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是2020年07月01日实施的一项行业标准。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基本信息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起草单位

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查看详情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福建633

  • 100厚x100x150
  • 13%
  • 佛山市大卫雕塑有限公司
  • 2025-07-21
查看价格

福建

  • 3cm
  • 13%
  • 佛山市大卫雕塑有限公司
  • 2025-07-21
查看价格

福建

  • 3cm
  • 13%
  • 福建金源石材厂保定批发部
  • 2025-07-21
查看价格

福建

  • 2cm
  • 13%
  • 福建金源石材厂保定批发部
  • 2025-07-21
查看价格

光面福建

  • 600×240×50
  • 13%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锦湖天然石材厂
  • 2025-07-21
查看价格

福建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4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福建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4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福建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4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福建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4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福建

  • 板厚17~20mm
  • 云浮市郁南县202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模型

  • 1:110定制建筑模型3500×3500建筑模型专用ABS跟进口亚克力制作,建筑与路网发光,环境淡雅写实制作.
  • 1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09
查看价格

接入工程技术应用支持

  • 详见技术规格书
  • 1
  • 1
  • 华为、万网博通、锐捷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3-03-24
查看价格

eSight工程技术应用支持

  • 详见技术规格书
  • 1
  • 1
  • 华为、万网博通、锐捷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3-03-24
查看价格

数通工程技术应用支持

  • 详见技术规格书
  • 1
  • 1
  • 华为、万网博通、锐捷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3-03-24
查看价格

安全工程技术应用支持

  • 详见技术规格书
  • 1
  • 1
  • 华为、万网博通、锐捷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3-03-24
查看价格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技术内容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模型创建

4.1 一般规定

4.2 信息模型细度

5 应用

5.1 一般规定

5.2 管线综合平衡

5.3 性能分析

5.4 施工模拟

5.5 预制构配件加工

5.6 进度、质量、安全管理

5.7 成本管理

5.8 协同管理

5.9 基于信息模型的出图

6 数据互用

附录A 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系统颜色

附录B 项目电子文件夹层级关系

附录C 非几何信息表

附录D 基于信息模型施工出图类型

附录E 模型成果交付内容

附录F 模型成果文件格式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2100433B

查看详情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起草人

陈育新、卢健、陈显霖、颜文杰、吴志鸿、杨振钦、谢伟、叶方甦、连敏、赵凯、池昌岩、杨仁光、林少华、曾庆友、林莹、许林、刘孙谋、陈晟、陈晨、陈鋆。

查看详情

福建省建筑机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238KB

页数: 2页

建筑机电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子项目,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线排布密集,设备较多,且对于净高有一定要求,给建筑机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带来较大难度。BIM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机电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难题,改善传统设计中的不足,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出发点,介绍BIM技术及特点并探讨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应用 建筑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应用

建筑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应用

格式:pdf

大小:559KB

页数: 1页

建筑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模型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一般规定

6.1.1 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应根据各个阶段、各项任务的需要创建、使用和管理模型,并应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应用方式。

6.1.2 模型应用前,宜对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各专业或任务的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6.1.3 模型创建和使用应利用前一阶段或前置任务的模型数据,交付后续阶段或后置任务创建模型所需要的相关数据,且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

6.1.4 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相关方应建立实现协同工作、数据共享的支撑环境和条件。

6.1.5 模型的创建和使用应具有完善的数据存储与维护机制。

6.1.6 模型交付应满足各相关方合约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1.7 交付的模型、图纸、文档等相互之间应保持一致,并及时保存。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BIM软件

6.2.1 BIM软件应具有相应的专业功能和数据互用功能。

6.2.2 BIM软件的专业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满足专业或任务要求;

2 应符合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及其强制性条文;

3 宜支持专业功能定制开发。

6.2.3 BIM软件的数据互用功能应至少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1 应支持开放的数据交换标准;

2 应实现与相关软件的数据交换;

3 应支持数据互用功能定制开发。

6.2.4 BIM软件在工程应用前,宜对其专业功能和数据互用功能进行测试。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模型创建

6.3.1 模型创建前,应根据建设工程不同阶段、专业、任务的需要,对模型及子模型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总体规划。

6.3.2 模型可采用集成方式创建,也可采用分散方式按专业或任务创建。

6.3.3 各相关方应根据任务需求建立统一的模型创建流程、坐标系及度量单位、信息分类和命名等模型创建和管理规则。

6.3.4 不同类型或内容的模型创建宜采用数据格式相同或兼容的软件。当采用数据格式不兼容的软件时,应能通过数据转换标准或工具实现数据互用。

6.3.5 采用不同方式创建的模型之间应具有协调一致性。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模型使用

6.4.1 模型的创建和使用宜与完成相关专业工作或任务同步进行。

6.4.2 模型使用过程中,模型数据交换和更新可采用下列方式:

1 按单个或多个任务的需求,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

2 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模型数据交换一次或多次完成;

3 从已形成的模型中提取满足任务需求的相关数据形成子模型,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完善;

4 利用子模型完成任务,必要时使用完成任务生成的数据更新模型。

6.4.3 对不同类型或内容的模型数据,宜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

6.4.4 模型创建和使用过程中,应确定相关方各参与人员的管理权限,并应针对更新进行版本控制。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组织实施

6.5.1 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和信息化战略确立模型应用的目标、重点和措施。

6.5.2 企业在模型应用过程中,宜将BIM软件与相关管理系统相结合实施。

6.5.3 企业应建立支持建设工程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并结合建设工程相关方职责确定权限控制、版本控制及一致性控制机制。

6.5.4 企业应按建设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实施策略。实施策略宜包含下列内容:

1 工程概况、工作范围和进度,模型应用的深度和范围;

2 为所有子模型数据定义统一的通用坐标系;

3 建设工程应采用的数据标准及可能未遵循标准时的变通方式;

4 完成任务拟使用的软件及软件之间数据互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5 完成任务时执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检查要求;

6 模型应用的负责人和核心协作团队及各方职责;

7 模型应用交付成果及交付格式;

8 各模型数据的责任人;

9 图纸和模型数据的一致性审核、确认流程;

10 模型数据交换方式及交换的频率和形式;

11 建设工程各相关方共同进行模型会审的日期。

查看详情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术语

2.0.1国际BIM联盟(BuildingSMARTInternational)对BIM的定义是:

BIM是英文短语的缩写,它代表三个不同但相互联系的功能。

建筑信息模型化(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生成建筑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生命期阶段的商业过程,它允许相关方借助于不同技术平台的互操作性,同时访问相同的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是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可以用作设施的相关参与方共享的信息知识源,成为包括策划等在内的设施全生命期的可靠的决策基础。

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是通过利用数字模型中的信息对商业过程进行的组织和控制,目的是提高资产全生命期信息共享的效果,其好处包括集中而直观的沟通、方案的早期比选、可持续性、有效的设计、专业集成、现场控制、竣工资料等,从而可用于有效地开发资产从策划到退役全生命期的过程和模型。

本标准中的定义与此一致,但有两层含义:(1)建设工程及其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在全生命期内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并为各种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对应于本术语字面含义);(2)BIM的创建、使用和管理过程(即模型的应用,对应上述“建筑信息模型化”和“建筑信息管理”)。

2.0.2建筑信息模型元素包括工程项目的实际构件、部件(如梁、柱、门、窗、墙、设备、管线、管件等),以及建造过程、资源等组成模型的各种内容。模型由元素组成。

2.0.3模型细度术语定义参考了美国BIMForum协会的细度规范(LevelofDevelopmentSpecification)。在这个规范的2015版中,给出的说明是:LOD定义并说明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不同建筑系统的模型元素的特性。这样的清晰描述可使模型的创建者定义他们的模型可被依赖的目的,同时可使模型的下游用户清晰地理解他们获得的模型的可用性和局限性。

本标准给出模型细度术语和规定,是为了表达不同系统在不同阶段的模型元素特征,使模型创建者可以清楚建模的目标,模型应用者也清楚模型的详尽程度和可用程度。

应用模型细度表达模型详细程度的方法,不仅限于施工阶段,在规划设计、运营维护阶段也可应用。

早期,LOD是LevelofDetail的缩写,在美国BIMForum协会的细度规范中这样阐述LevelofDevelopment与LevelofDetail的区别:LevelofDetail本质上表示模型元素中包含细节的程度,而LevelofDevelopment元素的几何特征及相关信息被考虑的程度,即项目组成员在使用模型时,对其包含的信息的可依赖程度。从本质上讲,LevelofDetail可被看作元素的输入,而LevelofDevelopment则是可信赖的输出。

一般可理解为,LevelofDetail关注的是模型中包括的元素和信息,而LevelofDevelopment关注的是模型中可用的元素和信息。

2.0.4施工阶段的BIM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模型的创建方法、模型细度、模型应用和管理方式等。同样,BIM也随施工阶段不同环节或任务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提出施工模型的概念,便于沟通和理解。

与施工模型对应的是设计阶段的“设计模型”和“施工图设计模型”,这两个名词在标准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有使用。“设计模型”是对设计阶段模型的总称,“施工图设计模型”是指与施工图对应的模型。

查看详情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工程建设信息化实施,统一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基本要求,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

1.0.3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