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昌邑夏营井水位观测点专用井,为昌邑1#井,始建于1970年,原为市造船厂生活用井,井深180m,后废弃,于1976年改为地震观测专用井。使用17年后于1993年因淤沙堵塞,失去观测价值,而不再使用。 2002年,潍坊市地震局投资约两万元,进行了彻底的整治维修,并安装了自记水位仪,安排了专人观测,现已正常运转。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
要做的,但是具体看设计要求
填砾(05~13石子),套石子垫层子目,镀锌滤管,---套安装定额镀锌钢管安装子目;双层塑料滤网---补充子目,以市场价进。
水位观测井结构与施工方法
水位观测井结构与施工方法 1、 钻孔成井: 观测井均采用钻机钻孔成井, 孔径Φ100mm 。孔深:潜 水观测井进入第一隔水层 0.5 左右,不揭穿;微承压水和承压水观测井分别穿 透相应含水层,不进入 下一相对隔水层 。 钻孔终孔后立即用清水冲孔 ,初步洗 净孔内的泥浆和孔内的粘土、粉土。 2、过滤器与含水层隔离 (1)过滤管与填砾 观测井过滤器采用 Φ75 的 PVC管,管壁沿径向四等分开 Φ8mm孔,纵距 80mm, 孔眼分布呈梅花状 ,外包 2层 60目尼龙丝网作为过滤层。 过滤管长 度不小于含水层厚度 1/2。 填砾为粗砂,半均匀状态。 (2) 止水填料与含水层隔离 观测井采用 PVC管用为井管,止水材料均为海带和 泥球。 钻孔完成冲洗干净后, 立即下滤管和套管, 各级管接头部位进行良好密 封。井管下好后,首先填好滤水填砾,填至含水层的上界面。接着填入海 带粘土混合料约 7
自记水位观测井的施工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井孔简史
2、井孔位置
井孔位于高密市夏庄镇水利站院内,北100m为济青高速公路。窝铺河南-瓦屋庄断裂西侧。
3、井孔结构
井深:40.00m,井径0.40m,套管长40.00m。
4、区域水文地质及观测层、地下水特征
井孔地处第四系冲洪积物上。主要岩性为亚砂土、亚粘土,钙质结合层及砂砾层,厚度38m。下部为白垩系王氏组紫红色粉砂岩。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砂少量粗砂夹砾石。储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埋深8m,厚度30m,透水、富水性能较好,涌水量1500m3/日,水的矿化度1g/L以下,化学类型以HCO3为主。地下水位及矿化度受气象、地质条件及人工开采因素控制,主要补给为大气降雨。2100433B
广播栏目《昌邑龙门阵》
主持人 方圆
《昌邑龙门阵》是昌邑人民广播电台一档介绍昌邑风土人情,地方文化,还有历史人物、昌邑名村,古树名木的节目。其中包含昌邑的故事传说,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今天播出——《白果树》
白果树
董隔村的白果树在时,曾一度成为村人值得炫耀和自豪的一棵千年古树。近几年,特别是国家提出对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后,人们对白果树的栽培时间,又做出了比较正确的测定。(一)经过叩访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讲,在他们上学时,白果树就像当时那么粗,而他们年轻时问起年长的人,同样是一种说法,记事时就那么粗。(二)树的位置在大庙后墙一米多,如果说是建好庙以后栽的话,应不会栽在大庙的后面,更不会离庙墙那么近去栽树。一般来讲,自果树的栽培多数植于庙宇、寺院等地。所以人们说,白果树应该是在建庙以前就有,并且树已成型,而且是一棵成型的大树,但究其何年何人所植,已成为永远的一个迷。
树龄高了,经过漫长的日、月、星、辰的辐射,据传树已有灵性,白果树干高不足五米,但干以上三个大树滑每个周长也在二米以上。奇怪的是三个树每年有两个轮着不生枝发芽。久而久之,村里有心计的老人,开始每年做志验,多年观察志验,得出一个结果是,那一年,向哪方向的树生枝发芽,而在那个方向居住的村民一年的日子顺利,收成也好,而那两年未生枝发芽的树楷方向居住的户,日子过的就一般平常,无突出表现。老人们受迷信的束缚影响(叫做天机不可泄漏),所以总是时过境迁,方可告人。此事流传直至今,60岁以上的人皆知。
解放前,有一村民,中午家中有客吃饭,就多喝了几杯酒。客人走后,他扛锄到田间灭荒锄草,而结果是人到田间酒劲上来,便就地而卧,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满天星斗,自知是酒醉而致,便拿锄回家。未到大庙前便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再向前没走多远,已到庙的东南方位,眼前一道耀眼的白光横挡路前,此人戛然止步,细观奇景,定睛望去,只见从大庙后,伸出一条粗大的白蛇,尾卷白果树,身穿越大殿,头至庙前的窑湾吸水,口若大血盆,信长两拓,看清后,该人已魂不附体,待神志清醒,白蛇已无踪影,锄也据了拔腿就向家里跑,到家后满头大汗,家人问及何事,他上气不接下气的也未曾说清,吓的大病七天,病好后,谈起此事,生病的事有之,目睹大蛇无人见证,以后人们说那是白果树的化身。事情过后,人们众说纷纭,其中一部分人猜测较为正确。通过大蛇一事,实际是让后人保护白果树才是真正的目的。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1.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1)建筑物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 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 m或小于15 m而地质复杂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震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形式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用于宾馆等高级建筑物)等形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