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主要阐述了电力系统远动技术和调度自动化技术。
全书共分7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力系统远动与调度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远动终端的功能、软硬件配置、遥测信息和遥信信息的采集、遥控和遥调、远动终端故障检测与诊断以及电量变送器的工作原理;第三章介绍数据预处理及常用软件算法;第四章介绍远动信息的抗干扰编码;第五章介绍电网数据通信系统构成、电网数据通信方式和通信规约;第六章介绍能量管理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及系统构成和能量管理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第七章介绍配电管理系统,包括配电自动化功能与构成、变电站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原理、配电管理系统和需方用电管理系统构成、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等。每章末均附有思考与练习题。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函授用教材及从事调度自动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远动功能
第二节 远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节 远动信息及其传输方式
第四节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二章 远动装置的功能模块及多微机远动装置
第一节 远动终端(RTU)的功能和结构
第二节 遥测量的采集和处理
第三节 遥信量的采集和处理
第四节 遥信变位及遥测量越限比较
第五节 遥控与遥调
第六节 多微处理机远动装置
第七节 故障检测与故障诊断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章 数据预处理与常用软件算法
第一节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第二节 数字滤波
第三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常用算法
思考与练习题
第四章 抗干扰编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干扰编码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线性分组码
第四节 循环码
第五节 循环码的抗干扰能力
第六节 BCH码
第七节 远动信息的CRC校验
思考与练习题
第五章 数据通信与远动通信规约
第一节 数据通信概述
第二节 循环式传输规约
第三节 问答式传输规约
第四节 IEC 60870-5-101传输规约
第五节 计算机网络与局域网
思考与练习题
第六章 能量管理系统(EMS)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EMS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第四节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第五节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LF)
第六节 自动发电控制与经济调度(AGC/EDC)
第七节 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DTS)
第八节 EMS与电力市场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七章 配电管理系统(DMS)
第一节 配电管理系统(DMS)概述
第二节 变电站自动化
第三节 馈线自动化
第四节 配电SCADA系统
第五节 配电网图资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
第六节 负荷控制(LC)与需方用电管理(DSM)
第七节 配电管理系统DMS的高级应用软件
思考与练习题
附录 电力系统常用缩写术语
参考文献 2100433B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电力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教学大纲编写的。编写本书的出发点与目的是根据当前高等教育注重多方面综合、宽口径发展的教学需要,从教学角度出发,紧密结合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质量合格和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为主,系统介绍了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函授用教材及从事调度自动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又分为厂站端和主站端。主站端主要安装于调度侧,厂站端,顾名思义,安装于各发电厂及变电站节点处,安装于变电站的又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百度百科有解释,节录如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是《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2008版)中收录的国家核心期刊。其他的还有: TM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电力系统自动化 3电工技术学报 4电网技术 5电池 6电源技术 7高电压技术...
高职专科: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普大: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建议上不了交达,就上西电专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5届学术年会通知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5届学术年会定于2009年10月23~2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由长沙理工大学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院士将就电力系统最新热点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5届学术年会通知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5届学术年会定于2009年10月23-2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由长沙理工大学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院士将就电力系统最新热点、最新理论与技术进行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专题交流。诚邀全国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电力公司、电网公司、发电厂、制造商、设计院及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领导光临长沙!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有:
①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②自动发电控制(AGC)和经济调度控制(EDC ) 。
③安全分析。
调度任务不同,其对调度自动化功能的要求也不同,低层次的调度主要承担局部性的运行管理和直接操作任务。一般只实现以不同水平的SCADA功能为基础,增加变电所、水电厂集中控制功能和负荷管理、控制功能。高层次的调度由于承担具有全局性影响需广泛协调的调度管理任务,需采用以SCADA功能为基础,进而实现AGC/ EDC和SA功能,并发展其他功能,构成能量管理系统。
在功能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层次调度的任务和职责范围。并分析电力系统的特点、运行需要和基础条件,提出调度自动化总的功能要求。
各项功能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步骤:
(1)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它是各级调度都需要的基本功能,但不同的调度,其采集和监控的具体内容也不同。设计中需要从提供调度监视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实施调度计划、保证电能质量和加快事故处理等要求出发,确定遥测、遥信内容和遥控、遥调对象,并对上行、下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提出要求。
地区电力网中的降压变电所、梯级水电站群和配电站往往由地区调度或其所属的集控站(或梯级调度站)进行集中控侧,以提高运行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运行人员或实现无人值斑以及节约城市用地。设计中需要在分析设备的可控性、通道质量、道路条件和安全维护措施的基础上,提出集中控制的总体方案,确定信息采集内容和控制、调整对象,井对新建变电所的建设方式提出意见。
在大中城市中,为了加强计划用电和负荷管理,由控制中心对工厂、企业的配电设备和用户的用电设备进行集中控制,设计中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和可靠性、经济性要求,提出控制方案和通信方式。
(2)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
按维持电力系统频率质量、减少系统时钟误差、维持互联系统的联络线交换功率和交换电量在规定值,保持系统在低能耗和低成本条件下运行,并根据电力网结构、调度关系、网络和设备约束条件、能源和机组特性等因素,提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方案中包括控制指标、控制方式、调整准则、系统所需调整容量,调整厂的选择、调整容量的平衡、实施步骤和对调整厂或调整机组的技术要求。在安排调整厂时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以利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3)安全分析
它目前还处于逐步成熟和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大电力系统。在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并完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实用的安全分析功能内容和需要具备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条件,逐步实施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有:
①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②自动发电控制(AGC)和经济调度控制(EDC ) 。
③安全分析。
调度任务不同,其对调度自动化功能的要求也不同,低层次的调度主要承担局部性的运行管理和直接操作任务。一般只实现以不同水平的SCADA功能为基础,增加变电所、水电厂集中控制功能和负荷管理、控制功能。高层次的调度由于承担具有全局性影响需广泛协调的调度管理任务,需采用以SCADA功能为基础,进而实现AGC/ EDC和SA功能,并发展其他功能,构成能量管理系统。
在功能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层次调度的任务和职责范围。并分析电力系统的特点、运行需要和基础条件,提出调度自动化总的功能要求 。
各项功能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步骤:
(1)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它是各级调度都需要的基本功能,但不同的调度,其采集和监控的具体内容也不同。设计中需要从提供调度监视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实施调度计划、保证电能质量和加快事故处理等要求出发,确定遥测、遥信内容和遥控、遥调对象,并对上行、下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提出要求。
地区电力网中的降压变电所、梯级水电站群和配电站往往由地区调度或其所属的集控站(或梯级调度站)进行集中控侧,以提高运行质量、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运行人员或实现无人值斑以及节约城市用地。设计中需要在分析设备的可控性、通道质量、道路条件和安全维护措施的基础上,提出集中控制的总体方案,确定信息采集内容和控制、调整对象,井对新建变电所的建设方式提出意见。
在大中城市中,为了加强计划用电和负荷管理,由控制中心对工厂、企业的配电设备和用户的用电设备进行集中控制,设计中需要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和可靠性、经济性要求,提出控制方案和通信方式。
(2)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
按维持电力系统频率质量、减少系统时钟误差、维持互联系统的联络线交换功率和交换电量在规定值,保持系统在低能耗和低成本条件下运行,并根据电力网结构、调度关系、网络和设备约束条件、能源和机组特性等因素,提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方案中包括控制指标、控制方式、调整准则、系统所需调整容量,调整厂的选择、调整容量的平衡、实施步骤和对调整厂或调整机组的技术要求。在安排调整厂时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以利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3)安全分析。
它目前还处于逐步成熟和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大电力系统。在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并完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实用的安全分析功能内容和需要具备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条件,逐步实施。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通信基础及信息传输规约、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和电网调度自动化。每章末均附有习题。本书涵盖了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各个主要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使读者能够对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有较为完整、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主要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及函授学生的参考教材,并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设汁和科研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