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大果花楸(学名:Sorbus megalocarpa Rehder)是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冬芽大形,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叶互生,有托叶,单叶或奇数羽状复叶,在芽中为对折状,稀席卷状。花两性,多数成顶生复伞房花序;萼片和花瓣各5;雄蕊15-25;心皮2-5,部分离生或全部合生;子房半下位或下位,2-5室,每室具2胚珠。果实近球形,3-4室;叶片两面无毛或仅下面脉腋间有少数柔毛。子房壁成软骨质,各室具1-2种子。生于山谷、沟边或岩石坡地,海拔1400~2050米。分布于中国中部和西南各省。
生于山谷、沟边或岩石坡地,海拔1400-2050米。产自中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花楸属植物有密集的花序,点缀着很多白色花朵,秋季结成红色、黄色或白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可供观赏之用。有些种类果实中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可作果酱、果糕及酿酒之用。有些种类已成了果树育种和砧木的重要原始材料之一。木材可供作器物;嫩枝和叶可作饲料;种子含脂肪和苦杏仁素,供制肥皂及医药工业用;枝皮含单宁,在鞣皮工业中可以利用。
根、果实:健脾,镇咳,祛痰。
灌木或小乔木,高5-8米,有时附生在其他乔木枝干上面;小枝粗壮,圆柱形,具明显皮孔,幼嫩时微被短柔毛,老时脱落,黑褐色;冬芽膨大,卵形,先端稍钝,外被多数棕褐色鳞片,无毛。叶片椭圆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5-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浅裂片和圆钝细锯齿,上下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脉腋间有少数柔毛,侧脉14-20对,直达叶边锯齿尖端,上面微下陷,下面突起;叶柄长1-1.8厘米,无毛。复伞房花序具多花,总花梗和花梗被短柔毛;花梗长5-8毫米;花直径5-8毫米;萼筒钟状,外面被短柔毛,内面近无毛;萼片宽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内面无毛;花瓣宽卵形至近圆形,长约3毫米,宽几与长相等,先端圆钝;雄蕊20,约与花瓣等长;花柱3-4,基部合生,与雄蕊等长,无毛。果实卵球形或扁圆形,直径1-1.5厘米,有时达2厘米,长2-3.5厘米,暗褐色,密被锈色斑点,3-4室,萼片残存在果实先端呈短筒状。花期4月,果期7-8月。
你好朋友!种植黑果花楸前期成本与普通果树差不多黑果腺肋花楸平均每株可产20公斤果实,1亩地可产果实2.2吨,初步估算平均亩产值达到2万元左右。果实深加工后价值更能增加5至10倍。目前,世富集团已经委托...
价格:
该树种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具有非凡的保健作用。果实及其提取物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在欧美地区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功能食品工业。果实可用...
美丽的异国爱情树——花楸
花楸枝叶秀丽,初夏白花如雪,入秋叶紫果红,是良好的彩叶树种和观果树种,可用作庭院、公园、广场、小区绿化。花楸在我国和俄罗斯等地分布较多,是俄罗斯著名的爱情树,但在我国没有特别的含义。在俄罗斯,春天的花楸树是男女青年相爱的见证,相爱的人们向它倾诉内心的感情和秘密;秋天结满红果的花楸树象征着即将出嫁的少女;花楸果经历
摘要 :黑果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果实富含黄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可以在我国年降水量>500mm,极限低温>-40℃,土壤pH<8.0的三北地区栽培。
关键词:黑果腺肋花楸;花灌木;园林;黄酮;高血压;心脏病
1 引种背景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1.1 引种背景
我国无此树种。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利用所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先后从国外引进8个品种。1990年,从朝鲜引进一个品种,朝鲜是从捷克引进的。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1个品种。2001年,从美国引进6个品种。目前,我国已拥有了该树种的较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该树种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欧洲已有100余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加拿大、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都有相当规模的栽培和相关的加工产业。全球品种资源达30余个,分别适用于食用、药用、园林绿化和适生于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在育种方面,多倍体良种主要是由欧洲培育出来的,二倍体良种主要是在北美地区选育出来的。在欧美和东亚地区,该树种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由果实加工的药品、保健饮料和食品在市场上非常普及和流行。
我国自引种以来,相继完成了繁殖、栽培、区试等方面的研究,繁殖苗木20余万株,营造栽培试验示范园200余亩,布置区域试验点10余个。该树种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经济价值高,无论作为特种经济林栽培,还是用于园林绿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该树种已进入推广开发阶段。
目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珲春市、和龙市、安图县等县市相继推广黑果种植基地,该地区已完成与农户签约,将种植面积扩大至800垧地以上,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黑果腺肋花楸种植栽培基地,预计至2018年底可产果千万斤以上;该公司产品将主要销往内地南方及各地级以上城市,另大量出口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地区。
科:柏科
种:大果刺柏
学名:Juniperus oxycedrus
英文名:Prickly juniper
命名人:L.
习性:多年生
高度:10m
花期:2--3月
形态:刺柏属植物均为常青植物,具芳香,雌球果的形态和质地都类似于浆果。大果刺柏为小型灌木或乔木,叶浓密,针状,上表面有两条白色的斑纹。球果和“花”不引人注目;雌雄异株。
分布:广泛分布在地中海地区。
生长环境:生于加里哥宇群落和马基群落,干燥的松树林;常生长于陡峭的山坡上。
相似种:欧洲刺柏(Juniperus communis),但其叶的上表面只有一条白色的斑纹,球果蓝黑色。
科名 | 木兰科 |
拉丁名 | Michelia |
种名 | 大果含笑 |
引种人 | |
引种时间 | 1993.4.16 |
引种地点 | 广西植物研究所 |
引种材料 | 苗 |
引种数量 | 1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