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短叶黄杉与华东黄杉(Pseudotsuga gaussenii Flous)的形态较近,其区别在于短叶黄杉的叶较短,长0.7-1.5厘米,稀达2厘米,球果的种鳞横椭圆状斜方形,鳞背密生短毛,外露部分毛渐稀少。
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南部龙州(模式标本产地)及靖西海拔1250米上下的向阳山坡或山顶,常散生于疏林中。 分布区地跨北热带季雨林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南部,属半湿润至湿润的气候类型。年平均温16℃-22℃,1月平均温8℃-14℃,极端最低温-1.9℃至-6.7℃,7月平均温23℃-28℃,极端最高温33℃-39℃;年降水量1350-1690毫米。为阳性树种,耐旱性强,为钙质土特有种,一般生长在石灰岩石山的山顶或上坡,常散生于疏林中。主要伴生树种有圆果化香树、圆叶乌桕、革叶铁榄等。天然更新能力强,种子可随风飘扬,大树附近或较远处,有不少中龄树、幼树和幼苗。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分布于广西西南部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县,向阳山坡或山顶,常散生于疏林中。向北断续延伸至凌云、乐业和贵州南部荔波县、安龙。生于海拔400-1250米峰丛石灰岩山区喀斯特峰丛疏林中。
在贵州省短叶黄杉仅分布于南部荔波县境茂兰保护区内的板寨、莫干、洞多、瑶所、瑶兰一带,海拔800-950米,坡度0°-25°,多处于山脊。土壤为黑色石灰土,岩石裸露率85%,林分郁闭度0.6。群落分布面积407.5公顷,总株数24068株,活立木畜积量12616.8立方米,出现度0.35,每公顷株数为59株,每公顷蓄积量30.9立方米。
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的区别:1、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 树种特征: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
大叶黄杨也叫冬青,又名冬青卫矛,原产日本。为常绿灌木,叶色浓绿,边缘有锯齿。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是绿化环境和用做绿篱的花木品种之一。 冬青适宜种植在湿润半阴处。喜肥沃土壤,在...
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 树种特征: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簇生叶...
乔木;树皮褐色,纵裂成鳞片状;一年生枝干后红褐色,有较密的短柔毛,尤以凹槽处为多,或主枝的毛较少或几无毛,二、三年生枝灰色或淡褐色,无毛或近无毛;冬芽近圆球形,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红褐色,常向外开展,宽卵形,先端钝或宽圆形,边缘有睫毛。叶近辐射伸展或排列成不规则两列,条形,较短,长0.7-1.5(稀达2)厘米,宽2-3.2毫米,上面绿色,下面中脉微隆起,有2条白色气孔带,气孔带由20-25条(稀达30)气孔线所组成,绿色边带与中脉带近等宽,先端钝圆有凹缺,基部宽楔形或稍圆,有短柄。
球果熟时淡黄褐色、褐色或暗褐色,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7-6.5厘米,径3-4厘米;种鳞木质,坚硬,拱凸呈蚌壳状,中部种鳞横椭圆状斜方形,长2.2-2.5厘米,宽约3.3厘米,上部宽圆,鳞背密生短毛,露出部分毛渐稀少;苞鳞露出部分反伸或斜展,先端三裂,中裂呈渐尖的窄三角形,长约3毫米,侧裂三角状,较中裂片稍短,外缘具不规则细锯齿,苞鳞中部较窄,向下逐渐增宽;种子斜三角状卵形,下面淡黄色,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长约1厘米,种翅淡红褐色,有光泽,上面中部常有短毛,宽约7.5毫米,连同种子长约2厘米。
种子繁殖。栽培法参考同属其它种类,人工播种时着重基质消毒及苗期管理。
短叶黄杉是黄杉属唯一生长于石灰岩山地的种类,其叶较短,很象铁杉属的叶片。对研究植物区系、植被及黄杉属分类、分布,均有学术价值。材质优良,可作广西、贵州、云南东南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
该种由于成立自然保护区而得到有效保护,其天然更新能力较强,从幼苗生长成幼树阶段生长较广东松快,但由于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生境恶劣,实施迁地保护,建立珍稀植物园对于保存该种基因和研究植物区系有重要意义。
由于短叶黄杉球果较大,成熟期较广东松短且易于结实,种子萌发率高,故采用种子育苗方法繁殖较为可行。
其次合理适量移植天然林内幼苗、幼树亦为该树种异地保护途径之一。
用种子繁殖。栽培法参考同属其它种类,人工播种时着重基质消毒及苗期管理。采种后精选种子加以储藏,春季选肥沃的沙壤播种,20天后开始出土。幼苗要加以蔽荫,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由于野生树球果虫害率较高,不易大量采种,可移植天然林下自生幼苗,经人工栽培,加速成长,并应建立种广园。
根据广西植物所对10年播种苗的研究发现,平均高度1.81米,平均地径3.1厘米,最大高度2.04米,在酸性土壤能生长,无病虫害。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濒危原因:渐危种。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和贵州南部局部地区的石灰岩石山上,由于生境特殊,更新困难,加之材质优良,遭致大量砍伐,现多呈零散分布。
保护措施:建议应把短叶黄杉保护责任落实到当地林业局、团体或个人,尤其要保护好母树,并采种育苗,积极栽培或建立种子园。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 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发病症状: 枯萎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 ,严重时可 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 ,初期茎部 变为褐色 ,叶片失绿 ,嫩梢下垂 ,叶不脱落 ,后期茎部受 害部位变黑 ,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 ,生有许多细小 的艷 (yan) 小菌核 ,随着气温的升高 ,受害部位迅速发 展,病菌侵入木质部 ,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 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 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 八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 周。 防治措施 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格润根竟+蓝菲一号兑水灌根, 在治疗病害的同时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黄杨白绢病 发病症状: 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 腐烂 ,经几天阳光曝 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
大叶黄杨整形修剪方法与技术
大叶黄杨整形修剪方法与技术
本属约18种,我国两种,另引入2种:
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Cheng et L. K. Fu
澜沧黄杉Pseudotsuga forrestiiCraib
华东黄杉Pseudotsuga gausseniiFlous
大果黄杉Pseudotsuga macrocarpa(Torrey) Mayr
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Mirbel) Franco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Dode
台湾黄杉Pseudotsuga wilsonianaHayata
中文名:短叶龙舌兰
分布:重庆,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
短叶雪松与杉树最为接近。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蓝绿色,针长8-20厘米,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冬芽小,有少数芽鳞,枝有长枝及短枝,枝条基部有宿存的芽鳞,叶脱落后有隆起的叶枕。叶针状,坚硬,通常三棱形,或背脊明显呈四棱形,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辐射伸展,在短枝上呈簇生状。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