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阶段,视工程规模的大小和建筑物所处的地下深度,需要使用已有的各种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或测绘专用地形图。地形图测绘范围,除满足主体工程和附属。
工程的设计需要外,还应考虑在岩体掘空后,地面沉陷、岩体移动以及地下水渗入的可能影响范围。测图比例尺,对大型地下工程,规划阶段为1:5000~1:25000;初步设计阶段为1:1000~1:5000;施工设计阶段为1:200~1:1000。对小型地下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用图常一次测绘,比例尺采用1:500~1:2000。此外,还要测绘必要的纵、横断面图以及地质剖面图等。
在施工阶段,配合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以及建(构)筑物的定线放样测量,保证地下工程按照设计正确施工。
分为地面控制和地下控制两部分,并将两部分联测,形成具有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的控制网。如果通过竖井施工,要进行井上、井下的平面和高程联系测量。平面联系测量是通过井筒进行联系三角形测量,将地面近井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方向传递到井下平面控制点上,作为井下导线的起算坐标和起算方向。单井平面联系测量通常采用重锤投放两条钢丝,测定垂线投放点的坐标和投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地下导线即由此传算。近代已逐步采用光学投点仪、激光垂准仪和陀螺经纬仪定向的方法代替上述几何联系测量。如有已掘成的两个竖井,彼此有坑道连通,则可通过井下导线连接两个竖井的投点,进行两井定向测量。高程联系测量通常采用吊垂线法、长钢尺法或长钢丝法,近代则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深的方法。地面控制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所用仪器、工具(尤其丈量工具),应进行检定,取得一致的标准。
地面平面控制一般采用导线、测角网、测边网或边角网。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水准网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控制网(见工程控制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从各洞口或井口引进,随坑道掘进而逐步延伸。地下控制网的形状和测量方法,依坑道的形状和净空的大小而定。平面控制一般多采用导线或狭长的导线网。在地下导线中,采用能够保证设计精度的陀螺经纬仪,加测一边或数边的陀螺方位角,可减少横向贯通误差的积累。小型地下工程常采用中线控制。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或电磁波测距仪测高。地下所设的控制点比较容易产生位移,在使用前应予检测。
主要根据施工中线和施工水准点进行。先根据施工中线和水准点放样出开挖断面的中心点,布置炮眼进行钻爆,或以掘进机械进行开挖。近代已用激光导向的方法操纵掘进机械的进程。待洞体成型或部分成型后,即根据校准的中线放样断面线,进行衬砌。隧道(洞)、坑道贯通以后,施工中线即可对接,此时要测算坑道横向、纵向、高程和方向的贯通误差,并进行调整。在放样精度要求较高时,贯通误差调整前,应先进行贯通测量,亦即将相向开挖两洞口附近的洞外控制点(或洞内贯通面两侧的导线控制点)连成贯通导线或贯通水准线路,重新施测并加以平差。在允许调整的范围内,所有重要放样工作,都以平差后的坐标和高程作为调整施工中线和放样的依据。地下工程衬砌后,要进行断面测量,核实净空。对于洞室、地下油库等还要进行实际库容的测算。
地下工程竣工后要测制竣工图和记录必要的测量数据,在经营管理阶段还要进行地下工程的设备安装、维修、改建、扩建等各种测量工作。
地下工程施工时,因岩体掘空,围岩应力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地下建筑及其周围岩体下沉、隆起、两侧内挤、断裂以至滑动等变形和位移。因此,必要时,从施工前开始,直到经营期间,应对地面、地面建筑物、地下岩体进行系统的变形观测,以保证安全施工,鉴定工程质量,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见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地下工程测量》是2005年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吉先。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00433B
《地下工程测量》
《地下工程测量》 实 验 指 导 书 主编:钟来星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2007年 6月 目 录 实验一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 1 实验二 井下高程测量⋯⋯⋯⋯⋯⋯⋯⋯⋯⋯⋯⋯⋯⋯⋯⋯⋯⋯⋯⋯⋯⋯⋯⋯⋯⋯⋯⋯⋯⋯⋯⋯⋯⋯⋯ 2 实验三 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 3 实验一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4 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掌握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步骤及过程,进一步熟悉井下选点、角度观测、边 长丈量以及连接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井下平面控制导线的布设; 2、经纬仪导线的角度测量; 3、边长测量; 4、经纬仪导线测量的连接测量及内业。 三、主要仪器设备 J6经纬仪(每组 1台套), 50米钢卷尺(每组 1卷),手电
地下工程测量期末综合考核试题
1 西南林业大学测绘工程 08 级 XXX 地下工程测量期末综合考核 XXX 2008XXXXXXX 测绘工程 如图所示,曲线隧道进行横向贯通误差预计。 A、B、C、D 为硐 外控制点。其中 BA边的方位角误差为: ''6BAm ,CD 边的方位角误 差为: ''6CDm ,A 点点位误差为: cmmcmm AyAx 3,2 ,C 点点位误 差为: cmmcmm CyCx 2,3 ;对向贯通的支导线点分布见图,其中测角 精度为: ''8m ,激光测距仪测距精度为: ppmmm 22 ,G为贯通点。 隧道横向贯通的限差为: cmm gt 20 ; 1、计算该横向贯通测量设计的精度,按 2倍中误差的原则,判 断该曲线隧道的贯通控制测量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2、如不满足,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3、按照硐外控制测量误差对贯通测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原 则,重新进行贯通设计, 确定硐外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院校测绘课程系列规划教材:地下工程测量与量测》围绕矿山法和盾构法的施_工过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测量,实现了施工序与测量理论的结合,克服了单纯地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的缺点。《普通高等院校测绘课程系列规划教材:地下工程测量与量测》特别增加了对地下工程的(监控)量测,不仅为学生增加了竞争力,扩展了其就业的渠道,而且对施工现场水平参差不齐的工作人员有一定指导意义。它又在现有的《矿山测量》和《地下工程测量》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西南地区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学科教师的教学经验。作者在参与成都地铁2号线建设的过程中,听取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意见,综合并吸收前辈们的经验和成果,编写了这本教材。2100433B
第一章 绪论
1.1 地下工程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1.2 地下工程测量的特点和测量方法
1.3 地下工程测量的发展
第二章 地面控制测量
2.1 概述
2.2 地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3 几种常用的地面控制网
2.4 GPS控制网
2.5 几种典型的地面控制网
2.6 地面控制网误差对地下工程精度的影响
第三章 地下起始数据的传递和获取
3.1 概述
3.2 地面近井点和井下定向基点的设置
3.3 一井定向
3.4 一井定向精度分析
3.5 两井定向
3.6 陀螺经纬仪的定向原理
3.7 陀螺经纬仪的定向方法
3.8 井下高程的传递
第四章 地下控制测量
4.1 概述
4.2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
4.3 地下高程控制测量
4.4 地下控制测量精度分析
第五章 地下工程的施工测量
5.1 隧道施工测量
5.2 竖井井筒施工测量
5.3 地下车场及硐室施工测量
5.4 竖井提升设备安装施工测量
5.5 地下管道施工测量
第六章 贯通测量
6.1 概述
6.2 一井内巷道贯通测量
6.3 两井间的巷道贯通测量
6.4 竖井贯通测量
6.5 贯通测量的施测
6.6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与误差预算
第七章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7.1 概述
7.2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
7.3 运营中的变形监测
7.4 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
第八章 地下管线探测
8.1 概述
8.2 地下管线的探测方法
8.3 地下管线测绘
8.4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简介
参考文献
《地下工程测量》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而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地下工程测量》可作为测绘、地质、矿业、土建、交通、水电等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测绘相关专业教学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