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电镀槽是电镀设备中最基础的配套。
材料:有钛电镀槽(耐酸碱类溶液腐蚀)、PP材质、PVC材质、PVDF材质、玻璃钢槽材质、不锈钢槽材质、砌花岗岩材质、聚四氟乙烯材质(可以在任何酸里使用)等各种材质的槽体。
电镀槽用来装置溶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阴极移动电镀槽由钢槽衬软聚氯乙烯塑料的槽体、导电装置、蒸汽加热管及阴极移动装置等组成。槽体也可用钢架衬硬聚氯乙烯塑料制造,槽体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电镀槽液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它由电动机、减速器、偏心盘、连杆及极杆支承滚轮组成。
槽子主要构件包括槽体、溶液加热及冷却装置、导电装置和搅拌装置等。槽体有时直接盛装溶液如热水槽等,有时作衬里的基体或骨架如钢槽的基本要求是不渗漏和具有一定的刚度与强度,以免由于槽体变形过大造成衬里层的破坏;钢槽底面应离地面10mm~12mm,以防腐蚀严重。
制作电镀槽衬里所用材料由所盛装电解液的性质决定(抗腐蚀性、耐温性等)。常用的有聚氯乙烯、聚丙烯硬(软)板材、钛板、铅板、陶瓷等。
电镀槽一般为长方形,宽度为600~1000 mm,深度为800~1200 mm较适宜。电镀特大或特殊要求零件的电镀槽另行制作。
电镀槽是电镀设备中最基础的配套。
材料:有钛电镀槽(耐酸碱类溶液腐蚀)、PP材质、PVC材质、PVDF材质、玻璃钢槽材质、不锈钢槽材质、砌花岗岩材质、聚四氟乙烯材质(可以在任何酸里使用)等各种材质的槽体。
电镀槽用来装置溶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阴极移动电镀槽由钢槽衬软聚氯乙烯塑料的槽体、导电装置、蒸汽加热管及阴极移动装置等组成。槽体也可用钢架衬硬聚氯乙烯塑料制造,槽体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电镀槽液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它由电动机、减速器、偏心盘、连杆及极杆支承滚轮组成。
槽子主要构件包括槽体、溶液加热及冷却装置、导电装置和搅拌装置等。槽体有时直接盛装溶液如热水槽等,有时作衬里的基体或骨架如钢槽的基本要求是不渗漏和具有一定的刚度与强度,以免由于槽体变形过大造成衬里层的破坏;钢槽底面应离地面100㎜~120㎜,以防腐蚀严重。
是在水洗槽兴清洗,电镀槽内电镀。手动线生产也可以在线外清洗。要看生产线的设计情况 如果工艺要求比较严格的话,自来水是绝对不允许的
整流器上有两极,一个正极,一个负极,正极接镀槽阳极板,负极接飞巴(镀件)
电镀槽、酸洗槽,以及常见的PP槽、油槽等,在电镀行业是非常常见的。目前电镀生产线生产的有陕西瑞特热工还是非常有实力的,,,十年的老厂子
通常说的电镀槽尺寸大小,指的是电镀槽内腔盛装电解液的体积(L),即电镀槽内腔长度×内腔宽度×电解液深度。一般可根据电镀加工量或已有直流电源设备等条件来测算选配,选配适宜的电镀槽尺寸对编制生长计划、估算产量和保证电镀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定电镀槽尺寸大小时,必须满足以下3个基本条件:
①满足被加工零件的电镀要求,如能够完全浸没零件需电镀加工全部表面;
② 防止电解液发生过热现象;
③ 能够保持电镀生产周期内电解液成分含量一定的稳定性。
当然,同时还要考虑到生产线上的整体协调性,满足电镀车间布局的合理性等要求。
1.铜槽的维护
1)镀液一周分析一次,及时补加所缺的化工原料,使镀液各组分维持在工艺范围。每两天对镀液进行一次霍尔槽试片试验,以了解镀液的状态。
2)每天检查过滤机状态,保证过滤机不漏气、不漏液,每星期清洗一次过滤机。
3)安装冷却装置,保持镀液温度在30℃以下。
4)注意槽压的变化,当槽压异常时要注意检查阳极的数量及导电情况。每周清洗一次阴极导电座来增强导电能力,杜绝因导电座导电不良而造成电镀中断电的现象。
5)每半年要清洗翻一次槽,清洗阳极袋,及时更换破损的阳极袋,使用双层阳极袋。
6)每周吸碳一次,吸碳量为0.2~0.4kg/1000L。
2.镍槽的维护
1)保持温度在55—60qC之间,预镀镍、半光镍温度不要超过65摄氏度,以免镀层颜色变暗。
2)每天要检查两次镀液的pH值,将其控制在4.0~4.2。当pH值过高时用稀H2SO4(约30%)来调节,pH值过低用稀的NaOH(约10%)来调节。
3)及时清理槽沿上的镀液结晶物质,以免累积过多掉入槽中引起镀层毛刺、麻点等弊病。
4)对于镍槽,镀液的过滤是非常重要的,过滤效果一定要好。每周至少要吸碳一次,吸碳量为0.2~0.5k.g/1000L。
5)预镀镍槽每三个月要翻一次槽,清洗阳极袋,检查并更换破旧的阳极袋,每半年大处理一次镀液。半光镍、全光镍每半年要翻一次槽,清洗并更换破旧的阳极袋,每年至少要大处理一次。
6)空闲的时候应对镀液进行小电流电解(0.2~0.5A/dm2),以去除金属杂质。
7)检查各部位的导电情况,保证导电良好。
8)每两天对镀槽进行一次霍尔槽试片试验,以了解镀液的状态。每周分析一次镀液成分,及时补加材料。
9)预镀镍槽中容易带人锌杂质,平时需要进入一定量的除杂水来控制锌离子对电镀的危害。在选用时注意要选含硫较少的除杂水,因含硫高的除杂水加入容易使预镀镍与酸铜之间起泡。
3.铬槽的维护
1)控制镀液温度40℃以下,镀铬槽应定期进行弱的空气搅拌。
2)每三个月清洗一次镀铬槽,拿出阳极来刷洗干净。
3)每两天分析一次成分并及时补加材料。
新型管式金属线电镀槽
日本神户制钢所开发出一种“管式电镀槽”用以电镀金属线,并赋予其耐蚀性,装饰性和特殊功能。 常用的电镀槽是敞开式的,生产效率较低。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办法是加大电流密度和生产线速度。敞开式电镀槽在提高电流密度时,镀层表面会产生暗色和斑点缺陷,影响镀层质量。 管式电镀槽使用的是管状不溶性阳极,在钢丝镀锌时,镀液在管状不溶性阳极内高速流过,钢丝从中通过时,便被连续镀上锌层。由于镀液在管中的流速较高,在高流速中进行电镀能减轻钢丝表面锌离子浓度的下降,而锌离子浓度的下降是产生暗色和斑点缺陷的原因。
电镀槽槽体钢板与PVC衬板的粘接工艺
阐述了电镀槽槽体钢板与PVC衬板的粘接工艺。选用合理的表面处理方法对钢板和PVC衬板分别进行表面处理,其中选用乙酸乙酯溶剂反复擦拭钢板进行脱脂处理,砂纸打磨对于钢板表面进行粗化,最后利用重铬酸钠-浓硫酸处理液在70~75℃处理钢板10~15min,PVC板则用甲乙酮溶剂脱脂处理,而后用砂布打磨粗化表面,并用丙酮擦拭残留的污物,最后用清水冲洗并干燥。采用改性的环氧胶黏剂粘接钢板和PVC板,在涂胶过程中应注意涂胶的均匀性及晾置的时间,而后室温固化1~2d,完成了电镀槽槽体钢板与PVC衬板的粘接工艺过程。
十字槽螺钉的电镀,一般是指铁的十字槽螺钉的电镀,不锈钢十字槽螺钉很少电镀的,十字槽螺钉电镀颜色有分环保的和非环保的,环保电镀色有环保白锌,环保兰锌,环保彩锌,环保黑锌,环保白镍等,非环保的有白镍,白锌,彩锌,黑锌,黑镍,包黑,兰锌。
十字槽盘头弹平垫组合螺钉电镀一般是指铁的组合螺钉需要电镀的。其电镀色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分别电镀成不同的颜色。电镀有分为环保的电镀和普通电镀不环保的。电镀色有环保彩锌,环保兰锌,环保镍,环保白锌,黑锌,黑镍,包黑,白锌,彩锌,蓝白锌等等。
第1章 电镀项目的工艺设计
1.1 生产任务的确定
1.2 镀种、电镀方法的选定
1.3 镀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3.1 根据镀件选镀槽尺寸和数量
1.3.2 根据电镀面积选镀槽尺寸和数量
1.3.3 选滚镀槽尺寸和数量
1.4 辅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4.1 写出工艺流程
1.4.2 手工线辅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4.3 自动线辅槽尺寸和数量的确定
1.5 制订工艺配置表
1.6 电镀厂房的平面布置
1.6.1 槽子的排布
1.6.2 接口设备的安排
1.6.3 管路的安排
1.6.4 抽风的安排
1.6.5 电线的安排
1.7 配套厂房的规划
1.8 能源的框算
1.8.1 用电量的统计
1.8.2 蒸汽的用量
1.8.3 压缩空气的用量
1.9 给排水的框算
1.10 通风
1.11 废水和废气处理的规划
1.12 相关的手续
第2章 电镀工艺选择
2.1 镀前处理
2.1.1 概述
2.1.2 脱脂
2.1.3 浸蚀
2.1.4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
2.1.5 工序间防锈
2.2 镀锌
2.2.1 概述
2.2.2 氯化钾镀锌
2.2.3 氰化物镀锌
2.2.4 碱性锌酸盐镀锌
2.2.5 硫酸盐镀锌
2.2.6 氯化铵镀锌
2.2.7 镀锌层的钝化
2.2.8 镀锌层的染色
2.2.9 钝化膜的封闭处理
2.2.10 不良镀层的退除
2.3 镀铜
2.3.1 概述
2.3.2 氰化物镀铜
2.3.3 酸性硫酸盐光亮镀铜
2.3.4 焦磷酸盐镀铜
2.3.5 其他无氰镀铜
2.3.6 铜层的钝化
2.3.7 铜层退镀
2.4 镀镍
2.4.1 概述
2.4.2 镀暗镍
2.4.3 半光亮镀镍
2.4.4 高硫镍
2.4.5 全光亮镀镍
2.4.6 高应力镀镍
2.4.7 镍封
2.4.8 镀珍珠镍
2.4.9 镀黑镍
2.4.10 枪黑色电镀镍
2.4.11 中性镀镍
2.4.12 电铸镍
2.4.13 不良镍层的退除
2.5 镀铬
2.5.1 概述
2.5.2 装饰性镀铬
2.5.3 功能性镀铬
2.5.4 不良铬层的退除
2.5.5 代铬镀层
2.6 镀锡
2.6.1 概述
2.6.2 酸性硫酸盐镀锡
2.6.3 氟硼酸盐镀锡
2.6.4 氯化物镀锡
2.6.5 其他酸性镀锡
2.6.6 碱性镀锡
2.6.7 镀锡层的保护
2.6.8 浸镀锡
2.6.9 退镀
2.7 镀金
2.7.1 概述
2.7.2 氰化物镀金
2.7.3 酸性氰化物镀金
2.7.4 亚硫酸盐镀金
2.7.5 中性镀金
2.7.6 不合格金属的退除
2.7.7 金的回收
2.7.8 金基合金电镀
2.8 镀银
2.8.1 概述
2.8.2 预镀准备
2.8.3 氰化物镀银
2.8.4 低氰化物镀银
2.8.5 无氰镀银
2.8.6 镀银防变色处理
2.8.7 银层退镀
2.8.8 银合金电镀
2.9 电镀其他贵金属
2.9.1 镀铂
2.9.2 镀铑
2.9.3 镀钯及钯合金
2.9.4 镀铟
2.9.5 不良镀层的退除及回收
2.10 镀铅
2.10.1 概述
2.10.2 酸性镀铅
2.10.3 碱性镀铅
2.10.4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11 镀铁
2.11.1 概述
2.11.2 硫酸亚铁盐镀铁
2.11.3 氯化物镀铁
2.11.4 混盐镀铁
2.11.5 氟硼酸盐镀铁
2.11.6 其他镀液
2.11.7 镀铁前表面预处理
2.12 合金电镀
2.12.1 概述
2.12.2 铜基合金电镀
2.12.3 锡基和铅基合金电镀
2.12.4 锌合金电镀
2.12.5 镍合金电镀
2.13 铝氧化
2.13.1 概述
2.13.2 化学氧化
2.13.3 电化学氧化(阳极氧化)
2.13.4 氧化膜着色
2.13.5 氧化膜的封闭
2.13.6 不合格氧化膜的退除
2.14 铁的氧化和磷化
2.14.1 概述
2.14.2 钢铁的氧化工艺
2.14.3 钢铁的磷化工艺
2.14.4 磷化和氧化的后处理
2.14.5 不合格膜层的退除
2.15 化学镀
2.15.1 概述
2.15.2 化学镀镍
2.15.3 化学镀铜
2.15.4 化学镀金
2.15.5 化学镀银
2.15.6 化学镀锡和锡铅合金
2.15.7 化学镀钴
2.15.8 化学镀钯
2.15.9 化学复合镀
2.16 塑料电镀
2.16.1 概述
2.16.2 ABS塑料电镀
2.16.3 其他塑料电镀
2.16.4 塑料电镀新技术
2.17 锌铝压铸件电镀
2.17.1 锌铝件镀前准备
2.17.2 压铸件电镀工艺流程
2.17.3 电镀工序及工艺规范
2.18 难镀金属(非金属)的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1 不锈钢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2 铝及铝合金的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3 玻璃上电镀前表面预处理
2.18.4 陶瓷表面预处理
第3章 机械前处理设备
3.1 喷砂和喷丸
3.2 磨光机和抛光机
3.3 成批光饰
3.3.1 普通滚光
3.3.2 振动光饰
3.3.3 涡流式研磨机
3.3.4 离心滚光
第4章 槽子
4.1 槽子的制作和加固方式
4.1.1 用单一材料做主体的槽子
4.1.2 衬里槽
4.1.3 槽子的加固
4.2 槽子材料的选择
4.3 镀槽的设诂
4.4 水槽的设计
4.5 镀铬槽和粗化槽
4.6 磷化槽
4.7 钢铁件氧化槽
4.8 氧化槽
4.9 化学镀镍槽
4.10 化学镀铜槽
4.11 脱脂槽
4.12 酸洗槽和化学抛光槽
4.13 电泳槽
第5章 溶液的加热
5.1 加热所需要的热量
5.2 电加热
5.3 蒸汽和热水加热
5.4 太阳能辅助加热
第6章 溶液的冷却
6.1 冷却方式
6.2 冷量计算
6.3 冷却管换热面积的计算
6.4 冷却管长度的计算
6.5 用换热器冷却
6.6 冷水机、冷冻机
第7章 溶液的搅拌和恒温控制
7.1 溶液的搅拌
7.1.1 压缩空气搅拌
7.1 I2泵搅拌
7.1.3 阴极移动
7.1.4 其他搅拌方式
7.2 恒温控制
7.2.1 电加热时的恒温控制
7.2.2 蒸汽加热时的恒温控制
7.2.3 温度传感器
7.2.4 恒温控制时的调整
7.2.5 如何提高恒温控制的精度
第8章 溶液的过滤
8.1 连续过滤和定期过滤
8.2 过滤泵
8.3 过滤机流量的选择
8.4 过滤介质
8.5 几种具体情况下的过滤
8.6 连续过滤管的配置
第9章 滚镀设备和振动镀设备
9.1 滚镀设备
9.1.1 卧式滚筒
9.1.2 滚筒孔板的开孔
9.1.3 滚筒孔板的防贴片措施
9.1.4 滚筒门的做法
9.1.5 滚筒的阴极导电装置
9.1.6 滚筒的传动方式
9.1.7 滚筒的转速
9.1.8 溶液的强制循环式滚筒
9.1.9 几种滚镀设备
9.1.10 滚镀设备与滚镀参数
9.2 振动镀设备
第10章 整流器和直流线
10.1 晶闸管整流器
10.2 高频开关电源
10.3 脉冲电源
10.4 铝氧化、着色电源和镀铁电源
10.5 电泳漆电源
10.6 刷镀电源
10.7 变压器的应用
10.8 整流器的控制
10.9 直流线
10.10 整流器的放置
第11章 阴阳极和导电
11.1 阴阳极杠
11.2 阳极篮
11.3 阴阳极的导电
11.4 不溶性阳极
11.5 阴阳极的配置和屏蔽
第12章 排风、送风和废气处理
12.1 排风方法的选择
12.2 槽子排风量的估算
12.3 槽侧排风罩
12.4 排风柜
12.5 风道和风机
12.6 送风
12.7 废气处理
第13章 水洗和节水
13.1 清洗的要求
13.2 清洗用水
13.3 进水的处理
13.4 清洗效率和提高清洗效率的方法
13.5 回收
13.6 逆流漂洗和间歇逆流漂洗
13.7 喷淋清洗
13.8 高位水洗
13.9 节水
第14章 挂具
14.1 挂具的重要性
14.2 挂具材料的选择
14.3 挂具的结构
14.4 挂具的设计
14.5 挂具的绝缘
14.6 挂具示例
第15章 干燥设备和除氢设备
15.1 离心甩干机
15.2 干燥槽
15.3 隧道式烘箱
15.4 烘箱和除氢设备
第16章 电镀参数的自动控制
16.1 温度的自动控制
16.2 液位控制
16.3 pH控制
16.4 添加剂的自动添加
16.5 电流的自动控制
16.6 电导率的自动控制
16.7 溶液的自动控制
第17章 直线式电镀自动线
17.1 机架
17.2 行车
17.2.1 悬臂式行车
17.2.2 龙门式行车
17.2.3 悬挂式行车
17.2.4 带接液盘的行车
17.2.5 双钩行车
17.2.6 扩展式行车
17.2.7 带机械手的行车
17.3 行车的速度控制和定位
17.3.1 行车的速度控制
17.3.2 行车的定位
17.3.3 伺服电动机法
17.4 行车数量的确定
17.5 确定飞巴数
17.6 确定需要的工位数
17.7 截面图
17.8 平面图
17.9 设备规格表
17.10 相关附件
17.11 自动控制
17.12 DMs系统
17.13 直线式滚镀自动线
第18章 环形自动线
18.1 环形自动线的工艺设计
18.2 垂直升降式环形自动线
18.3 摆动升降式环形自动线
18.4 用于滚镀的环形自动线
18.5 环形电镀自动线的注意事项
第19章 线(带)材电镀线和
水平电镀线
19.1 钢带热镀锌生产线
19.2 带材电镀锌和电镀锡生产线
19.3 电子工业中的带材电镀线
19.4 线材电镀
19.5 引线框架高速镀锡线
19.6 印制板的水平电镀线
19.7 印制板插头镀金机
第20章 专用电镀线
20.1 减振器杆电镀线
20.2 轴瓦电镀线
20.3 活塞环电镀线
20.4 塑料电镀线
第21章 专用辅助设备
21.1 高锰酸钾再生装置
21.2 三价铬处理机
21.3 弱电解装置
21.4 活性炭处理罐
21.5 挂具旋转装置
21.6 浮置挡板
21.7 滚镀线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第22章 给水、排水、供气和回水
22.1 给水
22.1.1 水质
22.1.2 水压和水温
22.1.3 水量
22.1.4 管道
22.2 排水
22.2.1 排水量
22.2.2 分水
22.2.3 排水方式
22.3 供气和回水
第23章 电镀厂房的防腐
23.1 需要给厂房设计部门提供什么信息
23.2 电镀厂房的防腐
23.2.1 建筑物腐蚀的分类和评定
23.2.2 建筑腐蚀的数据
23.2.3 建筑物的防腐
第24章 电镀废水处理
24.1 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
24.2 各种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4.3 电镀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24.3.1 含氰废水的处理
24.3.2 含铬废水的处理
24.3.3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24.3.4 电镀工厂化学法处理废水的一般流程
24.3.5 沉降池
24.3.6 离子交换法回收硫酸镍和水
24.3.7 离子交换法回收酸性铜清洗水
24.3.8 用反渗透法回收硫酸盐镀镍后清洗水、酸性镀铜后清洗水
24.3.9 反渗透法回收化学法处理后的水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