坡体,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中间主应力、地下水位及渗流对高边坡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损伤理论分析黄土的结构性参数,建立黄土的三维结构性损伤本构模型;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对修正剑桥模型进行了三维化,并运用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推导了三维修正剑桥模型的增量式本构关系,并进行试验验证;进行了基于统一弹塑性有限差分法的真三轴数值模拟和复杂应力状态下各向异性强度准则研究;将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统一起来,建立了饱和-非饱和渗流方程。对土石坝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作用下,不同水位下降速度对上游坝坡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动三轴试验,研究在考虑累积塑性应变下,动本构模型的适用性,进而分析等向固结和偏压固结、固结围压、波形和排水条件等因素对黄土骨干曲线的影响。建立不规则动载下考虑累积残余应变的动本构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针对微型桩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结合某大型微型桩支护边坡的现场试验规模,建立计算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微型桩支护边坡的影响因素数值分析研究。本项目研究成果为地震、高速铁路等动载诱发高边坡黄土滑坡灾害应急对策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在工程问题上具有实用性。 2100433B
由于黄土变形敏感,结构性强,形成原因多样,造成高陡边坡广泛分布且地质构造复杂,致使滑坡灾害频发且形成原因复杂。随着西部大开发,具有不良地质构造和黄土分布区域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由此解决受地震、高速铁路等不规则动载引起黄土高边坡失稳的工程问题迫在眉睫。本项目基于大量的试验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黄土结构性损伤扰动机理,考虑黄土较强的水敏感性及结构性,建立可以预测黄土强度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中间主应力对黄土特性的影响;根据损伤理论分析黄土的结构性参数,建立黄土的三维结构性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扰动状态概念研究黄土的相对完整状态和完全破碎状态模型,确定反映黄土结构性变化的扰动函数,建立非饱和黄土的三维结构性损伤扰动模型;进而建立不规则动载下考虑累积残余应变的动本构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为地震、高速铁路等动载诱发高边坡黄土滑坡灾害应急对策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摘 要:根据国电大武口电厂灰场公路滑坡的地质勘探报告,分析了高边坡滑坡形成的原因,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 计算,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辅以注浆、排水的边坡治理方案,并对防护参数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的不断扩建、增建和城市旅游开发等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地质、地貌,尤其是乱伐森林、乱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泥石流、高边坡滑坡事件屡见不...
高边坡指土质边坡高度大于20m、小于100m或者岩质边坡高度大于30m、小于100m。
对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防治的研究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地质工程的建设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常常会面临多种多样的危险,其中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就是较为严重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地质工程质量,防止施工项目发生危险,施工人员应当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高边坡地质滑坡,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笔者在本文中着重研究了高边坡地质滑坡灾害的防治手段。
路堑高边坡滑坡处治及施工要点
路堑高边坡滑坡处治及施工控制要点 龙岩双永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杨金生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工程实例阐述某高边坡滑坡处治及施工控制要点 关键词: 高边坡、滑坡处治措施、施工要点 1、工程实例及地质情况 滑坡位置位于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北西侧约 2KM处。滑坡段里程桩 号为K207+210~K207+330,原设计为 5级边坡,坡率为 1:1~1.25,采用 锚杆镀锌网植草灌、 CF植被网、喷播植草灌等措施进行防护。边坡已按 设计要求开挖至设计路面处,坡面已防护,由于连续多日降雨出现滑 坡,直接导致右幅路基隆起。滑坡开口向东南,长约 55m,宽约 100m, 高约30m,后缘处最大错坎高约 3.5m,面积约为 4900m2,钻孔中的滑坡体 厚度为 6.4~11.70m,滑坡体积约为 27000m3;滑坡体成分主要为含角砾 粉质粘土、残积粘性土和砂土状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中型中层土质滑 坡。平面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黄土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15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形成条件、分布及特征……………………………………47
第四章 黄土滑坡滑带土研究……………………………………………………77
第五章 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102
第六章 黄土滑坡运动机理研究…………………………………………………134
第七章 黄土滑坡预报研究………………………………………………………161
第八章 黄土滑坡防止措施分析…………………………………………………192
附录一 黄土滑坡地面位移检测曲线……………………………………………225
附录二 典型黄土滑坡特征照片…………………………………………………2282100433B
书名:黄土滑坡灾害研究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念秦、张倬元著
2005年3月第1版
ISBN7-311-02552-4/P·26
定价:32.00元
《重大工程扰动区特大滑坡灾害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围绕西北黄土城镇建设区、三峡库区和青藏高原交通干线等典型重大工程扰动区的特大滑坡灾害防治的若干关键问题,依托国内外重大工程滑坡空间数据库,在简要分析工程滑坡灾害放大效应基础上,分层次揭示不同类型特大工程滑坡灾害的孕灾背景、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研究提出重大工程滑坡主动减灾防灾理念及将有效预防、快速治理和主动减轻技术融合一体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初步研发了4种快速锚固防治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构建了特大滑坡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及工程滑坡快速防治基地,编制黄土城镇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山区城镇建设中的特大滑坡灾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