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条为了加强洱海流域湿地的保护管理,根据《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洱海流域湿地保护范围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洱海流域湿地是指洱海、西湖、茈碧湖、海西海等重要湿地,以及由大理市、洱源县组织修复的自然和人工湿地。其具体范围由相关县市人民政府依据保护规划划定并向社会公布,管理范围由保护管理机构设立标识。
第四条州、县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洱海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州、县市农业、环保、洱海管理等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共同做好洱海流域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洱海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具体履行《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第十条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规定的职责和相应的行政执法权。
第六条在洱海流域湿地保护范围内,除禁止《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规定的禁止行为外,还禁止放牧、烧烤、野炊等破坏湿地环境的活动。
第七条利用洱海流域湿地资源从事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先向本行政区域内县市洱海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县市洱海流域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征求县市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湿地。经批准临时占用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使用期满后应当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并由审批机构组织验收。
第九条洱海流域湿地应当采取自然或近自然恢复措施,实施抢救性修复,以开展生态旅游、种植经济水生植物等方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参与湿地的保护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运营管理和建设、保护、投入的长效机制。
第十条根据权属不同,经所有权人同意征(租)用或自愿捐赠后方能开展退化湿地修复。按相关补偿标准征用后的湿地所有权为国有,用途为生态湿地;租用的湿地所有权不变,用途为生态湿地。湿地的年租费按当年租用湿地种植农作物(或养殖水产品)市场标准折算,签订租用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关系。
租用的湿地,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征收。
第十一条大理苍山、洱源马耳山和罗坪山为洱海湿地水源涵养林区。县市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争取国家政策,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作。
洱源县人民政府和大理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加强西湖西部面山、东湖东部面山、茈碧湖东部面山和洱海东岸面山等生态脆弱区域的造林绿化工作,提升水源涵养功能。
第十二条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洱海流域湿地保护管理和宣传教育,普及湿地知识,增强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
第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行为,依据《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益阳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易和管理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建设部等四部委颁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
1 建立经济―社会―环境大系统思想 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口、经济问题。湿地保护需要放在经济――社会――环境这个大系统中考虑。湿地退化有着深刻...
你好,2017年清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实施办法是住房公积金的统一管理,对各县(市、区)住房公积金业务分支机构实行授权管理,编制、执行市住房公积金使用计划,记载市直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情况,并拟定市直住...
【免费下载】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11号令
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令 第 11号 《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第 46次常务会议通过,并经省 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登记 (登记编号为:云府登 [2006]261 号),现予公布,自 2006年 12月 1 日起施行。 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保证评标公正、公平,维护招标投标活动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云南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 例》、原国家计委等七部委《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大理州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房屋 (含古建园林工程 )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含绿化、 灯光工程 )、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水利水电、交通、土地整理等工程项目以及投资较大项目的 咨询、勘
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 保证评标公正、 公平,维护 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云南 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 、国家计委等七部委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 标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大理州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房屋 (含古建园林工程) 及市政基础 设施工程(含绿化、灯光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水利水电、交通、土地 整理等工程项目以及投资较大项目的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工程建设 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的招标投标,均应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等法律法规的招标条件, 或者 投资总额在 100万元以上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独立发包的 50 万元以上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及灯光、绿化工程项目
6月5日,州、市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环保局、住建局、安监局、科协、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启动洱海流域环保设施管护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在洱海流域集中开展以化粪池安全使用、科学管护和爱护环保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教育意义重大。”据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州环保局局长谭利强介绍,随着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的竣工,大量新建环保设施将投入运行,洱海流域469个村的8.75万口农户化粪池也将投入使用。结合今年环保宣传周、科普活动周,开展以“保护洱海从点滴做起·爱护环保设施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广泛开展化粪池管护知识宣传和普及,使流域群众共同爱护环保设施设备,正确使用、管护环保设施。
活动启动后,我州还将继续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村、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并邀请技术专家开展村民科普培训、讲座等,做到建设化粪池农户宣传全覆盖。
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大理市湾桥镇干部群众、青年志愿者等参加启动仪式。(记者 张红梅)
来源:大理日报
△广告、
6月5日,州、市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环保局、住建局、安监局、科协、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启动洱海流域环保设施管护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在洱海流域集中开展以化粪池安全使用、科学管护和爱护环保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教育意义重大。”州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州环保局局长谭利强介绍说。
随着洱海流域截污治污工程的竣工,大量新建环保设施将投入运行,洱海流域469个村的8.75万口农户化粪池也将投入使用。
结合今年环保宣传周、科普活动周,开展以“保护洱海从点滴做起•爱护环保设施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播放宣传音频,以现场集中宣传、科普大篷车宣传、宣传小分队进村入校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化粪池管护知识宣传和普及,使流域群众树立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共同爱护环保设施设备,正确使用、管护环保设施。
据介绍,农户化粪池是将生活污水预处理和沉淀杂物的小型处理构筑物,是整个洱海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四水”收集和“不让一滴生活污水直排洱海”的关键和基础。
活动启动后,我州各级各相关部门还将组织专门力量持续指导支持好流域各乡镇的环保科普宣传工作,继续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村、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资源广泛做好环保科普宣传。还将采取集中宣传与进村入户宣传相结合,在村内宣传栏张贴宣传资料,邀请技术专家开展村民科普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及时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做到建设化粪池农户宣传全覆盖。
文:记者 张红梅
图: 通讯员 罗云
据了解,桑沟湾湿地同样险些遭到被破坏的厄运。在前几年,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万亩天然芦苇、各种藻类、水草遍布其中,而且还是南北方鸟类理想的栖息地。但是近几年,随着城区规模的迅速扩大,部分建设项目盲目向湿地扩展,湿地出现了被侵蚀缩小的倾向,生物种类也有减少的趋势。幸而,随着人类对生态的关注,湿地保护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湿地的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邹德新局长认为,山东省湿地保护现在仍是个问题,破坏比较严重,原因就是山东省还没有出台一部关于湿地保护的文件,同时根据全省湿地现状来看,应该制定山东省的湿地保护条例,规定标准和范围,包括地市,也应该有自己的有关湿地保护标准。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处于湿地区的荣成市污水处理场也得到了合理的规划。它不仅保持了城市的洁净卫生,还让荣成3000多亩芦苇地越长越壮。据有关人员介绍,污水处理场主要采取的是土地渗漏,植物吸收,一方面能保持生态平衡,使这片湿地肥沃,芦苇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是能把城市污水进一步净化。芦苇湿地处理方法被称为绿色处理方法。它的处理原理是将废水引到氧化塘中,经过氧化和沉淀,再将处理过的污水灌溉苇田,污水经过苇田后,自然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进化进程,并在净化污染物的同时,将污染物所含的水肥资源,供植物生长,这样既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又恢复了原先排放污水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在全国重视环境保护的大环境下,荣成市顺利通过了建设部的审批,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湿地公园。
据荣成市风景园林管理局局长邹德新讲,在前几年开发热时期,许多商家看好城市湿地这片海滨风光,纷纷投资购买这片难得的宝贵资源。但荣成市从长远利益考虑,不管商家出多高的价格,都没有把这片湿地卖掉。近年来,荣成市还对在湿地乱建设的行为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拆除违章建设6500多平方米,然后按照区域规划栽植各类树木20多万棵,对涵养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成为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
2010年,荣成市把桑沟湾湿地公园治理工程列入城建重点项目,投资2800万元实施了总占地1974亩的公园水系、绿化等规划建设。为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市城乡建设局风景园林管理局从春节前就调集大型机械设备40多台套,投入到湿地改造中来,园林工人冒严寒、顶酷暑,艰苦奋战,完成河道清淤20万立方米,调整土方32万立方米,建设拦水坝、简易木桥5座,木桩护河道2000米,用废石护岸1500米,建设园内道路3.2万平方米,回填种植土12万方,栽植白蜡、柳树、杨树、黑松等常绿、落叶乔木7000棵、花灌木5万株、水生植被10万株。园内还建设了木栈道、漫水桥、橡胶坝、观景平台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风车等景观工程施工。建成后的桑沟湾湿地公园对涵养城市水源、改善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并在盛夏之际对外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