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风砂土是土壤的一种类型,属初育土纲的土类。主要分布: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茶卡盆地和青海湖东岸。
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茶卡盆地和青海湖东岸。处地气候干旱,风大而多。植物种类较单纯,生长稀疏,覆盖率低,有的地方寸草不生。土壤剖面发育微弱,有机质含量低。土质砂性,有强石灰反应,呈碱性。亚类有草原风砂土、荒漠风砂土。风砂土地肥力低,农林牧利用困难,但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可发展农、林、牧业。
初育土纲的土类。面积197.1万公顷,占青海全省土壤面积的3.0%。
加筋风砂土抗拔试验研究(Ⅱ)——抗拔载荷能力计算分析
加筋风砂土抗拔试验研究(Ⅱ)——抗拔载荷能力计算分析——通过对典型沙地土样的分析试验和室内模型试验,对未加筋风砂土和土工格栅的l5种不同加筋条件下风砂土地基扩展基础的上拔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加筋风砂土地基扩展基础承受上拔...
复合型土壤营养调理剂改良吉林省西部风砂土的试验研究
复合型土壤营养调理剂改良吉林省西部风砂土的试验研究——通过两年的盆栽试验,考察了8种风砂土营养调理剂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化肥相比,同时施用无机化肥与泥炭或腐泥或其混合物或腐植酸液体肥,白菜的生长高度、最大叶宽、鲜重和干重都得...
饱和的松散砂土在动荷载作用下丧失其原有强度而急剧转变为液体状态,即所谓振动液化现象。这种振动液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强度问题,它以强度的大幅度骤然丧失为特征。例如,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造成10000多平方公里的砂土地层液化。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造成24000多平方公里的砂土地层液化。砂土地层液化,使河道和水渠淤塞,道路破坏,地面下沉,房屋开裂,坝体失稳等严重灾害。因此预测地震砂土液化造成的危害以及治理可能液化的地基土,是当今国内外土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粗砂土是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是砂土的一种分类。砂土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在外力或内力(通常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砂土颗粒丧失粒间接触压力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不能抵抗剪应力,就会发生液化。砂土液化后,孔隙水在超孔隙水压力下自下向上运动。如果砂土层上部没有渗透性更差的覆盖层,地下水即大面积溢于地表;如果砂土层上部有渗透性更弱的粘性土层,当超孔隙水压力超过盖层强度,地下水就会携带砂粒冲破盖层或沿盖层裂隙喷出地表,产生喷水冒砂现象。地震、爆炸、机械振动等都可以引起砂土液化现象,尤其是地震引起的范围广、危害性更大。砂土液化的防治主要从预防砂土液化的发生和防止或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陷两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选择场地;采取振冲、夯实、爆炸、挤密桩等措施,提高砂土密度;排水降低砂土孔隙水压力;换土,板桩围封,以及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筏基、深桩基等方法。
砂土液化在地震时可大规模地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在中国1966年的邢台地震,1975年的海城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等几次大地震中,有些建筑物的破坏,就是由砂土液化造成的。国外也有类似的例子,在美国1964年的阿拉斯加地震和日本1964年的新※地震中,砂土液化也使许多建筑物下沉、歪斜和毁坏,有的地下结构甚至浮升到地面。1925年,美国的舍费尔德土坝在地震时全部崩溃,也是由坝底部分饱水砂土振动液化所致。
美国A.卡萨格兰德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砂土液化现象。近年来,H.B.希特等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学者早在50年代就倡议用动力三轴试验进行液化研究。从邢台大地震以来,大量砂土液化事例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者对地震液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