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大花密刺蔷薇

蔷薇科蔷薇属下的一个变种,原变种为密刺蔷薇,是密刺蔷薇见于中国的唯一变种。给中国特有种。

大花密刺蔷薇基本信息

大花密刺蔷薇生长环境

矮小灌木,高约1米;枝开展或弯曲,无毛;当年小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有直立皮刺和密被针刺。小叶5-11,通常7-9;连叶柄长4-8厘米;小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1-2.2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

查看详情

大花密刺蔷薇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大花蔷薇

  • 3-5芽/株
  • 13%
  • 湖南郴州福星生态苗木场
  • 2025-07-22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

  • 3-5芽/株
  • 13%
  • 湖南长沙县跳马乡建湘园林绿化苗圃
  • 2025-07-22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

  • 三年生以上
  • 13%
  • 青岛冠华园林公司
  • 2025-07-22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

  • 3-5芽/株
  • 13%
  • 河北定州兴盛苗圃场
  • 2025-07-22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

  • 高度40-50cm
  • 13%
  • 成都温江区森郁红秀园艺场
  • 2025-07-22
查看价格

花刺杜鹃

  • 单烧 苗高×冠幅 60×60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花刺杜鹃

  • 七斤 苗高×冠幅 40×45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花刺杜鹃

  • 单烧,苗高×冠幅60×60cm
  • 韶关市2008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花刺杜鹃

  • 七斤,苗高×冠幅40×45cm
  • 韶关市2008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花刺杜鹃

  • 七斤,苗高×冠幅40×45cm
  • 韶关市2008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

  • 大花蔷薇四年生
  • 7327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21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

  • 3-5芽/株
  • 1963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30
查看价格

花蔷薇

  • 花蔷薇
  • 7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3-09
查看价格

大花蔷薇(灌木)

  • 苗高0.5m,冠幅0.5m
  • 6347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3-09-26
查看价格

蔷薇1.5m

  • 蔷薇 1.5m
  • 1000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4-05-22
查看价格

大花密刺蔷薇参考资料

R. spinosissirna L. var. altaica (Willd.) Rehd. in Bailey Cycl. Am. Hort. 4: 1557. 1902: Willmott, Gen. Ros. 2: 257. 1914.--R. altaica Willd. Enuln. Pl. Hort. Berol. 543. 1809.

查看详情

大花密刺蔷薇形态特征

本变种刚毛较少,花较大,白色,直径4-6厘米;花梗无毛。

密刺蔷薇 (原变种)

矮小灌木,高约1米;枝开展或弯曲,无毛;当年小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有直立皮刺和密被针刺。小叶5-11,通常7-9;连叶柄长4-8厘米;小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1-2.2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单锯齿或部分重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叶柄有少数针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顶端部分离生,卵形,全缘或有齿,齿尖常有腺。花单生于叶腋或有时2-3朵集生,无苞片;花梗长1.5-3.5厘米,幼时微有柔毛,以后脱落,有腺毛或无腺毛;花直径2-5厘米;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全缘,外面无毛,内面有白色柔毛,边缘较密;花瓣白色、粉色至淡黄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花柱离生,被白色柔毛,比雄蕊短很多。果实近球形,直径1-1.6厘米,黑色或暗褐色,无毛,有光泽;萼片宿存,果梗长可达4厘米,常有腺。花期5-6月,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大花密刺蔷薇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大花密刺蔷薇分布范围

产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查看详情
大花素馨花 大花素馨花

大花素馨花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 4页

本文将以问题解答的风格,探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大花素馨花”问题,详细说明其相关内容。通过解答一系列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大花素馨花”在建设工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大花栀子花 大花栀子花

大花栀子花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 5页

本文将围绕大花栀子花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展开,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详细说明其特点、用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密刺蔷薇形态特征

​密刺蔷薇是矮小灌木,高约1米;枝开展或弯曲,无毛;当年小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有直立皮刺和密被针刺。小叶5-11,通常7-9;连叶柄长4-8厘米;小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1-2.2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单锯齿或部分重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和叶柄有少数针刺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顶端部分离生,卵形,全缘或有齿,齿尖常有腺。

花单生于叶腋或有时2-3朵集生,无苞片;花梗长1.5-3.5厘米,幼时微有柔毛,以后脱落,有腺毛或无腺毛;花直径2-5厘米;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全缘,外面无毛,内面有白色柔毛,边缘较密;花瓣白色、粉色至淡黄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花柱离生,被白色柔毛,比雄蕊短很多。

果实近球形,直径1-1.6厘米,黑色或暗褐色,无毛,有光泽;萼片宿存,果梗长可达4厘米,常有腺。花期5-6月,果期8-9月。

查看详情

密刺蔷薇病虫防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白粉病

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均可发病。成叶上生不规则白粉状霉斑,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嫩叶染病,生褪绿蔓延,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背两面产生白色粉斑,后覆满全叶,叶片变为淡灰色或紫红色。新叶皱缩畸形。叶柄、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干枯,病部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花苞、花梗上覆满白粉,花萼、花瓣、花梗畸形,重者萎缩枯死,失去观赏价值。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栽植过密、施氮过多、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抗白粉病的品种。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可改喷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早春萌芽前喷波美2-3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杀死越冬病菌。

黑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

炭疽病

病斑产生在叶缘,半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褐色至浅褐色,后期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温暖、潮湿条件下,孢子萌发侵害叶片。株丛过密、湿气滞留时间长,易发病。炭疽病多零星发生,可以在防治黑斑病及叶斑病时得到兼治。秋末冬初及时清园,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加强养护,适当修剪,疏除过密枝条,使通风透光良好。必要时喷施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8%科博(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施保功或施百克(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金龟子

主要为害根、叶、花蕾等部位,严重影响花产量和质量。灯光诱杀、杨柳诱杀、振荡捕杀等。为害严重时,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效果都较好,但绝不能在花期喷施。

叶锈病

锈病是蔷薇一种常见的病害。叶片和新枝条都可能发病。病情严重,会引起叶片大面积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如果发现此病,要及时处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连续3-4,此疾病可基本痊愈。

查看详情

刺蔷薇近种区别

刺蔷薇广泛分布北温带,形态变异较大;茎常被直细皮刺;但有时密刺满枝,有时仅在叶柄基部有刺,花梗常被腺毛,萼筒光滑无毛,但也有时密被腺毛和刺毛。有人分别给以变种名称如少刺蔷薇(var.taquetii Nakai)、多刺蔷薇(var.gmelini C.A.Meyer)、刺果蔷薇(var.setacea Liou)和腺果刺蔷薇(var.glandulosa Liou),由于许多中间类型存在,不易划分,均暂归列在该物种之下。

该物种与山刺玫(R.davurica Pall.)极为相近;特别是多刺变种(R.davurica Pall.Var. setacea Liou),由于叶片下面无腺粒;更为近似。但后者果实为扁球形,小叶片稍窄,锯齿较浅,可以识别。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