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电弧炉炼钢的基本工艺包括扒渣补炉、装入金属炉料、送电、熔化、氧化、还原精炼和出钢。按照所冶炼钢种特点的不同,可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传统的工艺主要是具有熔化、氧化、还原三个期的操作,还原期采用扩散脱氧和沉淀脱氧,需造白渣或电石渣,每炉冶炼要3~4h,电耗高达600~700kWh/t。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弧炉炼钢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熔化期采用辅助能源加速熔化,如喷吹油—氧、天然气—氧或煤粉—氧,每炉熔化时间缩短了15~20min,电耗可减少50~60kWh/t;氧化期采取提前脱磷、强化用氧、喷粉造泡沫渣、快速升温等措施,可使氧化脱碳量从传统工艺的0.3%降低到0.1%~0.15%,从而氧化期可缩短时间50%以上。还原期则将传统工艺中的扩散脱氧为主改为沉淀脱氧为主,扩散脱氧为辅,不仅能达到预期的精炼效果,钢质量有保证且缩短还原时间60%以上。工艺的改进在钢水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生产率亦随之提高20%左右,电耗降低10%~15%,电极消耗降低8%左右,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有碱性操作法和酸性操作法之分。碱性操作法 以碱性耐火材料作炉衬,冶炼过程造碱性渣,其特点是可脱除原料中的硫和磷,使成品钢中硫、磷含量达(100~10)×10-4%以下。这种操作工艺对废钢中硫、磷含量原则上无限制,但从炉子生产率及钢成本考虑,硫、磷含量应不高于0.05%;易沉于炉底的金属杂质铅、锌、锡等和不易氧化除去的镍、铜、锌等均应尽量避免。所用铁合金、造渣剂、炼钢生铁等原材料要求有效成分高且干燥。碱性操作在装料期、熔化期以后进入精炼期,精炼期又分氧化和还原两个精炼阶段,根据精炼期是分别造氧化渣和还原渣来进行氧化精炼和还原精炼,抑或只造一次渣而兼顾两种精炼需要,碱性操作又分双渣法和单渣法。
(1)双渣法。适用于炉料含磷高、氧化脱磷任务大的冶炼。炉料熔化后先造高碱度(CaO50%~60%,CaO/SiO2=2~4)、高氧化性(FeO15%~20%)的渣,脱磷的同时脱碳、去气并升温至还原精炼所需的温度。氧化精炼达到要求后,扒净氧化渣,再造高碱度还原渣去硫、脱氧。还原渣有两种:白渣和电石渣。前者含CaO60%、SiO215%~20%、FeO1%,呈白色,冷却后易粉化,适用于冶炼含碳0.35%以下的钢种;后者除FeO较低(0.5%)外,还含CaC22%~4%,故名电石渣,其还原性更强,适用于冶炼高碳钢件。
(2)单渣法。只造一次渣,通过对渣成分的调整来满足两种精炼的要求。此法只适用炉料含磷低,脱磷任务轻的冶炼,由于脱磷后渣中含磷低,可不换渣而直接脱碳、升温转入还原精炼。有些高合金废钢的返回冶炼,为避免合金元素氧化损失,也可不作氧化而只做还原精炼。对一些还原精炼没有高要求的普碳钢,亦可只作氧化精炼,当成分合格、升温后即可出钢,二者均属单渣法。
电弧炉以酸性耐火材料为炉衬,冶炼过程造SiO2饱和的酸性渣。该渣不具有脱硫、脱磷的能力,要求废钢含硫、磷在所炼钢种规格以下。因此类废钢来源少、价格高,限制了酸性操作的发展。酸性操作特点是:炉渣导电率低、升温快、电效率高。酸性渣和炉衬中的SiO2在炼钢温度下活性高,极易被炉料中的碳、铝、钛、锆等还原。还原期主要依靠渣中SiO2还原来脱氧,称为硅还原脱氧。酸性法炼钢周期比碱性法短,多用于铸钢车间。
电弧炉炼钢通过石墨电极向电弧炼钢炉内输入电能,以电极端部和炉料之间发生的电弧为热源进行炼钢的方法。电弧炉以电能为热源,可调整炉内气氛,对熔炼含有易氧化元素较多的钢种极为有利,发明后不久,就用于冶炼合金钢。并得到较大的发展。随着电弧炉设备的改进以及冶炼技术的提高,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炉钢的成本不断降低,现在电炉不但用于生产合金钢,而且大量用来生产普通碳素钢,其产量在主要工业国家钢总产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对于初炼炉,主要是碳和磷是否合格,别的都是后部工序可调的,例如硫和温度,均可在LF调整。
以前的方法(老三期): 补炉→装料→熔化期(分为四个阶段:起弧期→穿井期→主熔化期→熔末升温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 装料:废钢;也可以装入少量铁水,叫热装铁水。 熔化期:主要是废钢等的熔化。 氧化...
工艺一般都是老三期干法可分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原理:电炉练刚.电炉练钢是利用电能来作热源进行冶炼.常用的电路有电弧炉和感应炉两种,而电弧炉练钢占电炉练钢产量的决大部分.一般所说电炉就是指电弧炉.电炉可...
电弧炉炼钢起源可上溯到1853年,法国人皮松(Pisson)用两根水平电极在熔池上方发生电弧间接加热熔池熔炼金属成功。1879 年西门子(K. W. Siemens)改用一根直立电极与金属熔池直接产生电弧而加热熔池。1899年,美国有人曾试用两根直立电极直接加热熔池的方法,但使用的仍是直流电源,功率不足以熔化废钢,未能用于生产。近代电弧炉炼钢 的雏型是 1907 年美国出现的埃鲁(P.L.T.Heroult)式电弧炉—三相交流电弧炉。由于其功率大、工艺灵活、可用废钢为原料、产品质量高而赢得市场,随后推广到各国。
电弧炉炼钢是生产中、高合金钢和优质钢的主要方法。在电能和废钢资源多且便宜的工业发达地区,电弧炉生产的普通碳素钢,已在市场占有日益增大的份额。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合金钢、优质钢需求量不断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末,电弧炉钢在世界粗钢年总产量中已占30%左右(见表1)。由于各国资源、技术及社会条件不同,电炉钢产量偶有起伏,但增长势头不变。到20世纪末,世界电弧炉钢所占比例将达35%。到20世纪80~90年代电弧炉容量多为40~120t,200t电炉亦属常见,最大的电弧炉容量为400t,然而世界电炉钢75%的产量出自所谓“小钢厂”,即年产钢量为5~25万t、带有连铸机和小型轧机的钢厂。
电弧炉炼钢是在与氧气转炉炼钢并立且竞争中取得其地位的。20世纪80年代初,氧气转炉已能炼出电弧炉能炼的多数钢种,但它消耗的废钢量却不高于废钢产量的30%,其余的均为炼钢电弧炉耗用,随着世界总体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伴以废钢资源增加,再加上核电的普及,使电弧炉炼钢具有长远发展的物质保证。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的重点则随各国电弧炉炼钢发展程度不同而异,总的方向是:继续推广高功率电弧炉和超高功率电弧炉,扩大炉容,提高生产率;采用水冷炉壁、水冷炉顶,减少炉衬费用;继续发展炉外精炼,使电弧炉的功能变成单纯的熔化废钢,从而充分利用变压器功率;发展铁矿石直接还原技术,以其产品代替废钢,扩大金属料来源,全直接还原料冶炼可采用连续装料而无须启、闭炉顶,以节省电能;开发新的电炉钢种以及在配料、供电、操作、炉前分析等方面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等技术。
碱性电弧炉炼钢工艺要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章电弧炉炼钢技术概述1
11电弧炉炼钢的基础1
111钢与生铁的区别2
112碱性电弧炉与酸性电弧炉3
113传统碱性电弧炉炼钢过程3
12电弧炉炼钢技术的发展6
121大型电弧炉的发展6
122超高功率电弧炉供电系统的进步7
123电弧炉辅助装置的进步12
124炉门氧枪12
125炉壁氧枪13
126测温定碳等装备的发展15
127余热锅炉利用16
128智能化电弧炉17
13电弧炉炼钢的技术经济指标19
131电弧炉炼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9
132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途径22
第2章电弧炉热工基础和电弧炉设备24
21冶炼过程的能量供给与热交换24
211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能量供给制度24
212冶炼过程中的热交换26
22电弧炉的基本构造28
23电弧炉本体结构30
231炉体的金属构件30
232炉缸39
233炉膛39
234炉顶拱度39
235炉墙与炉门40
236炉衬40
237电极位置42
24电弧炉机械设备42
241电极夹持器43
242电极升降机构44
243炉体倾动机构46
244炉盖旋出或开出机构47
245废钢预热装置48
246水冷装置48
247偏心炉底出钢机构50
248补炉机51
249排烟除尘装置系统53
2410底吹系统59
25电弧炉主要电气设备59
251电气设备的组成59
252配电操作62
26基本电参数和电热特性的计算64
27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相关常识66
271供电曲线的制定66
272变压器的正常使用67
第3章电弧炉炼钢原料和耐火材料69
31直接还原铁69
311直接还原铁的理化指标70
312电弧炉炼钢对直接还原铁的性能要求71
313直接还原铁的加入方式71
314直接还原铁配加铁水冶炼的操作要点分析73
315直接还原铁配加生铁冶炼的操作要点分析74
316使用直接还原铁后金属收得率的基本分析方法75
32冷生铁75
321加入冷生铁的电弧炉冶炼特点76
322高比例配加冷生铁冶炼操作的关键技术77
33碳化铁82
331碳化铁的加入方式83
332碳化铁的加入量或喷吹量的控制83
34脱碳粒铁和Corex铁85
341脱碳粒铁85
342Corex铁85
35热装铁水技术86
351热装铁水的方式86
352热装铁水的时间88
353热装铁水对渣料的要求89
354热装铁水对冶炼电耗的影响89
355提高热装铁水比例的主要方法91
36废钢95
361对于废钢质量的要求95
362对于废钢尺寸的要求98
363一些特殊废钢的消化和处理方法99
37合金材料102
371常用的合金材料102
372合金材料的管理工作103
38电弧炉的造渣材料105
381造渣材料105
382氧化剂107
383脱氧剂和增碳剂108
384电极110
39电弧炉的耐火材料113
391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能和分类113
392电弧炉用耐火材料115
393电弧炉用绝热材料和黏结剂119
第4章电弧炉炼钢冶炼工艺及操作121
41传统电弧炉炼钢工艺流程配置121
42冶炼前的准备工作123
421配料操作及注意事项123
422装料操作及装料方法124
423烘炉的操作131
424补炉操作134
43熔化期的操作及特征判断136
431炉料的熔化过程136
432炉料熔化时物化反应138
433缩短熔化期的途径139
434熔化期造渣及去磷操作143
44氧化期的操作及特征判断145
441控制脱磷操作147
442控制脱碳操作153
443氧化期的造渣操作160
444氧化期的操作要点170
45还原期的操作及特征判断174
451还原期的目的174
452还原期的造渣操作191
453还原期温度控制操作195
454还原期的操作工艺200
46电弧炉冶炼的泡沫渣控制技术208
461石灰的溶解机理208
462电弧炉炼钢对熔渣的要求与泡沫渣的功能211
463泡沫渣原理213
464泡沫渣的性能指标216
465影响泡沫渣质量的因素217
466自耗式氧枪吹炼条件下的泡沫渣操作221
467超声速氧枪控制下的泡沫渣技术226
468超声速集束氧枪吹炼条件下的泡沫渣控制232
469不同类型泡沫渣的冶炼效果分析233
4610氧化铁皮、泡沫渣改进剂在泡沫渣工艺中的应用235
47电弧炉冶炼过程脱碳留碳操作技术239
471脱碳反应的作用和配碳量的确定239
472配碳方式分析241
473工艺条件对脱碳反应的影响242
474电弧炉生产中提高脱碳速度的方法246
475电弧炉冶炼过程的留碳操作技术248
48电弧炉冶炼过程脱除有害杂质技术249
481脱磷操作技术249
482脱硫操作技术252
483脱氮操作技术253
484脱氢操作技术258
485脱铅、脱锌操作技术259
49电弧炉出钢技术259
491留钢留渣操作技术259
492偏心炉底出钢技术——EBT技术266
第5章电弧炉用氧技术和辅助燃烧技术273
51电弧炉用氧技术273
511炉门自耗式氧枪及其操作273
512水冷超声速氧枪及其操作276
513超声速集束射流氧枪及其操作280
52辅助能源输入技术287
521烧嘴的用途287
522烧嘴的结构288
523烧嘴的布置290
524烧嘴的使用291
53二次燃烧技术291
531二次燃烧技术概述291
532二次燃烧喷枪的使用293
第6章现代电弧炉炼钢的基本工艺特点295
61现代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的特点295
611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的优势295
612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生产线的主要特点297
62现代电弧炉炼钢先进技术299
621废钢预热技术299
622强化用氧技术303
623电弧炉底吹气技术305
624密封罩技术和高效除尘技术306
63现代电弧炉炼钢的基本工艺操作过程307
631工艺准备307
632进料操作309
633冶炼操作309
634出钢操作310
64直流电弧炉冶炼工艺操作要点310
第7章配料计算和合金钢冶炼312
71装料前的配料计算312
711装料前的配料方法312
712配料计算313
72熔化期的配料计算317
721每吨钢的垫底石灰加入量计算法317
722加矿后补加石灰量计算318
73氧化期进行配料计算318
74还原期进行配料计算322
741合金加入量的计算322
742单元高合金钢合金加入量计算326
743多元高合金钢合金加入量计算327
744钢液分析成分高于计算成分时的计算334
75合金钢的冶炼和操作337
751合金结构钢的冶炼337
752滚动轴承钢的冶炼346
753高速工具钢的冶炼353
754不锈钢的冶炼361
附录1电弧炉炼钢工复习题371
附录2电弧炉炼钢工复习题参考答案377
附录3电弧炉炼钢工实际操作内容及评分标准380
参考文献388 2100433B
酸性电弧炉的炉衬用酸性耐火材料(硅砖、硅砂等)砌筑,冶炼时造酸性炉渣。与碱性电弧炉炼钢相比,酸性电弧炉炼钢有如下优点:
1钢液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
2.液流动性好。在钢液化学成分和浇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酸性电弧炉冶炼的钢
3 比碱性电弧炉冶炼的钢液具有更高的充填铸型能力,有利于浇注薄壁的和结构复杂 的铸件。
4.钢的纵向与横向机械能相近,即各向异性较小。
5.在酸性电弧炉中由于酸性渣的电阻较高,因此电弧较短,热效率高。
利用电弧热熔炼废钢等炉料产出液态钢的设备。炼钢电弧炉包括炉体、机械设备和电器系统3部分。
电弧炉炉体呈茶壶形,是炼钢反应容器。炉体由炉身和炉盖(炉顶)组成。炉身外壳用钢板制作,其内为炉衬。炉墙由镁砖(MgO)或铬镁砖(Cr2O3、MgO)砌筑。炉底呈盆形,黏土砖和镁砖之上有镁砂烧(打)结层。酸性炉炉衬用石英砖(SiO2)及石英砂修砌。对炉衬耐火材料除有强度、耐高温及绝热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能承受炉渣的化学侵蚀,炉温反复急变的热冲击及炉料块和操作机械的碰撞。炉门和出钢槽分别设在炉身直径的两端。炉门框和炉门盖都通水冷却,两者之间接触严密以便保持炉内还原气氛。出钢口用碎白云石堵塞,出钢时用钢钎凿开。大容量的电弧炉为了操作方便,开设第2个炉门,与第1个门成90。设置。炉盖用高铝砖或铬镁砖嵌砌于钢制炉盖圈内,呈拱形。炉盖圈坐于炉壁上面,与炉身外壳相接触的地方有沙封,其作用也是为保持炉子的密封,并便于炉盖的对位。三根电极经由炉盖中央三个互相等距的水冷密封圈(电极孔)伸入炉内。电极应具有良好导电性、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抗热震的稳定结构,并且含杂质少,实际生产中多采用优质石墨电极。每根电极两端分别制成阴、阳螺纹,以便于电极的接续。由于不可避免的高温氧化、热崩及机械损伤等原因,每吨钢平均消耗电极3~7kg。
炉子的机械设备按炼钢操作的需要和便利,设计并配置于炉体的上方、下部和侧面。炉子出钢槽一侧称为炉后,炉门一侧则称炉前,炉身的一旁有3根电极支柱,每根支柱上均备有一个电极升降柱,升降柱上带有水平电极横臂,其末端为水冷电极夹持器,夹住伸入炉内的电极。电极升降柱的作用是调整炉内电弧长度(改变功率),对影响炉内电弧功率的偶然因素作出及时、快速的反应,保持各工艺阶段给定电弧功率的稳定。升降柱的驱动及方向根据实际功率与给定功率之偏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给出的指令进行。炉盖和电极横臂之间有一悬臂式或龙门式的小平台,在此进行电极的接续和放置炉顶的启闭机构,小炉子则无此平台,电极接续在炉顶上进行。炉体置于其下部的倾动式炉座上。炉座的上平台即为炼钢操作平台。炉座载于混凝土基础上,通过弧形梁与基础上的水平轨梁相啮合。运作倾动机构可使炉体连同电极柱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向炉后倾动出钢或向炉前倾动出渣。混凝土基础之间敷设铁路线,钢包车和渣车沿此线出入。
机械设备的设计和配置随炉子容量不同有明显差异。小炉子通常可由炉门用人工或装料机装料;而大炉子一般均用料筐自炉子顶部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