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基出叶未见。茎生叶叶片阔心状卵圆形、戟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叶柄细长,腹凹背凸,基部稍宽大,略被微柔毛。轮伞花序2一(6)花,疏离,排列成宽大总状圆锥花序;苞片细小,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花梗与序轴密被具腺短柔毛或近无毛。花萼筒状钟形或狭钟形,外面沿脉上被具腺疏柔毛,余部散布淡黄色腺点,常带艳色,内面满布微硬伏毛,二唇形。花冠黄色。能育雄蕊略伸出花冠,花丝扁平,平伸;退化雄蕊短小。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不明显。花盘前方稍膨大。小坚果倒卵圆形,褐色,无毛。花期7-9月。
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深褐色,有宿存的叶鞘,其下生出长达30厘米径约1厘米的条状根,条状根上有纤细的须根。茎直立,高40-100厘米,基部粗壮,粗达6毫米,钝四棱形,具四槽及条纹,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基出叶未见。茎生叶叶片阔心状卵圆形、戟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中部者长10-16厘米,宽6.5-14.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边缘具重圆齿或重牙齿,薄纸质,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上面疏被微硬毛,下面沿脉上疏被微柔毛,余部散布淡黄色腺点,叶脉下面隆起;叶柄细长,腹凹背凸,基部稍宽大,略被微柔毛。轮伞花序2一(6)花,疏离,排列成宽大总状圆锥花序;苞片细小,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5-8毫米,宽15-3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略被微硬毛;花梗长约2毫米,与序轴密被具腺短柔毛或近无毛。花萼筒状钟形或狭钟形,长10一15毫米,外面沿脉上被具腺疏柔毛,余部散布淡黄色腺点,常带艳色,内面满布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至上部1/3,上唇近截形,全缘,先端具长1-2毫米的尖突,下唇比上唇长,半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渐尖,果时花萼增大,钟形,上缘长1.5厘米,下缘长1.8厘米,口部宽1.3厘米,膜质,脉纹明显。花冠黄色,长2.5-3.5厘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无毛环,冠筒向上渐腹状膨大,从基部渐向上弯,长约为花萼长2-2.5倍,冠檐二唇形,上唇阔卵圆形,长7-8毫米,宽约5.5毫米,先端稍微凹,下唇较长,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长5毫米,宽6毫米,先端微凹,基部略收缩,全缘,侧裂片斜半圆形,宽约3毫米。能育雄蕊略伸出花冠,花丝扁平,平伸,长约6毫米,药隔弧形,长约6毫米,中部关节处被小疏柔毛,上下臂近等长或二下臂稍短,二下臂药室先端联合;退化雄蕊短小,长约1毫米。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不明显。花盘前方稍膨大。小坚果倒卵圆形,直径约3毫米,褐色,无毛。花期7-9月。
种中文名:峨尾鼠尾草
种拉丁名:Salvia omeiana
种别名 :白生麻、南茄草、白气草(四川峨眉),野苏麻(四川冕宁)
系中文名:鄂西鼠尾草系
系拉丁名:Ser.Maximowiczianae
亚组中文名:多年生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Perennes
组中文名:宽球苏组
组拉丁名:Sect.Eurysphace
亚属中文名:弧隔鼠尾草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Salvia
属中文名:鼠尾草属
属拉丁名:Salvia
族中文名:鼠尾草族
族拉丁名:SALVIEAE
亚科中文名:野芝麻亚科
亚科拉丁名:Lamioideae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鼠尾草和薰衣草的区分:鼠尾草是草本植物,薰衣草是半灌木或矮灌木植物。鼠尾草(图片见上):一年生草本;须根密集。茎直立,高40-60厘米,钝四稜形,具沟,沿稜上被疏长柔毛或近无毛。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
鼠尾草 英文名:Salvia spp 株高:40-60cm,最高可达1m以上 花期:3-6月 香味特征:清澈、略具刺激性的苦涩药味。 功用:防腐、抗菌、强化神经系统、解热、健身、促进消化等。 主要内容...
兰花鼠尾草是多年生草本,多做一年生栽培。株高50-70cm,枝近方形,多分枝,叶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轮伞花序,顶生花,多花密集,花萼管状钟形,花色有粉蓝或粉紫。花期春至夏季。园林用于花坛,花境,从植,...
粉萼鼠尾草设施栽培技术
介绍了粉萼鼠尾草在设施内的栽培技术。重点探讨了在高温高湿的设施条件下粉萼鼠尾草繁殖、移栽、促花等技术措施,以及常见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贵州鼠尾草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为了探明贵州鼠尾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为其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贵州鼠尾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4.69%。因此,贵州鼠尾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较丰富。
原产于亚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和热带,在南方是园林中的骨干树种。
同属的还有大约49种植物。白兰的花有一种非常独特而可人的香气,所以一般都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为庭园带来香气。白兰花一般可开花两次,第一次在夏季, 第二次在秋季,夏季花比较多,花色一般乳白色。叶浅绿色,互生,长椭圆形而先端较尖,革质,表皮无毛,长约10-20{厘}-米。
花含有芳樟醇、苯乙醇、甲基丁香酚等成分,可供作熏茶、酿酒或提炼香精。白兰香型的香水、润肤霜、雪花膏都常用白兰花为配料。也可盆栽采摘鲜花用于簪佩装饰。
在1960-70年代, 部分香港、广东少女喜欢插在发间,现在簪花的多为中年及老年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