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的规律运行。自动控制理论是研...
低频段取决于积分项S的个数,有一个积分斜率就是-20db/dec,v个积分斜率就是-(20v)db/dec。由图知斜率是-20db/dec,所以只有一个积分项,所以是I型系统。...
http://pan.baidu.com/s/1pK93uqR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电气工程)
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15121114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 68 学分: 4 第一部分 相关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自 动控制 原理》是 电子信 息工程 、电 气 工程及 其自动化 等专业 设置的 一门主 干 专业 课。本 课程适 用于招 收普通 高中毕业 生,学 制四年 的本科 应用型学 生的学 习。 本课程主要阐述经典控制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分析方法、 设计校正和工程 设计方法。 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设计 (校正 ) 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分析调试、 设计系统技能, 学会运用 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辅助分析设计 的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是根据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工为对象,重点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等经典控制理论。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特性分析法、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离散系统的分析、MAT[AB语言及其在。HVAC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等。《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对基本理论的叙述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文字简练流畅。每章内容均有小结,除有一般性例题外,还附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例题分析,以及MATLAB在控制系统分析和计算方面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工类,以及相关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自动化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配有电子课件,免费提供给选用《自动控制原理与CAI教程》的授课教师,需要者请根据书末的“信息反馈表”索取。
第1章 电气传动的基本概念
第2章 电气传动的力学原理
第3章 交流电动机电气传动系统
第4章 电气传动调速的性能指标
第5章 直流电动机电气传动系统
第6章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
第7章 磁阻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和直线电动机
第8章 电气传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第9章 电气传动的能量特性
第10章 电气传动系统所用的元器件
第11章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12章 生产工艺和电气传动设计 2100433B
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引言
1.2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1.2.1自动控制问题的引出
1.2.2控制方式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4.1函数记录仪
1.4.2磁盘驱动读取系统
1.4.3导弹发射架的方位控制
1.4.4机器人
1.5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1按给定输入信号特征分类
1.5.2按系统的数学特性分类
1.5.3其他类型的分类
1.6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7控制分析与MATLAB
1.7.1控制系统工具箱(Control System Toolbox)
1.7.2MATLAB辅助分析与设计
1.8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
1.8.1早期的自动控制
1.8.2经典控制理论
1.8.3现代控制理论
1.9小结
习题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引言
2.2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2.1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建立
2.2.2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2.3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
2.2.4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3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3.1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3.2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
2.4系统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4.1结构图的组成与绘制
2.4.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5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2.5.1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
2.5.2信号流图的绘制
2.5.3梅逊增益公式
2.6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6.1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2.6.2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2.6.3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2.7控制系统建模的MATLAB方法
2.7.1控制系统模型描述
2.7.2模型转换
2.7.3系统连接
2.8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
2.9小结
习题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3.1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及基本分析
3.1.1开环和闭环控制
3.1.2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
3.1.3反馈控制系统的干扰信号
3.1.4稳态误差
3.1.5反馈的代价
3.2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1典型输入信号
3.2.2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过程
3.2.3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3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3.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3.3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3.3.4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3.4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4.2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4.3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3.4.4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
3.5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1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5.2高阶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和动态性能分析
3.6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3.6.1稳定的概念
3.6.2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3.6.3线性系统稳定的代数判据
3.7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
3.7.1误差与稳态误差
3.7.2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计算
3.7.3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计算
3.7.4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的措施
3.8基本控制律分析
3.8.1比例(P)控制律
3.8.2比例一微分(PD)控制律
3.8.3积分(I)控制律
3.8.4比例一积分(PI)控制律
3.8.5比例一积分一微分(PID)控制律
3.9线性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方法
3.9.1稳定性分析
3.9.2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分析
3.10小结
习题
第4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4.1.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1.2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的关系
4.1.3根轨迹方程
4.2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4.3其他形式的根轨迹
4.3.1参数根轨迹
4.3.2零度根轨迹
4.4基于MATLAB的根轨迹图绘制
4.4.1rlocus
4.4.2rlocfind
4.5根轨迹法分析
4.5.1闭环零点、极点与时间响应
4.5.2系统性能的定性分析
4.6小结
习题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频率特性
5.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2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
5.2典型环节的伯德图
5.2.1比例环节
5.2.2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
5.2.3惯性环节和一阶微分环节
5.2.4振荡环节
5.2.5二阶微分环节
5.2.6延迟环节
5.3开环系统的伯德图
5.3.1开环伯德图的绘制
5.3.2最小相位系统
5.4典型环节的极坐标图及开环系统极坐标图绘制
5.4.1典型环节的极坐标图
5.4.2开环极坐标图及近似绘制
5.5频域稳定性判据
5.5.1辅助函数F(s)
5.5.2幅角原理
5.5.3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5.5.4伯德图上的稳定性判据
5.6稳定裕度
5.6.1相位裕度
5.6.2幅值裕度
5.7闭环频率特性
5.7.1基本关系
5.7.2矢量表示法
5.7.3闭环频率特性
5.8基于MATLAB的频率特性图绘制
5.8.1伯德(Bode)图
5.8.2奈奎斯特曲线
5.9频率特性分析
5.9.1三频段的概念
5.9.2开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5.9.3闭环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5.10小结
习题
第6章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6.1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6.1.1性能指标
6.1.2校正方式
6.1.3校正的设计方法
6.2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2.1串联超前校正网络
6.2.2串联滞后校正网络
6.2.3串联滞后一超前校正网络
6.3串联校正的频域法设计
6.3.1串联超前校正设计
6.3.2串联滞后校正设计
6.3.3串联滞后一超前校正设计
6.4反馈校正与复合校正
6.4.1反馈校正的原理与特点
6.4.2复合校正
6.5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6.5.1衰减曲线法
6.5.2稳定边界法(Ultimate Sensitivity Method)
6.6小结
习题
第7章非线性系统
7.1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7.1.1典型的非线性特性
7.1.2非线性系统的若干特征
7.1.3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7.2描述函数法
7.2.1描述函数定义
7.2.2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7.2.3非线性系统描述函数法分析
7.3相平面法
7.3.1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
7.3.2相平面图的绘制
7.3.3相轨迹的基本特性
7.3.4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法分析
7.4非线性系统分析的MATLAB方法
7.4.1微分方程高阶数值解法
7.4.2综合运用: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7.5小结
习题
第8章离散控制系统
8.1离散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8.1.1采样控制系统
8.1.2数字控制系统
8.1.3离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8.2信号采样和复现
8.2.1信号采样
8.2.2采样信号频谱分析
8.2.3采样定理
8.2.4信号复现
8.3Z变换及反变换
8.3.1Z变换定义
8.3.2Z变换的求法
8.3.3Z变换的性质
8.3.4Z反变换
8.4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8.4.1差分方程
8.4.2脉冲传递函数
8.5离散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8.5.1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8.5.2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8.5.3离散系统动态性能
8.6线性离散系统分析的MATLAB方法
8.6.1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8.6.2离散系统时域分析
8.6.3综合运用
8.7小结
习题
附录A拉氏变换与反变换
附录BMATLAB常用命令索引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