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短柱铁线莲(学名:Clematis cadmia)为毛茛科铁线莲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江苏、江西、安徽等地。是一种优良的园林花卉。
优良庭园花卉,园林中可用于垂直绿化。
本种极近似于铁线莲C. florida 惟花柱头不膨大,成棍棒状,被短伏毛,小叶片狭卵形,常分裂,小叶柄不显著等特征较易于区别。
细柔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粗壮,深棕色,有多数须根。茎圆柱形,幼时浅黄色,老后深棕色或紫红色,有六条明显的纵纹,被稀疏开展的柔毛。二回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连叶柄长达12厘米,被开展的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小叶片狭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或有深或浅的分裂,仅中脉上被疏柔毛,其余无毛;小叶柄不明显; 叶柄长2-3厘米。单花腋生;花梗细瘦,长约7-10厘米,被开展的疏柔毛,在上部较密, 中下部有一对叶状苞片;苞片宽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5-4厘米,宽1.5-2厘米,无柄或有短柄;花小,淡紫色或淡白色,直径4厘米; 萼片5-6枚,倒卵状椭圆形或狭倒卵形,顶端钝尖,基部渐狭,表面无毛,脉纹显著,背面沿三条直的中脉形成一线状披针形的带,被短绒毛,边缘无毛;雄蕊长约7毫米,花药线形,长5毫米,花丝扁而短,无毛;子房狭卵形,长约3-4毫米,被紧贴的伏毛,花柱棒状,被毛,柱头不膨大。瘦果扁平,倒卵形,连宿存的喙状花柱长1.2-1.5厘米,宽5-6毫米,棕红色,幼时被伏毛,以后逐渐脱落。花期4月至5月,果期6月至7月。
铁线莲栽植地宜选向阳或略遮蔽西晒、排水良好处。栽植前挖种植穴,底层用瓦砾或碎石做成15~20cm厚的排水层,其上用肥沃的培养土并加入少量长效有机肥覆盖,表层培养土用园土与腐殖土混合而成,比例为1:1。...
种中文名:钝齿铁线莲 种拉丁名:Clematis apiifolia DC. var. &nbs...
修剪方法 铁线莲属植物的正确修剪法很容易弄错。根据花期和着花枝段的年龄,  ...
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及江苏镇江地区。生于溪边,路边的草丛中,喜阴湿环境。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短柱铁线莲Clematis cadmia Buch.-Ham. ex Hook.f. & Thomson
大花威灵仙Clematis courtoisii Hand.-Mazz.
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
重瓣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 var. plena D. Don
毛萼铁线莲Clematis hancockiana Maxim.
吴兴铁线莲Clematis huchouensis Tamura
毛叶铁线莲Clematis lanuginosa Lindl.
光柱铁线莲Clematis longistyla Hand.-Mazz.
转子莲Clematis patens C. Morren & Decne.
天台铁线莲(亚种)Clematis patens C. Morren & Decne. subsp. tientaiensis M. Y. Fang
HPLC法测定甘青铁线莲中的齐墩果酸
建立测定水解后的甘青铁线莲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地上部分与根中齐墩果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fusion-RP C18色谱柱(4.60mm×250mm,4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89∶11);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柱温30℃。齐墩果酸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在5.30~1.06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0%(n=5)。根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低于地上部分。方法可作为齐墩果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2016-2021年中国细叶铁线莲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特别提示: 时间和数据按月 /季度随时更新 . 2016-2021 年中国细叶铁线莲行业市场发展 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简析: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市场调查领域已有十 余年的调研经验。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多用户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查阅咨询报告、市场分析报告、数据监测报告、项目 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报告等专业情报信息咨询平台。 在此同时与业 内企业、官方、第三方机构建立完善的数据与信息平台为该领域企业 提供准确高效的市场信息与数据保证。 行业报告围绕市场环境、相关政策法规、上下游产业链调查、 技术能力与研发、主要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发展前景、投资潜力、 发展战略、国内外市场、技术、应用对比、竞争力分析、整体发展格 局、细分区域市场研究(市场规模、市场潜力、竞争格局、投资潜力 等)、上下游企业主要
1.结构错层部位由于错层标高差较小容易产生短柱。
2.层高较小的设备层由于层高限制,容易产生短柱。
3.高层建筑的底层由于轴压比限制,柱截面尺寸比较大,容易产生短柱。
4.与框架结构刚性连接的填充墙设有洞口时,如果填充墙刚度影响到框架柱的受力状态,框架柱净高应去除填充墙高度,因此容易产生短柱。
5.框架结构楼梯间的中间休息平台梁,将框架柱分为上下两段,应分别考虑,也容易产生短柱。
6.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基础顶到基础梁这一段,容易产生短柱。2100433B
避免短柱效应可于柱墙相接处以伸缩缝预留空隙隔离,即分体柱,使柱子维持原正常设计高度,以符合原设计考虑。
短柱效应则是在设计时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以窗台为例,发生短柱效应的原因是在设计之初,窗台为非结构墙,在应力分析时未将其考虑在内,把被窗台围束的柱当作一般柱作应力分析而忽略掉该柱真正的高度(短柱刚度大、韧性差),因此每逢地震发生后常造成严重的剪力破坏情形,其破坏形态多为剪切破坏,无明显征兆,一般而言以多层建筑中设置构造柱的楼梯间、宽度较大的窗台等部位最为典型。如同鞭梢效应一样,这也是一种与地震效应密切相关的效应。
英文名称:Effects of short column
在同一层楼中柱长度原以楼层高度设计,然实际上部分柱子因与窗台短墙相连,受其侧向束制作用影响,使柱子之有效长度减短,以致柱之刚度大为增加。地震来临时,因此短柱之刚度大,而较其它正常柱吸收更大之水平力,引致此短柱剪应力超过负荷而开裂破坏,此效应称为短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