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分析研究概况
1.1槽内水体与槽壁流固耦合系统建模技术研究动态
1.1.1基于韦斯特伽德原理的附加质量模型
1.1.2基于Housner原理的弹簧质量模型
1.1.3基于流固耦合系统位移压力自由度格式的模型
1.1.4边界元模型
1.1.5ALE有限元模型
1.2国内渡槽结构动力分析技术水平
1.3国内渡槽结构动力分析研究动态
第2章大型渡槽动力分析相关理论及模型建立
2.1动力学分析相关理论
2.1.1控制方程及有限元列式
2.1.2固有频率与振型的计算
2.1.3动力响应计算分析
2.2流固耦合理论
2.2.1无黏小扰动流动的基本方程和表达形式
2.2.2流固耦合系统有限元分析的(ui,p)形式
2.2.3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2.2.4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2.2.5小结
2.3大型渡槽动力分析模型
2.3.1U形渡槽动力分析模型
2.3.2矩形渡槽模型概述
第3章沙河矩形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3.1矩形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3.1.1干模态分析
3.1.2基于附加质量法的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3.1.3基于FSI系统的(ui,p)形式的矩形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3.2U形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3.2.1干模态分析
3.2.2基于附加质量法的U形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3.2.3基于FSI系统的(ui,p)形式的U形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3.3动力特性分析小结
第4章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1矩形断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1.1基于拟静力法的矩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1.2基于时程分析法——附加质量理论的矩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1.3基于时程分析法——FSI的(ui,p)形式的矩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2U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2.1基于拟静力法的U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2.2基于时程分析法——集中质量法理论的U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2.3基于时程分析法——FSI的(ui,p)形式的矩形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4.3动力响应分析小结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主要结论
5.2几点建议
5.2.1合理的水体模拟方法的研究
5.2.2渡槽中水体的TLD效应分析
5.2.3水体的非线性晃动效应分析
5.2.4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主要介绍了大型渡槽稳定性和动力分析研究概况,研究了预应力薄壁梁式渡槽局部稳定性分析的理论推导及屈曲规律,对预应力薄壁梁式渡槽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分析。阐述了动力学分析相关理论、流固耦合理论,针对矩形和U形断面渡槽,分别使用附加质量法和流固耦合理论分析了4种水深情况下的自振频率与振型,分别使用拟静力法、时程分析法(附加质量模型和流固耦合理论模型)计算了渡槽结构的动位移、动应力。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水利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用剪力墙定义来画就可以了,比如水平筋是B12@200则输入:(4)B12@200;垂直筋B14@200则输入:(3)B14@200;至于弯折、锚固与设计图中不一致的都可以通过计算设置或者节点设置或者在...
你好,在陕西有梁板是包括:有梁板的板、有梁板的梁(梁指的是除框架梁和圈梁外的所有梁),这个在陕西列清单是在一起的,在套取定额也是在一起的,这个包含定额的模板也是在一起计取的。
大型钢筋混凝土薄壁圆筒连体粮仓爆破拆除
针对钢筋混凝土薄壁圆筒连体粮仓群高宽比小、建筑结构稳定、抗弯曲和抗倾覆力强的特点,以河南圆筒粮仓爆破拆除为例,介绍了爆破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设计采用一个爆破切口,通过提高爆破切口高度,在矩形切口底部增加了三角形切口区,爆破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类似工程的爆破拆除提供了一定参考。
钢筋混凝土预制沉箱薄壁挡板堰
用一个推广应用的实例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新型低水头挡水、溢流建筑物 ,阐述了其结构原理及施工技术 ,说明了该种结构技术应用的推广价值
薄壁钢管分别受径向动力载荷和轴向动力载荷下的屈曲分析计算方法,内容以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以薄壁钢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截面及不同排列形式的薄壁钢管进行了动力实验和理论计算。其中除第1章是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叙述外,其他章节内容包括薄壁钢管径向动态和静态实验、力学分析、无侧限薄壁钢管动力屈曲四塑性铰模态解、排式薄壁钢管径向动力屈曲模态解、轴向动态和静态实验、轴向变形计算、动力屈曲应变率效应等。
第1章 绪论
1.1 薄壁钢管轴向动力屈曲变形
1.1.1 实验
1.1.2 理论
1.2 薄壁钢管径向动力屈曲变形
1.2.1 实验
1.2.2 理论
第2章 薄壁钢管径向受力分析及实验
2.1 圆截面薄壁钢管力学分析
2.1.1 圆管受力分析
2.1.2 圆管极值内力分析
2.1.3 破坏模态分析及结论
2.2 矩形截面薄壁钢管力学分析
2.2.1 矩形管受力分析
2.2.2 矩形管极值内力分析
2.2.3 破坏模态分析及结论
2.3 准静态压力实验
2.3.1 单个圆管压力实验
2.3.2 排式圆管压力实验
2.3.3 矩形管压力实验
2.4 梯度药量爆炸实验
2.4.1 薄壁钢管爆炸实验
2.4.2 普通钢管爆炸实验
第3章 无侧限薄壁钢管径向动力屈曲变形
3.1 模态解方法
3.2 单个圆管动力屈曲变形分析
3.2.1 实验现象
3.2.2 基本假定
3.2.3 变形模态设定
3.3 单个圆管动力屈曲变形计算
3.4 多层钢管动力屈曲变形计算
第4章 排式薄壁钢管径向动力屈曲变形
4.1 排式圆形截面薄壁钢管动力屈曲变形分析
4.1.1 实验现象
4.1.2 基本假定
4.1.3 变形模态
4.1.4 转动区尺寸及塑性铰位置
4.2 排式圆形截面薄壁钢管动力屈曲变形计算
4.2.1 动力压扁运动场
4.2.2 模态解方程
4.2.3 塑性铰处塑性弯矩
4.2.4 初始条件
4.2.5 钢管变形响应
4.3 排式矩形截面薄壁钢管动力屈曲变形分析
4.3.1 实验现象
4.3.2 基本假定
4.3.3 变形模态
4.4 排式矩形截面薄壁钢管动力屈曲变形计算
4.4.1 动力屈曲第一阶段
4.4.2 动力屈曲第二阶段
第5章 薄壁钢管轴向动力屈曲变形
第6章 薄壁钢管动力屈曲应变率效应
参考文献2100433B
简支梁式渡槽各节槽身的两端支撑在排架或槽墩上, 槽身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下部受拉的正弯矩。 该弯矩与跨度平方成正比, 因此跨度不宜过大。 但当排架或槽墩较高时,跨度过小, 排架或槽墩的数量加多,也不够经济。 经济跨度一般约等于或略小于排架或槽墩的高度,常用跨度为8~12米。 双悬臂梁式渡槽根据支承排架的位置不同, 又分为等跨双悬臂与等弯矩双悬臂两类。前者的跨间距离等于两端悬臂长度之和,只产生上部受拉的负弯矩; 后者的跨间距离应大于两端悬臂长度之和,使跨中正弯矩等于支承处的负弯矩。由于弯矩数值比简支梁式减小, 每节槽身总长度可增大到30~40米。常用的梁式渡槽高度在20~25米以下,过高不够经济。渡槽各节槽身之间必须用伸缩缝分开,缝宽一般采用2厘米左右, 装配式槽身缝宽应加大到3~5厘米。 伸缩缝必须用既能适应变形又能防止漏水的止水材料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