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100433B
主要完成人:范立础,李建中,叶爱君,彭天波,王志强,袁万城,管仲国,魏红一,徐 艳,杨澄宇
抗震设计会增加结构复杂性和材料用量,导致造价增加,可能比常规设计高出20%以上。相关知识点:抗震设计是为了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安全,成本自然增加。
go to Caltran website and download the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抗震设计增加了材料强度和结构复杂度,可能导致造价增加20%以上,尤其是在地震活跃区域。相关领域:抗震设防等级越高,所需的加固措施和材料更高级别。
高烈度区高墩大跨桥梁抗震设计
以高烈度区一座高墩大跨桥梁为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约束情况下的全桥地震响应,从而对该桥提出相对合理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思路。同时,探讨了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延性设计方法。
高墩桥梁抗震设计研究
探析高墩桥梁采用的必然性,从桥梁的位置选择与结构特点俩方面浅析高墩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重点对高墩桥梁抗震计算应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批准号 |
90815007 |
项目名称 |
基于性能的大跨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研究 |
项目类别 |
重大研究计划 |
申请代码 |
E0805 |
项目负责人 |
李建中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50(万元) |
本项目拟瞄准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中优先资助领域:抗灾设计理论。针对斜拉桥、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结构,根据大跨度桥梁寿命期内组成结构各部分的重要性、可检性、可修性和可换性以及地震破坏后桥梁结构修复工作(抢修)的难易程度和结构所能承受的损伤、破坏风险,初步建立大跨度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大跨度桥梁工程地震灾变合理有效控制,提升大跨度桥梁结构防灾减灾能力。重点研究内容为:(1)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主要结构构件的损伤与性能目标的定量关系;(2)大跨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伤、破坏风险;(3)大跨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与相应的性能要求;(4)大跨桥梁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2100433B
根据已建成投入运行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总干渠上徐家湾、草地坡、焦家、河沟头4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新型结构渡槽的建设实践,对连续刚构渡槽从设计、施工、特殊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形成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编撰了技术指南,以期在该技术推广应用中指导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连续刚构渡槽的建设水平。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渡槽技术指南》采用了标准的表述规则和编排格式,可供连续刚构渡槽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借鉴,也可供水利行业的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