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鄂西箬竹(学名:Indocalamus wilsoni (Rendle) C. S. Chao)是禾本科、箬竹属植物,竿高可达2米,最大直径7.5毫米;一般为绿色,竿下部者较窄,竿上部者稍宽,小枝2-4叶;叶鞘紧密抱竿,无叶耳;叶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贴伏的短柔毛或无毛,叶缘生有细锯齿。未成熟者圆锥花序,小穗绿色带紫,花药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4-5月笋期,6-7月开花。
产湖北神农架、四川南川和巫溪、贵州江口。模式标本采自湖北房县。
分株繁殖
春秋两季采用成丛挖取母竹进行分株,修剪下部枝叶,勿伤鞭芽、鞭根,多带宿土移植于盆中,压紧、浇水保湿。新笋发生后要注意保护,防止损伤;置于阴湿处,待新芽萌发后,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栽种的深度一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笋破土困难,若过浅竹笋出土后细而弱。
带母竹繁殖
选择1~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其鞭芽饱满的母竹,挖前要确定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厘米~80厘米处截断竹鞭。留来鞭15厘米~25厘米,去鞭20厘米~30厘米。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3~5片箬叶、然后栽入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5厘米。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
移鞭繁殖
选2~4年生的健壮竹鞭,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挖出竹鞭后,切成50厘米~80厘米为一段,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15厘米,并覆草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夏季可长出细小新竹。为防止新竹枯萎,可剪去1/3竹鞘,保留3~5盘枝叶。
竿高30-90厘米许,直径2-4毫米,空腔径0.5-1毫米,全竿共7-9节;节间平滑无毛或幼时有白色柔毛,长4-12厘米;箨环平,竿环亦平或稍隆起。箨鞘紧抱竿,长约为节间之半,淡棕红色或稻草色,厚纸质,背部密生易脱落的白色绒毛,纵脉清晰,有时可见明显的小横脉,近外缘处密生纤毛或脱落为无毛;箨耳无;箨舌短,高约0.6毫米;箨片微小,长卵状披针形或长三角形,基部稍收缩,先端尖锐,长2-15毫米;枝箨干后呈橙红色,背面无毛,枝箨的箨舌高1.5-4毫米,箨片披针形或窄卵状披针形,长2.5-4厘米。每枝条之顶端生有3叶,稀4或5叶;叶鞘黄绿色稍带红,无毛或有白色柔毛;叶耳及鞘口繸毛均缺如;叶舌发达,高达2.5-9毫米;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7厘米,宽1.5-4.7厘米,干燥后常作波状曲皱,先端渐尖成一细长之尖头,基部呈圆形或宽楔形,收缩成叶柄,上表面黄绿色,无毛,下表面灰绿色,有疏毛,次脉4-8对,在叶两面均甚明显,小横脉作方格状密集。圆锥花序长5-10厘米,其基部为叶鞘所包裹,花序分枝纤细,斜升,无毛,腋间有枕瘤;小穗常带紫色,含3-7朵小花,长1.5-2.6厘米;小穗轴节间长约4毫米,密被黄白色绒毛;颖通常2片,无毛,第一颖长2-3毫米,具明显或不明显的3脉,第二颖长3-5毫米,具明显或不明显的5-7脉;外稃先端渐尖呈短芒尖,具7-9脉,被微毛,其基盘密生白色绒毛;内稃长6-7.2毫米,被微毛;花药黄色;花柱多为2枚,稀有3枚(惟其中1枚较细);柱头呈羽毛状。果实未见。花期8-9月。
阔叶箬竹为禾本科植物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 (Keng)Meclure的叶。灌木状竹类。竿高可达2m,直径0.5~1.5cm; 节间长5~22cm,微有毛,尤以节下方为甚...
你好,看图,再可以套取这个后期管理的子目就可以。
和其他禾本科植物一样,箬竹也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的植物,其开花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根据老农的反映,箬竹大约每一百年左右开花一次。通过查考浙江地区的地方志可知,浙江地区箬竹曾在太平天国洪杨年间(1850-1...
海拔2300-3000米。
挖穴埋鞭
根据竹鞭长度(一般40至50厘米),挖成长条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实,浇足水。箬竹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路边或林下,喜阴湿,但又需一定的阳光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复轴混生型、单轴散生型竹类培育管理技术,对箬竹高产栽培主要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
劈山整理
箬竹林大多为杂灌草混生,或分布于林下。通过劈山、清除杂灌,达到改善、优化生长环境和便于采摘之目的。劈山时,砍除所有灌木、杂草,适当保留乔木,特别要保留各种阔叶乔木,以保持一定的湿润环境,从而利于箬竹的生长。而对生长于乔木(如杉木)林下的箬竹,如果上层林冠郁闭度达0.7以上,则要进行适当的间伐,以提供箬竹足够的阳光。同时,清除林中较大的石块、柴根,从而利于竹鞭繁殖。
削山松土
5~6月为竹鞭生长期,也称行鞭期。因此,5~6月进行削山松土,利于箬竹林快速繁殖。削山松土应掌握"近蔸丛浅,远蔸丛深",即靠近竹蔸的地方和丛生地方要浅,一般削山松土6~10厘米;距离竹蔸(丛)较远的地方稍深,一般削山松土15~20厘米。削山松土每隔3~4年进行一次,注意不要损伤幼壮竹鞭、根和芽,挖除土中石头、树蔸和老竹鞭。
合理施肥
5~6月结合削山松土进行,将肥料撒施于已劈山的林地中,然后松土遮盖。此时施肥目的主要为竹鞭的生长提供条件,因此要以速效肥为主,每亩可施尿素100~15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在秋、冬季可施有机肥,这样既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又可保持土温,对新竹芽眼越冬有利。
营造纯林
由于目前的箬竹林很少有成片纯林,且有的箬竹林叶用利用价值较低,需要改造。通过营造繁殖优质箬竹林,既可方便林农采摘,又可提高箬竹林收益。造林方法主要采用带母竹繁殖和移鞭繁殖,造林地为杉木林、杉木采伐迹地及箬竹片区周围林地,挖穴或开沟造林,株行距:0.5M*1M。
观赏价值
箬竹叶大、植株矮小、常绿、姿态优美, 是理想的庭院观赏和园林绿化竹种(可丛植、片植等)。同时,它还与枪刀竹、水竹、石竹等灌丛植被构建小径竹群系或作为优势种群构建垂直结构完整(灌木层)的群落体系。另外, 箬竹亦适合庭院栽培和盆栽。
传统应用
利用箬竹叶作铺垫经过蒸煮而成的箬叶芝麻糖细卷, 是泰州传统名点, 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就闻名遐迩。另外, 还可将饺子、包子、花卷、馒头等置于箬竹叶上蒸煮, 芳香诱人, 风味独特。传统上还利用箬竹叶良好的防潮、防风、防腐蚀等特性, 做船篷覆盖、搭工棚、编斗笠、编衣等。粽子是中国人在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据统计, 粽子的销量每年都以10 %的速度同比上升,作为粽子的包装物,箬竹叶也同样递增。仅稻香村一家每年生产粽子就要消耗20 t 左右的粽叶。日本亦有利用箬竹叶包裹寿司的习惯。
食用价值
箬竹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免疫活性多糖, 对S-180 的抑瘤率达到99.6 %, 消瘤数达7/9 。由箬竹叶生产的多糖饮料, 绿色天然、口感独特、香甜适度, 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的功效。天然绿色添加剂:箬竹叶经水蒸气蒸馏、萃取、干燥、蒸馏后, 可得到淡黄色挥发性液体, 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再经过加工处理, 可生产出作为天然绿色饮料的添加剂。箬竹酒:利用箬竹叶及其他原料, 采取综合提取技术, 制造的箬竹酒, 不仅气味青香, 而且因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多糖物等, 具有营养保健之功能。
鄂西建始断裂工程活动性评价
本文通过对鄂西建始断裂的几何分形结构和变形结构的分析,结合其新构造活动、现今构造活动特征,探讨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形成演化过程。建始断裂分段特征明显,在燕山主期以逆冲作用为主,在燕山晚期以伸展作用为其主要活动特征,在喜马拉雅期则表现为平面左旋剪切活动;在新构造活动期以右旋剪切为主,北段构造活动性相对较强,中段和南段构造活动性相对较弱。断裂在Q1—Q2时期有过明显的活动,其最新活动测试年龄为0.1976±0.16Ma,且现今地震活动微弱,拟定为非工程活动断裂,对附近水电工程建设不存在根本性危害
鄂西高速公路岩体结构面强度参数试验研究
鄂西高速公路岩体结构面强度参数试验研究——对湖北省西部某高速公路宜昌-思施段主要岩体结构面(层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岩体结构面的野外地质调查、岩体结构面原位直剪试验、结构面模拟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估值等。通过对各种试验数...
箬竹,别名米箬竹、篛叶、粽巴叶、若竹、箬叶竹、檐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该种取自中国出口的茶叶篓子中的竹叶而定名发表的。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叶片大型。属观叶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叶片多用以衬垫茶篓或装作各种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
生长习性
属阳性竹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
分布情况
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生长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边等处。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流域。
汶川星毛杜鹃 汶川星毛杜鹃(原变种) 短梗星毛杜鹃(变种) 美容杜鹃 腺果杜鹃 大白杜鹃 喇叭杜鹃 大云锦杜鹃 云锦杜鹃 大果杜鹃 贡嘎山杜鹃 不丹杜鹃 | 波叶杜鹃 无腺杜鹃(变种) 波叶杜鹃(原变种) 凉山杜鹃 井冈山杜鹃 贵州大花杜鹃 猫儿山杜鹃 米易杜鹃 团叶杜鹃 心基杜鹃(亚种) 长圆团叶杜鹃(亚种) 睡莲叶杜鹃 | 团叶杜鹃(原亚种) 山光杜鹃 阔柄杜鹃 鄂西杜鹃 毛房杜鹃(变种) 鄂西杜鹃(原变种) 早春杜鹃 四川杜鹃 亮叶杜鹃 疣梗杜鹃 卧龙杜鹃 小溪洞杜鹃 |
IndocalamusNakai箬竹属,禾本科,约30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以及菲律宾等地,我国约20种,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