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作者:王淑玲 等
日期:2017.5
简介: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了解海底地质情况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各个濒海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图件研编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与经济建设、工程开发、航运保障、海洋权益和军事安全等多方面密切相关。美国、俄罗斯、日本和英国、荷兰等海洋科技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多轮次的海洋地质调查和基础编图工作。新西兰根据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结果给联合国提交海上划界方案,为国家争得了170×104km2的管辖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成效十分明显。为此,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情报室经过近2年时间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完成了《当代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现状》专辑,共分为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海洋地质调查及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海洋地质调查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中、大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第四部分为重点概述了荷兰、美国、俄罗斯、日本等9个主要发达国家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概况;第五部分重点概述了印度、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10个我国周边主要国家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概况;第六部分总结了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国家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方面的对策建议 。
本专辑较系统总结了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历史和现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历史、现状、进展和成果,以及我国周边主要国家海洋区域地质工作战略部署等相关情报信息,为我国更好地开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摸清海洋矿产资源家底,提供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的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为建设海洋强国、和平利用海洋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提供服务 。
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常年处于高原缺氧环境,人口密度小,野外工作条件差,因此测区总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但在某些领域如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壳结构研究方面工作程度高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1.不同比例...
1:5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我国开展的大比例尺填图工作,是全国范围的基础地质工作。主要目的就是查清图幅内矿产、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信息,为找矿做好铺垫。
分别不大,也可以说分别很大。主要看工作岗位安排。区调主要做的是基础性的地质工作,比如现在的全国一比五万地质图的填绘,算的为民为国服务,其他地质工作开展提供最基础的资料储备。矿产普查主要是针对某一类矿产...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新进展
近10年来,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在海岸带、近海与管辖海域、大陆架边缘海和深海大洋开展了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环境灾害和探查技术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研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历时8年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完成了1:100万管辖海域的16个图幅、1:25万13个图幅的综合调查和9个区块海砂资源评价;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发现了3个大气田;开展了海岸带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图集(1:400万)编制;\"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专项研究与南黄海陆架区科学钻探均有新发现;海底石油勘探与开发技术(\"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南海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及发现(Ⅱ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冷泉)、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以及海底探测技术与采样设备的研发等等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或突破.这些重要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程度、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
为了使区域地质调查遵循统一的标准,有些国家还颁布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对工作的目的、要求、原则、方法、期限和质量标准以及报告和图件的格式、图式作出具体规定。中国地质科学院于1962年颁发了1:100万和1:50万以及 1:20和1:10万《区域地质测量规范(草案)》;中国地质总局于1973年颁发了《1:20万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1978年颁发了 《1:5万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暂行要求》(试行稿);1983年中国地质矿产部颁发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要求(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编制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标准》。2100433B
区域地质调查通常包括区域地质填图和区域矿产调查评价两方面。
区域地质填图(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是在选定或规定的区域范围内,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统一的技术要求,将各种地质体分布特征、三维关系及有关地质现象用规定的地质填图要素填绘于地理底图之上,形成地质图的工作过程。因此,是一项以基础地质研究为主的调查方法。它或在实际观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或在航空像片和遥感影像地质解译并结合地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是地质调查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研究工作区地质和矿产情况的一种重要方法。区域地质填图是获取区域地质图件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大比例尺地质图,均来自于区域地质填图。
区域矿产调查评价(regional mineral evaluation)是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查明规定图区内各种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规模、产出规律,圈出进一步工作地段和远景区,进行成矿预测,指出找矿方向,根据控制程度估算部分矿床相应级别的资源量。此类地质工作属区域矿产调查。区域矿产调查可按国际分幅图幅、成矿区带、行政区及其他选定的特殊区部署,亦可进行以单矿种或矿组为主的调查。不同比例尺的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不同。实际野外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原则是以面为主,点面结合,重点检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整理工作区内各类矿产资源资料和相关的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资料,有重点地开展地面物探、化探工作,有选择地进行矿点检查,物化探异常检查,自然重砂和物化探异常加密取样,开展成矿规律研究。按国际分幅图幅工作的1:5万~1:25万的区域矿产调查一般结合区域地质调查部署,根据地质条件和需要进行相应比例尺的自然重砂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放射性伽马测量等扫面调查,并对调查中新发现的矿点、矿化点和找矿线索进一步检查。区域矿产调查应提交相应的综合地质报告及附图,或按矿种分别提交调查报告。
区域地质调查(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也称区域地质测量,简称区调)是指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运用现代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充分研究和运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比例尺进行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和综合研究,阐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工程地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因此,区域地质调查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重要经济建设区、中心城市发展和国土规划等提供必要的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发展,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已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