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二氧化碳灭火剂无毒,不会损坏设备,并且灭火能力极强,是替代卤代烷的较理想型产品。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由: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灭火驱动盘、声光报警装置、放气门灯、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灭火剂贮存瓶、容器阀、高压软管、选择阀、单向阀、气路控制阀、压力开关、喷嘴、启动钢瓶、管路等主要设备组成。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或组合分配系统等多种形式。实施对单区或多区的消防保护。
在正常情况下,容器中二氧化碳通过制冷机组,其温度保持在-18℃、压力在2.0
±0.2MPa的工作状态,此时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呈气液两相。当温度升高导致容器中的二
氧化碳压力上升到2.1±0.05MPa时,灭火装置控制器启动制冷机组降温降压;当压力下
降到1.9±0.05MPa时,制冷机组停机。如此循环往复,使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制冷系统失灵,压力上升到2.25MPa 时,超压指示灯亮并发出报警信号,若压力继续
上升并超过2.5MPa时,安全阀开启,缓慢释放多余压力。当压力恢复到正常时,安全阀
自动关闭。
灭火装置上的控制面板可随时显示二氧化碳液位,当灌足二氧化碳时,高液位指示
灯亮;当容器内液位低于正常灭火需求量的10%时,低液位灯亮,并发出报警信号,此
时,必须补充二氧化碳,使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
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的大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应选用注入惰性气体、灌注泥浆(包括粉煤灰泥浆)、压注阻化剂、喷浆堵漏及均压等综合防火措施。理论和实践证明二氧化碳(CO2)惰性气体是一种比 氮气(N2)更好的灭火惰性气体。
一、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的优势:
1. 二氧化碳(CO2)比氮气(N2)空气的密度大(相对密度1.529,密度为1.976kg/m3(0℃.1个大气压),,在熄灭底部的火时,可快速沉入底部而挤出氧气形成致密保护层和堆积层,因此防灭火效果比氮气(N2)更好。
2. 二氧化碳(CO2)纯度可以达到100%,一点不含O2,氮气(N2)最高达到97%,含氧3%以上。因此二氧化碳(CO2)防灭火效果优于氮气(N2)。
3. 二氧化碳(CO2)温度低,出口0-20℃,到达防灭火地点后,继续升华吸收大量热量,降低温度,利于灭火。
4. 系统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气体产量多,可达1000-2000m3/h以上,灌注速度极快,能快速发挥防灭火作用。
5. 系统设备体积小、投资少、费用省。
6. 系统运行参数实现了自动监控管理。可以在指挥中心监控全部运行过程。
7. 在灭火经验丰富某煤矿灭火的实践,证明二氧化碳(CO2)防灭火系统是氮气(N2)防灭火系统的替代技术和产品。
二、系统组成和特点
组成:
EDM1000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主要由二氧化碳(CO2)转换器、调压装置、二氧化碳(CO2)转换器控制柜、缓冲罐、安全阀、监测部等组成。转换器壳体、管路和操作阀门都采用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二氧化碳(CO2)转换器、调压装置二氧化碳(CO2)转换器控制柜装配在一起。从运送二氧化碳(CO2)槽车上压出的液体进入二氧化碳(CO2)转换器,经过调压装置的压力、温度等控制,经过缓冲罐,使液态二氧化碳(CO2)转化为气态。
特点:
技术参数:
二氧化碳(CO2) 气体转化能力500 Nm3/h×2=1000Nm3/h
出气温度5-20℃
允许压力最大1.2Mpa 调定1.0 Mpa
设备重量3500Kg
外形尺寸5200×2850×2000mm(长×高×宽)
广泛应用于电厂、电站、轧机、印刷机、浸渍油槽、造漆、制药等易发生火灾的重要部位的消防保护,以及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电讯中心等场所。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剂自身特点及灭火方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
①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② 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③ 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④ 电气火灾,如变压器、油开关、电子设备等。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得扑救下列火灾:
①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②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
③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没有规定说要更换二氧化碳气体,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而且要定期检查
安全阀的工作介质就是系统内介质二氧化碳。
没有规定说要更换二氧化碳气体,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而且要定期检查
自动灭火,应急手动灭火、现场机械施放灭火和逐瓶开启灭火等四种方式。
推荐-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 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惰性、低毒性、灭火后不留污染物良好的灭火剂, 且来源广泛、生产容易、价格低廉。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作用,并有少量的 冷却降温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厂、电站、轧机、印刷机、浸渍油槽、造漆、制药 等易发生火灾的重要部位的消防保护, 以及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 电讯中心等场所。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火灾 探测系统、灭火剂贮存瓶、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气路控制阀、压力开关、 喷嘴、管路等主要设备组成。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或组合分配系统等多种形式。 实施对单区或多区的消防保护。 本系统具有自动灭火,应急手动灭火、现场机械施放灭火和逐瓶开启灭火等 四种方式供用户自行选择。 本系统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建筑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合格, 符合国标 gb16669-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二氧化碳 气体灭火施工方案 气体灭火系统原理: 气体灭火系统是和自动报警系统相连的。 当自动报警系统收到二级报警 (同时收到感烟 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就叫二级报警) 的时候, 就会发一个信号给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盘。 气 体盘收到信号后, 就会发指令启动气体钢瓶顶部的启动电磁阀, 电磁阀动作来开启钢瓶顶部 的阀门, 使钢瓶内的气体释放出来。 简单的说就是这样了。 其实一般的气体保护区都由几个 钢瓶来保护(因为一个钢瓶里面的气体,往往不能达到将火扑灭的浓度) ,也就是说,当气 体盘发指令来启动某一个钢瓶的时候, 这个钢瓶里的气体喷放出来, 把其他钢瓶的阀门顶开, 来启动其他的钢瓶。 这样用来保护这个区域的所有钢瓶里的气体就都喷放出来了。 这样来实 现灭火。它的作用是通过向着火区域释放大量的卤代烷或“ SDE”或二氧化碳灭火剂来抑制 燃烧的化学反应或降低可燃区域空气中的含氧量和温度,使可燃物的燃烧
内容简介
《建筑气体灭火系统》结合有关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就目前常用的几种建筑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IG541、卤代烷和气溶胶,从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计算、设置要求、施工安装、维护管理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全书共分七章:系统概述、灭火剂用量计算、系统组成、系统水力计算、防护区设置要求、系统的管理和气溶胶灭火系统。书中还用相当大的篇幅通过示例介绍了各类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计算过程,以便于掌握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计算的特殊性,加深对气体灭火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2100433B
1. 接线的基本原理
气体灭火系统模块接线是指将各个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进行布置和安装,以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进行接线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理:
- 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接线必须牢固可靠,避免因松动或断开而导致系统失效。
- 避免电气短路和漏电:合理布置电缆,避免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短路,同时要确保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现象发生。
- 确保接地良好:正确连接接地线,确保系统中的电流能够顺利流回地面,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 接线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气体灭火系统模块接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接线材料,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接线材料包括:
- 电缆:根据不同的电流负载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材质,如铜芯电缆、铝芯电缆等。
- 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缆和设备的接线端子,常见的有螺钉端子、压接端子和插接端子等。
- 绝缘套管:用于保护接线端子和电缆的绝缘层,防止短路和漏电现象发生。
- 接线盒:用于集中安装和连接多个电缆,方便维护和管理。
选择合适的接线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电流负载:根据系统的电流负载大小选择适当的电缆截面积,以确保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 环境条件:考虑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腐蚀性等,选择耐高温、防水、耐腐蚀等特殊材质的接线材料。
- 安全性要求:对于关键设备和系统,应选择具有良好绝缘性能和防火性能的接线材料,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接线步骤
进行气体灭火系统模块接线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确认所需接线材料齐全,并检查其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同时,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如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等。
2. 确定接线位置:根据系统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确定各个模块的接线位置和连接方式。
3. 剥离电缆绝缘层:使用剥线钳等工具将电缆两端的绝缘层适当剥离,露出足够的导体部分以便连接。
4. 连接接线端子:根据接线位置和连接方式,将剥离的导体部分插入接线端子中,并使用螺丝或压接工具固定。
5. 绝缘处理:在连接好的导体部分上套上绝缘套管,确保导体与其他导体或金属件之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6. 接地处理:根据系统要求,将接地线连接到适当的接地点,确保系统的可靠接地。
7. 检查和测试:完成接线后,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所有连接牢固、绝缘良好。随后进行电气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气体灭火系统模块接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根据建设工程领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接线操作,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和技术要求。
- 避免电磁干扰:将电缆与其他电源线、信号线等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电磁干扰对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 注意防火防爆:选择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接线材料和设备,避免火灾和爆炸风险。
-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接线的松动、磨损、腐蚀等情况,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设计原则
在进行气体灭火系统的布线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性:布线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启动。
2. 可靠性:布线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电缆故障或其他因素导致系统失效。
3. 灵活性:布线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建筑结构的变化和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
二、电缆选择
选择合适的电缆是保证气体灭火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以下是常用的电缆类型:
1. 控制电缆:用于传输控制信号,一般采用屏蔽控制电缆,以防止干扰。
2. 电源电缆:用于供电系统和控制设备的连接,应选择适当的截面积和绝缘等级。
3. 信号电缆:用于传输火灾探测器、报警设备等的信号,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三、布线步骤
1. 规划布线路径:根据建筑结构和气体灭火系统的布局需求,规划出合理的布线路径。考虑到灭火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设备位置,确保电缆能够有效地连接各个部分。
2. 安装电缆支架:在规划好的布线路径上安装电缆支架,以支持和保护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避免松动或摇晃。
3. 敷设电缆:根据布线路径,将电缆沿着支架逐段敷设。注意保持电缆的整齐和平直,避免过度弯曲或悬空。
4. 进行接线:根据系统设计要求,进行电缆的接线工作。确保正确连接控制设备、火灾探测器、报警装置等。
5. 进行绝缘处理:对于裸露的电缆终端和接头,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漏电和短路等问题。可采用绝缘套管或绝缘胶带进行包裹。
6. 进行测试和调试:完成布线后,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每个控制设备和传感器都正常工作,并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良好。
7. 进行标识:对于每个电缆和设备,进行清晰的标识。标明其功能、编号和连接位置,方便维护和管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气体灭火系统的布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布线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 在进行电缆布线时,确保电源已经断开,以避免电击或火灾的风险。
3.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布线工作,避免使用损坏或不合适的工具。
4. 在进行电缆敷设时,避免过度拉扯或弯曲电缆,以免损坏绝缘层或导体。
5. 注意电缆的防火性能,在需要穿越防火墙或防火隔离区域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6. 对于特殊环境下的布线需求,如潮湿、腐蚀等环境,选择适用的防水、防腐电缆及接头。
7. 在进行接线时,确保正确连接各个设备和控制器,并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
8. 定期检查和维护布线系统,确保电缆连接牢固、绝缘完好,并清理灰尘和杂物。
五、布线注意事项
在气体灭火系统的布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1. 布线路径选择
选择合适的布线路径非常重要。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强电系统(如高压电力线)或弱电系统(如通信线路)交叉布线,以减少干扰和故障的风险。
2. 电缆保护
在布线过程中,要确保电缆得到充分的保护。使用电缆槽、管道或护套等设施,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损坏或外界环境的侵蚀。特别是在穿越墙壁、地板或天花板等结构时,应使用防火套管或耐火材料进行保护。
3. 电缆长度和截面
在布线设计中,要合理计算电缆的长度和截面,确保电缆能够满足系统的功率需求和传输距离要求。过长或过细的电缆可能会导致信号衰减或功率损失。
4. 接地
在布线过程中,要确保所有金属外壳和接头都正确接地,以提供良好的电气接触和防止静电积聚。
5. 标识
对于每个电缆和设备,应进行清晰的标识。标明其功能、编号和连接位置,方便维护和管理。
六、总结
在建设工程领域中,气体灭火系统的布线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通过遵循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电缆、合理规划布线路径,并注意安全事项和细节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气体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