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汾河莎草是莎草科莎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种植物。
热带地区有分布,国内主要在山西省。
生长于河边沙土上。
分布的两大中心是热带亚洲和热带南美洲;在中国主要产于山西(太原市),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一年生草本,植株很矮,无根状茎。秆半圆柱状,高1-3厘米,常1-2个从同一个叶鞘中长出,基部具1-2个无叶或具叶的鞘。叶常短于秆,宽约2毫米,折合或平张,边缘不粗糙;叶鞘短,淡棕色,一面为干膜质,最下面一个翰无叶片。叶状苞片2枚,短于或长于花序,基部常扩大,边缘或多或少呈黑紫色;长侧枝聚伞花序短缩成头状,具3至多数小穗;小穗长圆形、狭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3-7毫米,宽1.2-1.8毫米,具8-22朵花;鳞片稍密地复瓦状排列,膜质,扁圆形,顶端圆或近于截形,无短尖,边缘常内卷,长约1毫米,黑紫色,下面中部有时为淡黄白色,顶端边缘具白色透明的边,有3条很不明显的脉,有时中肋呈绿色,表面具明显的纵条纹;雄蕊2,花药长圆形,顶端具短尖;花柱短,柱头3,长于花柱。小坚果椭圆形,三棱形,与鳞片等长,淡黄色,平滑。花果期10月间。
莎草科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多年生草本,很少一年生。从表面上看来,它就像是杂草一般。这个科很大,包括了约70属,4000种物种,且分布相当广泛。中国有28属500余种。
蔚汾河河道洪水计算分析
根据蔚汾河河道生态治理的基本情况,采用两种方法计算设计断面洪水,一种方法采用《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计算;另一种方法根据水文站资料利用洪峰~面积关系法计算。在综合分析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调查洪水成果,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汾河二库大坝垂线孔施工工艺探讨
汾河二库大坝垂线孔施工工艺探讨——摘要]垂线孔是大坝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度要求很高,它是目前水利水电系统中施工难度较大的的钻孔工作之一,阐述了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已完成三个垂线孔所用的设备和专用工具、施工工艺、防斜与纠斜措施及保护管理...
封面
汾河水库志
汾河水库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题词
汾河流域水利工程概况图
汾河水库枢纽工程布置图
汾河水库全景
汾河水库上游陆地卫星影像
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在汾河水库工地参加劳动
省长卫恒和省委常务书记王谦参加汾河水库劳动
卫恒省长与郑林、刘开基副省长在现场研究工作
工地指挥部研究施工问题
总工程师刘锡田向省领导汇报汾河水库建设方案
爬坡运土上坝
坝面筑畦
畦埂夯实
畦内灌水
水中填土
施工夜景(张凤昆供稿)
大专填筑(张寿鹏供稿)
土料场
运土上坝
坝体质量检查
平车修理厂
临建工棚
“总攻六十米”
庆祝大坝竣工(张凤昆供稿)
进水塔施工
隧洞施工
谥洪道施工
后勤供应
十三姐妹突击队
十六好汉突击队
誓师大会
大坝近景(翟光珠摄)
库区鸟瞰
泄水建筑物出口(翟光珠摄)
溢洪道上视(翟光珠摄)
溢洪道下视(翟光珠摄)
溢洪道泄水(李春雨摄)
进水塔(李春雨摄)
输水隧洞弧型闸门放水(翟光珠摄)
隧洞弧型闸门(翟光珠摄)
原隧洞锥型阀放水(李志恒摄)
原隧洞锥型阀
水电站厂房(翟光珠摄)
水轮机组(高建民摄)
控制室(翟光珠摄)
汾河水库管理局(李春雨摄)
水库管理自动化(李春雨摄)
水库果园(水库工会供稿)
网箱养鱼(水库工会供稿)
管涔林区(李春雨摄)
岚县淤地坝(李志恒摄)
静乐坡面工程(李志恒摄)
娄烦条田(李志恒摄)
娄烦坡面治理(杨振武摄)
汾河灌区一角(王晓堂摄)
一坝西干渠(李乾太摄)
二坝东干渠(王晓堂摄)
一坝分水闸(高建民摄)
二坝拦河闸(殷鹤仙摄)
三坝拦河闸(于功摄)
灌区小麦丰收在望(李乾太摄)
太原雄姿(李志恒摄)
太原汾河防洪堤(姚昆中摄)
兰村水源地(李乾太摄)
太钢供水池(王晓堂摄)
太原第一热电厂供水池——晋阳湖(高建民摄)
古交供水管道(苗敬生摄)
迎泽公园湖水
汾源管涔山
汾源河道(李春雨摄)
汾源天池(李志恒摄)
汾河古交段(高建民摄)
汾河兰村段(高建民摄)
汾河太原段(李志恒摄)
汾河丁村段
汾河入黄河口
晋祠难老泉(李乾太摄)
太原双塔(周国将摄)
平遥古城墙(梁虎林摄)
智伯古渠(王晓堂摄)
介休洪山泉(王晓堂摄)
广胜寺霍泉(高建民摄)
广胜寺飞虹塔(高建民摄)
临汾龙子祠泉(王晓堂摄)
临汾尧庙(王晓堂摄)
汾河入黄河口之秋风楼
出席《汾河水库志》审稿会议人员合影
编委主任、原总工程师刘锡田在审稿会上发言(刘景春摄)
省水利厅厅长郝永和在审稿会上发言(翟光珠摄)
主编翟光珠介绍《库志》编纂情况(刘景春摄)
附图
目录
序一 写在《汾河水库志》前面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概述
第一章流域概况
第一节河道水系
第二节流域地形地质
第三节气象水资源
第四节社会经济简况
第五节坝址以上流域
第六节自然灾害
第七节历代开发运用
第八节建国后开发治理
第九节名胜古迹
第二章勘测设计
第一节建国前勘察
第二节上游全面勘测
第三节坝址选定
第四节初设方案
第五节技施设计
第三章组织领导及施工布署
第一节省委决策
第二节组织机构
第三节工程规模
第四节施工布署
第四章拦河土坝工程
第一节施工与科研相结合
第二节筑坝土料
第三节施工规划
第四节填筑试验
第五节水中填土操作方法
第六节施工进度实施
第七节施工计划安排
第八节施工质量控制
第九节人人重视施工质量
第十节高质量与高速度
第十一节水中填土坝型施工的优越性
第五章输水隧洞工程
第一节隧洞地质
第二节工程布置
第三节施工经过
第四节隧洞开挖
第五节混凝土浇筑
第六章溢洪道工程
第一节地质简况
第二节工程布置
第三节溢流性能
第四节施工经过
第五节施工变更部分
第七章水电站工程
第一节水电站初设方案
第二节抽水蓄能电站方案
第三节水电站建设
第八章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
第一节党的领导与干部作风
第二节队伍建设与劳动竞赛
第三节自力更生勤俭建库
第四节尊重科学注重质量
第五节宣传教育与政治思想工作
第九章工程管理
第一节水库管理概述
第二节水库管理规范
第三节工程改建与扩建
第四节土坝观测
第五节工程养护维修
第六节水库运用方式
第七节自动化工程
第八节水费沿革及承包责任制
第九节水土保持
第十节管理机构与职工队伍建设
第十章效益和问题
第一节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防洪效益
第三节灌溉效益
第四节供水效益
第五节养鱼、发电和环境效益
第六节水库设计与管理运用中的问题
第七节水库施工中的问题
大事记
附录
一、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兴建汾河水库的决定
二、关于修建汾河水库的动员报告
三、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在汾河水库工地讲话
四、中共山西省委常务书记王谦在汾河水库连级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
五、刘开基副省长在庆祝大坝一期工程完工大会上的讲话
六、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委对大坝二期工程完工的贺信
七、刘开基副省长在庆祝大坝二期工程完工大会上的讲话
八、汾河水库总指挥部政委郭文秀在庆祝大坝二期工程完工大会上的讲话
九、中共山西省委、省人委对大坝工程竣工的贺电
十、《山西日报》社论《根治汾河的开端——庆祝汾河水库正式开工》
十一、《山西日报》社论《一定要把汾河水库修好》
十二、《山西日报》社论《祝贺与希望》
十三、《太原日报》社论《积极地参加汾河水库建设工程》
十四、刘锡田《伟大的汾河水库工程》
十五、山西省汾河水库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关于山西省汾河水库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十六、山西省汾河水库工程验收委员会《山西省汾河水库工程验收鉴定书》
十七、山西省水利厅《汾河水库是怎样多快好省地建成的》
十八、汾河水库大坝加高、4米直径隧洞改建和非常溢洪道开挖工程史料(翟光珠摘编)
十九、《山西省汾河水库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后记
版权页 2100433B
|
太原解放纪念馆烈士陵园
一片守桥碉堡沦为瓦砾,为全面攻城铺平了道路
1949年4月20日,太原前线炮声隆隆,我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对太原的总攻击。
位于太原城西的万柏林地区,分布有煤炭、军工企业和两个飞机场,汾河上通向城内的唯一一座桥梁洋灰桥,一直是阎锡山苦心经营的战略重点。为守城,曾构筑独碉、群碉、梅花碉等数百个碉堡,派4个师11个团的兵力把守。我人民解放军首先从南堰、北堰发起进攻,战势由南境向北推进。在横扫了万柏林东南境的阎军,剿了河西防区总指挥部之后,我64军继续北进,向下元、移村和大小井峪一路攻到汾河上的洋灰桥西口。阎军在此筑有一座守桥大碉堡,兵力分布于大碉南北,守备部队是阎军兵工师第3营。这个营的营长原来是我太原情报站地下党员发展的一个内线,当我军攻到他的阵地前时,他给碉内碉外全营官兵下了“不准抵抗、缴械投降”的命令。就这样,我军顺利占领了洋灰桥西的桥头堡。
紧接着,就是攻过桥东,占领整座洋灰桥。
担任夺桥任务的是64军190师570团。做先头主攻的5连4班副王文志带领卢根义、张万友做开路先锋。他们身背炸药包,腰挎手榴弹,上桥匍匐前进,当行进到离碉堡四五十米远的时候,被两个阎军发现,向他们射击。这时,三位勇士猛地跃起,端起冲锋枪扫射着向前冲去。片刻,5连进入了桥东阵地。阎军开始以各种炮火封锁大桥,阵前指挥员把5连分成若干小组,指令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碉堡,压住对方的火力,并向碉堡内阎军喊话。就这样,三个碉堡被我军喊话做思想工作拿了下来,到了第四个碉堡,阎军死不缴枪,勇士们愤怒了,在机枪掩护下,爆破手抱着炸药跑上去扔了出去,一声巨响过后,碉堡上面留下一个大坑,又连续进行了三次爆破,一片守桥碉堡沦为瓦砾。洋灰桥自西到东落入我军手中,为全面攻城铺平了道路。
雨诗文/图
旋麟莎草 Cyperus michelianus (L.) Link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莎草目 Cyperales
莎草科 Cyperaceae
藨草亚科 Scirpoideae
莎草族 Cypereae
莎草属 Cyperus
密穗莎草亚属 Subgen. Pycnostachys
密头状莎草组 Sect. Dichostylis
中国植物志>> 第1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