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佛山市技术标准研究院、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5.1 尺寸设计规范参数
尺寸设计规范参数见表1,参数代号图示见图1、图2和图3。
表1 标准化设计规范参数
序号 参数代号 参数名称 说明 是否关键参数 参数控制
1 H1 排气管高度 从底座到排气管端口距离 是 多个参数
2 H2 吸气管高度 从底座到吸气管端口距离 是 多个参数
3 φd1 排气管内径 排气管内径 是 多个参数
4 φd2 吸气管内径 吸气管内径 是 多个参数
5 φD 底座安装孔分布直径 底座安装孔分布直径 是 多个参数
6 Hj 橡胶垫支撑高度 橡胶垫支撑面与”的个位有效数字修正为0或5。
5.2.2 橡胶垫支撑高度(Hj)、橡胶垫内径(φDj)
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橡胶垫支撑高度、橡胶垫内径设计尺寸
转速类型 冷媒类型 结构类型 额定制冷量范围 橡胶垫支撑高度Hj
(mm) 橡胶垫内径φDj
(mm)
示值 公差 示值 公差
定速压缩机 R22/R290 单吸气式压缩机 2 kW≤P<4 kW 20 ±2 10.5、11.5
(11.5) ±0.5
4 kW≤P<5.5 kW 29、34
(29)
56 排气管直径、吸气管直径设计尺寸
转速类型 冷媒类型 结构类型 额定制冷量范围 排气管直径φd1
(mm) 吸气管直径φd2
(mm)
示值 公差 示值 公差
定速压缩机 R22/R290 单吸气式压缩机 2 kW≤P<4 kW 8.1 ±0.5 9.8、12.9
(12.9) ±0.5
4 kW≤P<5.5 kW
5.5 kW≤P≤7.5 kW 9.8 12.9、16.2
(16.2)
双吸气式压缩机 4 kW≤P<5.5 kW
为C→R→S,见图2。
5.2.9 压缩机主体外径(φDW)
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 压缩机主体外径设计尺寸范围
转速类型 冷媒类型 结构类型 额定制冷量范围 压缩机本体外径φDW
(mm)
定速压缩机 R22/R290 单吸气式压缩机 2 kW≤P<4 kW 105~120
4 kW≤P<5.5 kW 115~140
5.5 kW≤P≤7.5 kW 125~150
双吸气式压缩机 4 kW≤P<5.5 kW 115~140
5.5 kW≤P≤7.5 kW 12。 2100433B
张河茂、郑崇开、陈惠、彭鹏飞、杨柳慧、赵晓纯。
按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整体式有窗式、穿墙式;分体式分为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两部分,室内机组有吊顶式、挂壁式、落地式、嵌入式、台式等。按功能分为冷风型、热泵型、冷风除湿型、冷风热泵除湿型、热泵...
空调器一般由制冷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箱体4部分组成。 ①制冷系统:主要由封闭式压缩机、节流用的毛细管、热交换用的蒸发器、冷凝器及联接管组成封闭系统。系统内充灌制冷剂(一般为氟利昂R22)...
空气调节器连接方式如下:压缩机压缩 (高温气态)→高压管路(高温气态 )→冷凝器散热(中温液态) →干燥瓶除湿 (中温液态)→膨胀阀节流(雾化) →蒸发箱液化吸热(液化低温)→低压管路→回到压缩机(低...
本标准适用于制冷剂为R410A、R22、R32、R290,额定制冷量不超过7.5 kW的分体式房间空气调节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以下简称“压缩机”)尺寸的设计规范。 其他类型制冷剂的同类压缩机尺寸设计时可参照使用。
电脑除湿型房间空气调节器
电脑除湿型房间空气调节器——最近几年来,日本生产的穿间空气调节 器(以下简称为空闻器),虽然在主要性能上与原来的空调器没有大时区别,但在控制方面增添了新的功能,设计也比过去更精密,用户在使用对有较多的选择,更加感到方便、舒适。
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质量检验规范(试行版)
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质量检验规范 (试行版) 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 二○○六年三月 前 言 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分体式房间空气调节器(以下简称“空调器” )后,是分组件包装发运到 用户家中,并在顾客家中(使用房间现场)由专业技术人员安装(组装连接与调试)后才能正常 使用,安装质量对产品正常使用和效能发挥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1999 年 7 月发布《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 (GB 17790—1999)强制性国家标准,自 2000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 2001 年 3 月编辑出版了《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教 程》,作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统一宣贯培训教材。 近年来,随着空调器的迅速普及,空调器安装(含移机)服务技术质量如何检验、评测、 监管,引起广大消费者、生产、销售、专业安装维修服务企业的极大关注,需要有一个行业内通 行、有关企业接
1930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房间空气调节器。此后,日本先后研制成落地式空调器(1936)、窗式空调器(1953)、空冷式热泵型空调器(1960)和分体式空调器(1961)。40年代,美国研制成功用于空调器的旋转式压缩机。70年代,日本生产的空调器已广泛应用旋转式压缩机,从而减少了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制冷能力。80年代初,日本又实现空调器压缩机的变频控制,既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又节省能源。
1985年世界空调器的产量达1151万台,其中日本占47.2%,美国占23.6%,法国占5.2%,加拿大占4%。日本空调器以分体式为主,美国主要品种仍为窗式空调器。
中国于1963年开始研制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现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第一批窗式空调器。1985年中国产量为12.2万台,产品多为窗式空调器。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风冷冷凝器、全封闭型压缩机-电动机,对密闭空间进行空气调节或同样用途的转速可控型及一(台室外机)拖多(部室内机)型房间空气调节器。其他类型家用房间空气调节器可参考施行。2100433B
本标准规定了安装在实际建筑中采用压缩机能量平衡法测量房间空气调节器(简称:房间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性能参数的方法,其他方法可参照执行。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