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波纹管为圆形管或扁形管,这些形状的管道不利于泌水的排出,削弱了预应力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加剧了预应力筋的腐蚀。本项目在申请人的发明专利“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装置”(专利号:ZL 2007 1 0178301.3)的基础上,对一种新型的带垭口的波纹管防治泌水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编制灌浆泌水仿真程序、对带垭口波纹管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确保了预应力筋周围的灌浆材料达到完全密实的目标,克服了当前只从灌浆材料层次上防治灌浆泌水和出现灌浆料空洞的弱点。从改变波纹管结构层次上采取措施,达到了完全消除泌水对预应力筋粘结强度和腐蚀影响的目的。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波纹管为圆形管或扁形管,这些形状的管道不利于泌水的排出,削弱了预应力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加剧了预应力筋的腐蚀。本项目拟在申请人的发明专利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装置(专利号:ZL 2007 1 0178301.3)的基础上,对一种新型的带垭口的波纹管防治泌水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编制灌浆泌水仿真程序、对带垭口波纹管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实验室试验验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确保预应力筋周围的灌浆材料达到完全密实的目标,克服当前只从灌浆材料层次上防治灌浆泌水和出现灌浆料空洞的弱点,从改变波纹管结构层次上采取措施,以达到完全消除泌水对预应力筋粘结强度和腐蚀影响的目的。
就是安装后.两头封堵.装水看渗水没有.叫闭水试验
我也想开店..你加油吧
可以参考GB/T19472.1-2004附录B
采用焊接管直接成型波纹管的试验验证
波纹管是真空灭弧室中的一个弹性密封零件,早期的波纹管一直使用SUS321(对应国标1Cr18Ni9Ti)不锈钢无缝管进行引伸加工,2006年我们通过试验对比证明用SUS316L(对应国标00Cr17Ni14M02)这种材质焊接的波纹管管坯总体性能优于321无缝管,
预应力波纹管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对预应力波纹管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目前有关科研成果提出防治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满足其他性能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适量引气。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的引气剂。
选用混凝土泌水较小、流动度大的高效减水剂。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减水率合适的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当仓面内已经出现了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其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吸水、人工在仓面掏水或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水,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便于混凝土收面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流,造成胶凝材料流失,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以便于混凝土收面。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一般是有机高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的分子量、或者分子链长度直接影响其性能。如果减水剂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链较长,会使混凝土的泌水减少,但是同时减水剂的减水率较低;如果分子量较小、分子链较短,则使减水率增加,同时使混凝土的泌水率增大。有些减水剂在主分子链上存在支链,无论主链支链,较长时会使混凝土泌水减水,但减水率也相应降低,如果主链短而支链长,则会使泌水减少的同时,对减水率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减水剂不是由单一分子量的分子组成,而是各种分子量的分子混合组成。在既要减少泌水又要保证减水率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减水剂的分子量级配,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种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改善混凝土泌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混凝土砂率,在满足混凝土其它性能(如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适量引气,即在减水剂中参入适量引气剂,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2、 原材料方面
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引气剂。
3、 减水剂方面
选用泌水率较小的减水剂。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减水率合适的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剂过高造成泌水。
4 、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混疑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 2100433B
1、查看顶盖与底座内是否有密封圈并拧紧各螺丝后检查容器是否漏气。
2、将搅拌均匀的浆液在自加水开始的7min内倒入容积为400ml的压力容器过滤漏斗中。
3、倒入浆液体积为200ml,安装并旋紧上端盖子,静置10min,上端连接压缩空气,开启压缩空气阀,迅速加压至试验压力。
4、保持试验压力5min后,关闭压缩空气阀卸压,使漏斗下部泌水管中的泌水全部流出,记录泌水体积,精确至0.2ml。
压力泌水率按下式计算:
压力泌水率=泌水量/200ml×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