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倒卵叶闽粤石楠(Photinia benthamiana Hance var. obovata Li),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小枝密生灰色柔毛,以后脱落,老时灰黑色,无毛,有灰色椭圆形皮孔。
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山坡密林中。
主要产于广东(海南岛)。模式标本采自陵水 。
叶片微呈长圆倒卵形,长6-8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近圆钝,基部宽楔形,侧脉近对生;花较小而密集 。
参看:闽粤石楠(原变种)
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革质,长椭 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幼叶红色,鲜艳可爱。初夏开花,白色,复伞房花序。小梨果球形,熟时红色,缀满枝头,极为美丽。
石楠为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革质,长椭 圆形, 边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幼叶红色,鲜艳可爱。初夏开花,白色,复伞房花序。小梨果球形,熟时红色,缀满枝头,极为美...
石楠别名:石楠千年红、扇骨木。 拉丁文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科 属 名:蔷薇科、石楠属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常绿灌木类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
石楠与红叶石楠光合特性的比较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英国PP Systems公司制造的CIRAS-2型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石楠、红叶石楠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石楠、红叶石楠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并具有光合"午休"现象。石楠、红叶石楠的光饱和点分别约1 200~1 400μmol.m-2.s-1,1 400~1 600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27.00μmol.m-2.s-1,59.26μmol.m-2.s-1;光合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0.02000,0.02216,说明石楠、红叶石楠属于喜光树种,且红叶石楠较耐荫,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红叶石楠
红叶石楠 红叶石楠属 蔷薇科,石楠杂交种的统称, 为常绿小乔木,叶革质, 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 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 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观效果美丽。 红叶石楠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 常见的有红罗宾和红唇两 个品种,其中红罗宾的叶色鲜艳夺目,观赏性更佳。春秋两季,红叶 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 色彩艳丽持久,极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 叶片转为亮绿色, 给人清新凉爽之感觉。 红叶石楠因其鲜红色的新梢 和嫩叶而得名,其栽培变种很多。 紫 荆 紫荆属豆科紫荆,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性喜欢光照, 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 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药,其种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 征。 暖带树种,较耐寒。喜光,稍耐阴。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该种和椭圆叶石楠 P. beckii Schneid. 相近,但该种叶片为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钝锯齿,叶柄较长,花朵较大,萼筒有绒毛,易和后者区别。
播种于11月采种,将果实堆放捣烂漂洗,取籽晾干,层积沙藏,至翌春播种,注意浇水、遮荫管理,出苗率高。
扦插于梅雨季节剪取当年健壮半熟嫩枝为插穗,长10-12厘米,基部带踵,上部留2-3叶片,每叶剪去2/3,插后及时遮荫,勤浇水,保持床土湿润,极易生根。南方以石楠为绿篱,常直接插条营成。
叶斑病主要发生在石楠叶片上,初期病斑褐色,扩展后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干枯,着生黑色颗粒,严重时可引起落叶。病菌一般从伤口和皮孔侵染,病叶可作为病源引起再侵染。该病常年发生,梅雨季节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理病叶;二是发病初期喷施波尔多液100-150倍液、60%-75%代森锌500-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可用1%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1次,或用5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有介壳虫、石楠盘粉虱、白粉虱和蛀干害虫。防治介壳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喷洒处理。石楠盘粉虱的防治:人工摘除有虫叶片,杜绝其大量繁殖和蔓延;利用其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在羽化前两天,于植株旁布置黄板进行诱杀,杀灭效果很好;利用其主要天敌如细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进行生物防治。防治白粉虱,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树冠喷雾,能迅速杀灭白粉虱群体;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毫升/株根施,不仅能保护天敌,而且防效很好。防治蛀干害虫如天牛幼虫、吉丁虫等,可用40%乐果乳油200-4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喷洒,以喷至树干流液为止;成虫出现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9月下旬在树干基部喷洒80%敌敌畏或辛硫磷200倍液毒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