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希望广大农民兄弟以这套图书为基本读物,大力开展学科学、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活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也希望科技行政部门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切实加强科普读物的创作,进而促进科学普及,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编写更多更好的科普读物,为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民科普丛书”共8个书系55本书目,每本7万字左右,共390多万字,可谓门类齐全,洋洋大观!这套丛书以服务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经济和农民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为重点,紧扣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在编著方法上,他们组织动员省内100多名知名农业科技人员和科普专家执笔撰稿,紧紧围绕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坚持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要,全面、系统、分类著述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采取一本书介绍一种技术,力求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基本做到了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既针对了农业特点,也符合农民的阅读理解水平。无论是从全书编著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还是从全书编著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逻辑性,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有很强的创新性,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大大丰富了当前我省“三农”读物知识宝库。
草胺磷除草剂使用时,将其对准草的茎叶进行喷洒。
果树除草剂的种类有1、土壤封闭处理剂即把除草剂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这类除草剂可被杂草的根、芽鞘或上下胚轴等吸收而发挥作用。如异丙隆、...
内吸性的除草剂大部分是烂根的,例如草甘膦
马蹄金草坪专用除草剂
本文介绍了一种专为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马蹄金草坪设计的除草剂。文章详细说明了该除草剂的特点、使用方法以及效果,并提供了一些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芭茅草用什么除草剂好
在建设工程领域,芭茅草的生长往往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扰。为了有效地控制芭茅草的生长,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比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并详细说明其优缺点,以帮助您选择适合的除草剂。
1、准确选择除草剂:要根据草坪草种类、品种以及杂草生长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品种。
(1)、首先要正确了解草坪的品种及生长情况。不同的草坪对应不同的草坪除草剂,草坪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应不同的草坪除草剂。除草剂要在健康的草坪草上使用,草坪病期不要用药,草坪长势较差或休眠期用药要慎重,因为草坪在病期、长势差或休眠期对除草剂的敏感度要比正常生长期高得多,无法正常解毒,很容易出现药害。
(2)、用药前必须搞清楚需防除杂草的种类、生长时期及发生程度。每种除草剂均有它独特的杀草谱,辨草施药,否则无法达到除草效果。除草要除早、除小,草龄过大,杂草木质程度高无法得到较好的除草效果。根据杂草发生的程度用药,对区域内杂草进行分折,防除主要杂草品种,个别数量少的杂草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手段,综合防治。
(3)、选用复配型除草剂或轮换使用不同品种的除草剂,避免杂草产生抗性。
2、严格掌握除草剂用量,是提高药效,防止药害的措施之一。每一种除草剂的推荐用量,都是多年实践和各种试验的结果,决不能任意加大和减少用量,这样才能保证除草剂效果,不出药害。否则很安全的除草剂也会出现药害。草坪处于休眠期、长势弱、病虫危害期要慎用除草剂,考虑使用下限,也可以降低50%使用浓度分两次间隔一天使用,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3、坚持在最佳时间施药:施药时间掌握不好,将会使药效降低,甚至出现药害。
4、注意施药时的温度:温度是影响杂草生长和除草剂药效的重要因素。一般在温度较高时,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
5、保证适宜的土壤湿度:不论是土壤处理或是茎叶处理,土壤湿度都是影响草坪除草剂药效的重要因素。“旱长根,湿长芽”土壤湿度大,杂草地上部分生长迅速,气孔张开,叶片上蜡质少,组织细嫩,容易吸收药剂;干旱时杂草根系开始大量向深层生长寻找吸收水分,根系发达,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叶片气孔关闭,蜡质增厚,很难附着药剂,吸收药剂少,药效差。在雨后晴天及时施药或者在施药前一天适当浇水,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6、注意土壤性质:在使用封闭药剂时土壤性质对除草剂药效的影响很大,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团粒结构好,对除草剂吸附量大,土壤微生物数量大,活动旺盛,除草剂易被降解,同样剂量下对草坪安全,但除草效果差,因此需适当加大用量。
7、选用雾点小、扇性雾锥型机动喷雾器喷药,有利于药液在植株茎、叶的分散吸附,增加植株对除草剂有效成分的吸收量,从而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苗后除草剂最佳喷洒雾滴直径250-400um,雾滴密度30-40个/cm2(内吸性),50-70个/cm2(触杀性)。
8、风力较大时很难对杂草喷施均匀,最好是在无风时施药。用药时风速不能大于4米/秒。
除草剂同杀虫剂、杀菌剂相比其使用技术的要求更高。杀虫剂、杀菌剂使用一时失当,可能只是影响防治效果。而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事关作物生长的安危。为确保除草剂安全高效使用,下面介绍其关键技术,供参考。
严格掌握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的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各异,如果不根据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选用药剂,即便使用的是对农作物安全的除草剂,有时也易产生药害。一般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双子叶作物敏感,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敏感。例如,2,4-滴、二甲四氯等对阔叶杂草效果好,但对阔叶农作物如棉花、油菜、瓜类、豆类、花生、马铃薯、烟草等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乙草胺适用于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阔叶类作物,但对小麦却易产生药害。盖草能、稳杀得、禾草克等防除阔叶农作物田间的禾本科杂草效果好,但对禾本科农作物如小麦、水稻、谷子、玉米等药害严重。
严格掌握作物敏感期和施药时期。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杀虫剂、杀菌剂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除草剂的敏感度更不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农作物在发芽、3叶前及扬花灌浆期对除草剂特别敏感,这几个时期容易产生药害。芽前除草剂只能通过杂草的胚根、芽鞘或下胚轴吸收,而杀死杂草,在杂草出苗后使用,一般无除草效果或除草效果很低。芽后除草剂也要在杂草或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使用才能安全有效。如盖草能在杂草3~5叶期使用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通常在90~100%,但在5叶期以后使用效果较低。
严格选用除草剂的种类。除草剂有以下几种类型,应“因草制宜”选用。⑴选择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可以有选择地杀灭某些有害植物,而作物安全。在作物地里正确使用,可以达到只杀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目的。⑵灭生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对所有植物均有灭杀作用,如克无踪、五氯酚钠、草甘膦等。此类除草剂限于休闲田、空闲地的灭草。⑶触杀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只伤害植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对没有接触到药剂的部位无影响,如克无踪、敌稗、除草醚等。⑷内吸传导型除草型:此类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迅速传导到全株,从而杀灭有害植物,如草甘膦、盖草能、稳杀醚等。
严格掌握除草剂的用量和浓度。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在一定用药量范围内的选择性,故即使是有选择性的除草剂,超出了规定的用量范围对作物也会产生药害。如60%丁草胺乳油在水稻秧田用量超过0.15升/亩,棉花苗床48%氟乐灵用量超过为0.1升/亩,10%恶草灵在水稻秧田用量超过0.3升/亩,在水稻移栽后10天内50%威罗生用量超过0.3升/亩等都会造成农作物药害。2,4-D丁酯对小麦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用量过大时,则同样会杀死小麦或使小麦植株严重畸形,影响产量。此外,除草剂的用量是否适当还受到作物种类、土壤质地、气候条件和施药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如高浓度使用除草剂时,切不可重喷,否则易造成局部施药浓度过大,而发生局部药害。
严格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法和杀草膜除草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生育期茎叶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生育期茎叶处理,就是在作物出苗后的某一生育阶段,喷洒除草剂于杂草茎叶的方法。这种方法,除草剂不仅接触到杂草,也可能接触到作物,故要求除草剂具有较高选择性或定向喷雾,以达到安全施药的目的。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是在作物播种后尚未出苗前喷洒除草剂于土壤表面的方法。大多数土壤处理剂是以这种方法使用的。茎叶处理除草剂通常落入土壤后即被很快钝化或被微生物分解失去杀草活性,而土壤处理除草剂一般对出苗后的杂草无效。因此,使用时只有根据除草剂特点选择使用方法,才能达到充分发挥其效果,规避负面影响。
严格遵循除草剂的混用原则。在生产中,有时要灭杀多种杂草时,需将几种除草剂混合使用,但并非所有除草剂都可以混合使用,除草剂混合使用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混用的除草剂必须灭杀草谱不同。②混用的除草剂,其使用适期与方法必须相同。③除草剂混合后,不能发生沉淀、分层现象。④除草剂混合后,其用量为单一量的1/3~1/2。此外,对于不能互相混用的忌混的除草剂,采用分期配合使用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其配施方法:对同块土壤,交替使用除草剂。如先用氟乐灵灭杀禾草,再用扑杀净杀灭阔叶杂草;土壤处理与苗后茎叶处理配合。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两种,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
1、茎叶处理: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杂草茎叶上的方法,叫茎叶处理,这种方法,一般在杂草出苗后进行。
2、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就是将除草剂用喷雾、喷洒、泼浇、浇水、喷粉或毒土等方法,施到土壤表层或土壤中,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土层,接触杂草种子、幼芽、幼苗及其他部分而被吸收,从而杀死杂草。如:草地隆、成坪封等。
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分三个时期:
1、是播前没有草坪草生长,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或土壤处理,消灭杂草后再整地播种或移植草坪。
2、是草坪草播种后,用除草剂封闭土壤,称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处理,又称芽前处理,就是在草坪种子播种后出苗前使用除草剂。这个时期比较短,仅几天时间,要严格掌握,根据情况在苗前用上除草剂。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杂草的效果较好,但施药不及时,会影响出苗和产生药害。该阶段使用除草剂需要技术较高,一般不推荐。
3、是在草坪草生长期使用,一般用选择性强的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杀死杂草,称为茎叶处理。
影响草坪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1、土壤因素(对封闭药剂影响大):
(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影响除草剂在土壤中吸附性与淋溶性,一般有机质含量高的粘土吸附除草剂的量多,而有机质少或砂质土壤则吸附除草剂的量少,淋溶性大。除草效果和对草坪产生药害的影响以沙土、壤土、粘土的顺序递减。
(2)、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有吸附作用,有机质多微生物也多。某些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有分解降低药效的功能。因此,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多时,则应增加除草剂的用量。
(3)、土壤含水量:多数除草剂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药效提高,甚至对除草剂的效果有决定作用。但施药后雨量过大,会造成除草剂淋溶下渗,出现药害。
2、气象因素:
(1)、风:施药时有风,风速超过8-10米/秒时,喷雾施药,除草剂的药效可降低一半左右。最佳用药风速在4米/秒以下。
(2)、雨:比较干旱条件下施药后降雨(最好10-15毫米),有利于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发挥药效。其原因是雨水可使除草剂扩散和移动,同时还能使杂草迅速生长而吸收除草剂,提高效果。
(3)、湿度:茎叶处理除草剂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施用,可使除草剂在杂草叶面上停留较长时间,有助于叶面气孔开放,从而吸收大量的除草剂,提高除草效果。土壤处理除草剂被吸收,随大量水分向上输导,抑制光合作用,可提高除草剂的效果。最佳用药湿度在65%以上。
(4)、干旱:在干旱的情况下,大气温度小、土壤水分少,不利于根系对土壤中的除草剂吸收,很难发挥效果。除草剂施在叶面上,干旱不仅阻止药剂在叶面上的扩散,而且使杂草叶面的气孔、皮孔开张和吸收作用受到抑制,生理活动受到限制,生长缓慢,吸收除草剂的能力也将减弱,除草剂的效果也不佳。
(5)、温度:温度高低与除草剂效果成正比。温度高时,杂草吸收和输导到作用部位快,杀草效果好。空气和土壤温度高,药效显著,特别是茎叶处理除草剂表现最明显,反之温度低,则除草剂效果差。如草阔净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时除草效果才好,最佳用药温度在15-35度之间。
(6)、日照:日照越强,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传导,但过强的光照会影响药液在杂草上停留的时间,进而影响吸收药剂的时间,所以在炎热的夏季最好避开中午高温期施药效果才更好。
3、除草剂的选择因素:各种除草剂均有自己的杀草谱,不同的草坪除草剂防除对象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