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块石混凝土是采用浇筑一层混凝土,埋放一层块石的方法进行施工的。块石的粒径一般以30~40cm为宜,要求形状方正,质地坚硬,无风化物,无破碎裂缝和容易为水溶解的成分。埋入前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块石应均匀地埋放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层上,不得抛扔,不允许在开始凝固的混凝土层上埋放。块石与模板及结构的边界面的净距离不得小于30cm。在距基础Im、距迎水面2m以内,以及在受拉区混凝土中,不宜埋放块石。块石与块石之间的距离(水平的和垂直的)应不致影响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为宜,最好不小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2.5倍。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块石混凝土时,有两种埋放块石的方法:一种是铺筑一层混凝土,在振捣前即铺埋一层块石,在块石间的空隙中插入振动器把混凝土振实,并让块石沉入混凝土层中一半、外露一半,然后再铺筑第二层混凝土。另一种是在已经振捣过的混凝土层上埋放块右。如果块石的尺寸较大,最好是采用分层铺筑混凝土和两次振捣的浇筑方法。
为了改善块石的埋入条件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应比一般混凝土适当提高一些,并采用强力振动器进行振动。
块石混凝土施工的振捣主要采用电动插入式振动器。在施工过程中,振动器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 1.25 倍,一般为30cm左右;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 5cm 左右,以消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移动步距不应大于振动器有效振动范围的 1.5 倍,一般为 50cm 左右。加大石料的粒径并减少它的埋放间距, 可以提高埋石率,但这样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尤其是以人工抬运石料埋放为主的施工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与混凝土的仓浇筑等工作相互干扰,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应合理安排好各自工序,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 2100433B
块石混凝土具有节约水泥、降低温升、提高强度、减少温度裂缝,以及减少混凝土拌和工作量等优点。但不允许为了追求提高埋石率而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可以套楼地面垫层里砾石垫层的子目,或借用市政定额 中道路垫层的子目去套用计算就可以了
我不是湖南的,我也不是做市政的,但是我知道有个项目叫抛石挤淤
土石混合渣堆分拣其中大块石套什么定额?分拣出来的大块石装车套什么定额?
没合适的定额,直接签人工或者机械台班吧
用大块石进占施工的探讨
黄河进占施工中,一致沿用传统的柳料埽进占,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难度较大。如果采用大块石进占施工,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施工管理。
用大块石进占施工的探讨
黄河进占施工中,一致沿用传统的柳料埽进占,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难度较大。如果采用大块石进占施工,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施工管理。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早期养护,应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制备宜用混凝土搅拌机,如用商品混凝土更能保证制备的质量。商品混凝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发展,有的城市规定在一定区域内施工必须应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机理
混凝土搅拌的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各组分混合成一种各物料颗粒相互分散、均匀分布的混合物。搅拌好的混凝土是否质地均匀,可通过从混凝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试样进行分析来评定,如果各试样的配合比基本相同,便可认为该混凝土已混合均匀了。
为了使混凝土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必须在搅拌过程中使每一组分的颗粒能分散到其他各种组分中去,因此,必须设法使各组分都产生运动,并使他们的运动轨迹相交,相交次数越多,混凝土越易混合均匀。根据迫使各组分产生相交运动轨迹的方法不同,普通混凝土搅拌机设计时所依据的搅拌机理基本上有两种:
1.自落式扩散机理:它是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重力的作用,自由落下,由于各物料颗粒下落的高度、时间、速度、落点和滚动距离不同。从而使物料颗粒相互穿插、渗透、扩散,最后达到分散均匀的目的,由于物料的分散过程主要是利用重力作用,故又称重力扩散机理,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就是根据这种机理设计的。
2.强制式扩散机理:它是利用运动着的叶片强迫物料颗粒分别从各个方向(环向、径向和竖向)产生运动,使各物料颗粒运动的方向、速度不同,相互之间产生剪切滑移以致相互穿插、扩散,从而使各物料均匀混合。由于物料的扩散过程主要是利用物料颗粒相互间的剪切滑移作用,故又称剪切扩散机理。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就是根据这种机理设计而成的。
混凝土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胶凝材料
1.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包括石灰硅质胶凝材料混凝土(如硅酸盐混凝土)、硅酸盐水泥系混凝土(如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早强水泥混凝土等)。钙铝水泥系混凝土(如高铝水泥、纯铝酸盐水泥、喷射水泥,超速硬水泥混凝土等)、石膏混凝土、镁质水泥混凝土、硫磺混凝土、水玻璃氟硅酸钠混凝土、金属混凝土(用金属代替水泥作胶结材料)等。
2.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树脂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此外,无机与有机复合的胶体材料混凝土,还可以分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和聚合物辑靛混凝土。
按表观密度
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公斤/立方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常由重晶石和铁矿石配制而成。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立方米,主要以砂、石子为主要集料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公斤/立方米的混凝土。它又可以分为三类:
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公斤/立方米,轻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公斤/立方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公斤/立方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公斤/立方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按定额
1.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分为:普通半干硬性混凝土,普通泵送混凝土和水下灌注混凝土,他们每个又分为:碎石混凝土和卵石混凝土;
2. 抗冻混凝土。抗冻混凝土分为:抗冻半干硬性混凝土,抗冻泵送混凝土,他们每个又分为:碎石混凝土和卵石混凝土。
按使用功能
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按施工工艺
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
按配筋方式
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按拌合物
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
按掺和料
粉煤灰混凝土、硅灰混凝土、矿渣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
另外,混凝土还可按抗压强度分为:低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小于30MPa)、中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30-60Mpa)和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等于60MPa);按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又可分为:贫混凝土(水泥用量不超过170kg)和富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小于230k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