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防洪运用中作为控制条件的一系列特征水位及流量。各种防洪工程按照其运行特性规定有相应的控制指标。对于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有允许最高水位、汛期限制水位等;对于河道堤防,有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安全泄量等;对于分洪闸,有最高水位、分洪水位、最大过闸流量等;对于蓄滞洪区,有最高、最低(起始)水位等。这些指标在工程规划中一般均有规定。在运用中,应根据实际的防洪运用标准及有关情况,通过具体分析计算并参照设计拟定(参见水利工程运用指标)。
在防洪运用中遭遇各种不同洪水时的具体蓄滞规则。按照这些规则来运用,可以达到防洪运用标准及防洪运用指标的要求。
水库的防洪控制运用方式是防洪控制运用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库下游无防洪任务和有防洪任务两类。前者只需按遭遇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时大坝能够安全度汛来进行调度;后者应根据大坝安全和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统一拟定调度方案(参见水库防洪调度)。
要根据防洪体系的组成情况,按充分发挥各项防洪工程作用的原则,制定出合理的使用程序(参见水利调度、防洪调度)。
应急响应计划应详细列出针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的预防措施、应对策略和疏散方案,确保项目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应急响应计划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招标人的风险管理能力。
主要是增加能力。常用的措施有修筑河堤、整治河道(如扩大河槽、裁弯取直)、开辟分洪道等,是平原地区河道较为广泛采用的措施。①扩大河槽、河道裁弯取直都能降低洪水位,增大本河段的泄洪能力;河道裁弯取直还可以...
水库的特征水位与库容 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水库特征水位。相应于水库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水库特征库容。《水利水电工程...
包括防洪工程本身采用的设计洪水标准和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两部分。这些标准在规程、规范中均有规定,作为设计的依据。在运用中,应根据工程完建情况、运行情况、工程任务的变化情况,特别是设计洪水资料的变化情况适当修订(参见防洪运用标准)。
防洪工程监理平行检测计划
***************** 段防洪工程 平 行 检 测 计 划 *************************** 有限公司 ************** 防洪工程监理部 2018 年 3 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平行检测监理人员职责⋯⋯⋯⋯⋯⋯⋯⋯⋯⋯⋯⋯⋯⋯⋯⋯⋯⋯ 1 四、检测项目⋯⋯⋯⋯⋯⋯⋯⋯⋯⋯⋯⋯⋯⋯⋯⋯⋯⋯⋯⋯⋯⋯⋯⋯ 3 五、检测内容⋯⋯⋯⋯⋯⋯⋯⋯⋯⋯⋯⋯⋯⋯⋯⋯⋯⋯⋯⋯⋯⋯⋯⋯ 3 六、其它说明⋯⋯⋯⋯⋯⋯⋯⋯⋯⋯⋯⋯⋯⋯⋯⋯⋯⋯⋯⋯⋯⋯⋯⋯ 4 段防洪工程 平行检测计划 - 1 -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 ** 县**** 镇,计划工期 *** 天。工程划分 --- 个施工标段,
2012年雨季前防洪演习计划
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 2012年雨季前防洪演习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 提高公司应对安全生产 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员工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 事件,特组织各部门开展防洪应急演习,本次演习方案如下: 一 演练时间: 2012年 5月 12日 二 演练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 安全撤离受灾区域, 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 练,进一步提高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 提高员 工的防灾避灾意识, 一旦临灾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 最大限度 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 演练规则: 防洪防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 先。 3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
防洪运用要考虑两种标准,有防洪工程本身安全所采用的洪水标准和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工程规模、效益、失事后影响均较大的工程,其防洪运用标准高,即所采用的设计洪水重现期长;反之,其防洪运用标准相对较低,即所采用的设计洪水重现期相对较短。
其高低与防护对象的重要性、以往洪水灾害严重性及其影响、防洪工程的具体条件等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保护的城市、工矿区的级别高,保护农田面积大,而防洪工程又有能力将标准提得较高者,其防洪标准可适当取高,反之则取低些。不同河段或河段两岸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不同,也可采用不同标准。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对工程本身安全所采用的洪水标准及所涉及的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均应有明确的规定。水利工程建成后实际运行中采用的防洪标准可能有3种情况:(1)若工程已按设计完建并运行正常,一般即可以工程设计所用标准作为防洪运用标准。(2)若工程受地质、结构、施工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不能按原设计、校核洪水位运用,则防洪运用标准实际上比原设计降低。(3)若由于洪水资料系列的增长或发生特大洪水后进行洪水复核,水文统计参数及洪水有较大变化(例如中国1963年8月河北省大水后复核了全国范围的洪水,经洪水复核使设计洪水普遍加大),则应进行防洪运用标准复核,重新确定实际能达到的标准。对于防洪运用标准未达到规范要求的水利工程,应进行除险加固及其他旨在提高防洪运用标准的措施,使之复核规范要求。在除险加固工程未全部完成前,应实事求是地做出实际能达到的防洪运用保准的分析论证,降低标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