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分组交换机的主要性能 指标有:
(1)吞吐量
以交换机每秒能交换的分组数来表示。根据吞吐量的大小,分组交换机可分为:低速分组交换机(小于50个分组/s)、中速分组交换机(50~500个分组/s)和高速分组交换机(大于500个分组/s)。
(2)平均分组处理时延
其是指从输入端口至输出端口传送一个数据分组所需要的平均处理时间。
(3)虚呼叫处理能力
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虚呼叫次数。
此外分组交换机的端口数、路有数、链路速率、提供用户可选补充业务的能力、提供非标准接口的能力以及可靠性等也是经常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DPN-100 是一种典型的分组交换机。
DPN-100分组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基本模块有:接入模块(AM)和资源模块(RM)。接入模块提供不同规程的用户接入和数据交换服务,RM提供交换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一个交换机的RM和另一个交换机的RM之间的连线称为中继线(trunk),其速率可以达到2.048Mbit/s;RM和AM之间以及AM和AM之间的连线称为链路(link),起诉率可达256kbit/s;AM与用户之间的连线称为用户线(line),其速率可达64kbit/s。
AM和RM的硬件结构相似,包括相同的公共部件:公共存储器(CM)、双总线、处理器单元(PE)、外设接口(PI)。
CM用来完成各处理器单元间的通信,还负责管理各PE要求使用总线而引起的竞争。每个模块必须包含两个CM,其中之一用于热备份。
PE提供模块的处理功能,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实现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管理处理器单元(OPE)、服务处理器单元(SPE)、用户接入处理器单元和中继电路处理器单元等。
PI提供接入模块的物理端口,所有出入AM和RM的数据都必须经过PI,但PI不进行人和信息处理,而是直接把信息送给PE进行处理。
分组交换机的体系结构由交换单元、接口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
分组交换机的交换单元所完成的功能也就是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即将信息从某个输入端口送到某个输出端口,但是分组交换的特性决定了分组交换机的交换单元的处理过程与电路交换机的交换单元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由于分组交换数据的突发性,在交换单元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可能存在着消息队列,所以交换单元需要对信息进行缓冲存储;其次,分组交换采用的是统计时分复用的方式,由于统计时分复用是通过标识来区分所属用户的,所以分组交换机的交换单元需要对分组头中的相应标识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选路的依据,这与电路交换机根据时隙来决定选路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对处理速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交换单元的功能。只有在交换单元容量太大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专门的硬件交换单元。
接口单元包括用户侧线路的接口单元和中继侧线路的接口单元。其完成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侧接入的监视和控制、分组的组合与分解、差错控制、传输控制等。
控制单元用于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工作,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流量控制、路由选择、系统配置与管理等。控制单元的功能一般由软件来完成。
自动交换机应该说的是自动电话交换机,交换机就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
1、输入enable,进入交换机的特权模式。2、查看ARP缓存,并输入你要查找的IP地址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如果你找的IP地址包含65.158,可输入如下命令:show arp | include 65...
是的,层数写5
核心交换机与普通交换机区别
核心交换机与普通交换机区别 数据中心级交换机以高质量的业务保证和控制识别能力为特 征,端到端的流控与背压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平抑 网络浪涌。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组网方式更简单,业务部署更 快捷。 什么是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并不是交换机的一种类型,而是放在核心层(网 络主干部分)的交换机叫核心交换机,一般大型企业网络和网吧 需要购买核心交换机来实现强大的网络扩展能力,以保护原有的 投资,电脑达到一定数量才会要用上核心交换机,而基本在 50 台以下无需用核心交换机,有个路由器即可,所谓的核心交换机 是针对网络架构而言,如果是个几台电脑的小局域网,一个 8 口 的小交换机就可以称之为核心交换机!而在网络行业中核心交换 机是指有网管功能,吞吐量强大的 2 层或者 3 层交换机,一个超 过 100 台电脑的网络,如果想稳定并高速的运行,核心交换机必 不可少。 核心交换机与普通交
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 通常将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接入层,将位于 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称为分布层或汇聚层。 接入交换机一般用于直接连接 电脑,汇聚交换机一般用于楼宇间。 汇聚相对于一个局部或重要的中转站, 核心 相当于一个出口或总汇总。原来定义的汇聚层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核心的负担 ,将 本地数据交换机流量在本地的汇聚交换机上交换 ,减少核心层的工作负担 ,使核 心层只处理到本地区域外的数据交换。 1. 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 端口密度特性。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 它直接与外网联系, 使用最广泛, 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 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 多媒体制作中 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接入交换机大都提供多个具有 10M/100M/1000M自适应能力的端口。 2. 汇聚层交换层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是统计分组种类中的一种,即按分组标志的多少进行分类。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分组集中器也称用户集中器,大多是既有交换功能又有集中功能的设备。通过1条或2条(以保证路由安全)高速线路向上与所属的分组交换节点机相连,向下与所接的用户线相连,典型的分组集中器结构如图1所示。
分组集中器与小型分组交换机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是它的出入口只经过一条线路与所属的交换机相连,而分组交换机则往往有多个出入口,而且具备路由选择功能。
简单分组码包括奇偶监督码、行列监督码、恒比码。奇偶监督码是奇监督码和偶监督码的统称,是一种最基本的检错码。恒比码又称等重码,这种码的码子中1和0的位数保持恒定比例。这些信道编码很简单,但有一定的检错能力,且易于实现,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是奇监督码和偶监督码的统称,是一种最基本的检错码。它是由n-1位信息元和1位监督元组成,可以表示成为(n,n-1)。如果是奇监督码,在附加上一个监督元以后,码长为n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奇数个;如果是偶监督码,在附加上一个监督元以后,码长为n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偶数个。奇偶监督码是一种有效地检测单个错误的方法,之所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检(或纠)单个错,这主要是因为码字中发生单个错误的概率要比发生2个或多个错误的概率大得多。例如,n=5的码字,如果码字中各码元的错误是互相独立,误码率为10-4,则错1、2、3、4和5位的概率分别为:5×、、、和。由此可见,要检(或纠)错误,首先要解决单个错误,这样才抓住了主要矛盾。一般情况下用上述偶监督码来检出单个错误,检错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不仅如此,奇偶监督码的编码效率很高,,随n增大而趋近于l。下面就给出以码长n=5为例,利用表8-1列出全部偶监督码字:在数字信息传输中,奇偶监督码的编码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电路实现。如4位码元长的信息组,串行送入四级移位寄存器(输入定时缓冲器),同时经模二运算得到监督元,存入输出缓冲器末级,编码完成即可输出码字。当一个接收码组B完全进入五级移存器内时,开关S立即接通,从而得到检错信号。如果接收码组B无错,B=A,则M=0;如果接收码组B有单个(或奇数个)错误,则M=1
行列监督码又称水平垂直一致监督码或二维奇偶监督码,有时还被称为矩阵码。它不仅对水平(行)方向的码元,而且还对垂直(列)方向的码元实施奇偶监督。一般L×m个信息元,附加L m 1个监督元,由L 1行,m 1列组成一个(Lm L m 1,Lm)行列监督码的码字。表8-2就是(66,50)行列监督码的一个码字(L=5,M=10),它的各行和各列对l的数目都实行偶数监督。可以逐行传输,也可以逐列传输。译码时分别检查各行、各列的监督关系,判断是否有错。
这种码有可能检测偶数个错误。因为每行的监督位虽然不能用于检测本行中的偶数个错码,但按列的方向就有可能检测出来。可是也有一些偶数错码不可能检测出,例如,构成矩形的四个错码就检测不出来。
这种二维奇偶监督码适于检测突发错码。因为这种突发错码常常成串出现,随后有较长一段无错区间,所以在某一行中出现多个奇数或偶数错码的机会较多,这种方阵码适于检测这类错码。前述的一维奇偶监督码一般只适于检测随机错误。
由于方阵码只对构成矩形四角的错码无法检测,故其检错能力较强。一些试验测量表明,这种码可使误码率降至原误码率的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
二维奇偶监督码不仅可用来检错,还可用来纠正一些错码。例如,当码组中仅在一行中有奇数个错误时,则能够确定错码位置,从而纠正它。
恒比码又称等重码,这种码的码子中1和0的位数保持恒定比例。由于每个码字的长度是相同的,若1、0恒比,则码字必等重。
若码长为n,码重为w,则此码的码字个数为,禁用码字数为。该码的检错能力较强,除对换差错(1和0成对的产生错误)不能发现外,其它各种错误均能发现。
如今电传通信中普遍采用3:2码,该码共有个许用码字,用来传送10个阿拉伯数字,如表8-3所示。这种码又称为5中取3数字保护码。因为每个汉字是以四位十进制数来代表的,所以提高十进制数字传输的可靠性,就等于提高汉字传输的可靠性。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码后,汉字电报的差错串大为降低。
如今国际上通用的ARQ电报通信系统中,采用3:4码即7中取3码,这种码共有个许用码字,93个禁用码字。35个许用码字用来代表不同的字母和符号。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