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仅是载波频率发生改变,而其信号包络仍然和原高频信号包络一样),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功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电路简单,容易成功。但是你在收听时会发觉它的性能并不十分满意。这种收音机能收到的电台不多。更糟糕的是:这里是强者为王的世界,强力的电台几乎占据了度盘的半壁江山,频率接近它的弱台简直没有立足之地。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很差。
直放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比较差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原来,要想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就得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或者说增加总的高放增益。可是,高频增益过高,后级输出信号产生的电磁场只要有一点点泄露,被前级接收,就会引起自激。显然频率越高,辐射电磁波的能力就越强,高频放大级的工作就越不容易稳定。
选择性的好坏又取决于什么因素呢?选择电台的任务是由LC谐振回路来完成的,LC回路越多选择性就越好。这么说,只要多加几个LC回路问题不是就解决了吗?事情同样不是那么简单。假如收音机中有4个LC回路,那么,当我们每次重新接收一个电台时,都必须同时调整4个LC回路的谐振频率,这实在是很麻烦,很不容易实现。
所谓超外差接收,就是不论接收什么频率的信号,首先都把它的频率变换成某一特定的频率。为了提高稳定性,这个频率选得相对低一些,通常把它称为"中频" ,我国的工业标准规定调幅收音机的中频为465kHz。放大中频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而且,为了提高选择性完全可以多加几个LC回路,因为被放大的频率时固定不变的,所以LC回路仅仅只需要在装机时一次调准就可以了,以后改换电台时,这个中频是不变的,相应的中频调谐回路自然就无须重复调整了啊!
超外差接收机主要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放大调变的频率信号,过滤其他频率的信号。通常由一个可变电容和固定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和一个电晶体放大线路组成。收音机的前置放大器的调幅波段通常是540 千赫兹(KHz) 至 1600 千赫兹(KHz)。
可变振荡器由一个固定电感和可变电容加电晶体组成的一个可变频率的振荡器。可变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和前置放大器的可变电容,必须同步地变化。同步功能是依靠双联可变电容器形成的。当收音机的前置放大器的波段通常是540 千赫兹(KHz) 至 1600 千赫兹(KHz)时,内部振荡器的频率范围是995千赫兹(KHz) 到2075 千赫兹(KHz)。可变电容有机械式可变电容,压电式可变电容等。
中频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前置放大器和可变振荡器混合后产生的其他频率的信号过滤,仅将以中频=455千赫兹(KHz)为中心的频带放大。中频放大器的主要元件是两个455千赫兹(KHz)的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带通滤波器(有时也叫中频变压器)对于以455千赫兹为中心的频带以外的信号有不错的滤波。一般中频放大器的放大倍率为30-60分贝(dB),如不采取适当的屏蔽,过高的放大倍率可能会引起正回授振荡。
较高阶的接收机的有时利用到二级的中频放大器以加强放大倍率和选择性,第一级中频放大器将信号变为较高的中频,然后经过第二级中频放大器(带有另一个振荡器)变为低的中频。这种架构的中频放大器具有很高的放大倍率。
经过中频放大器过滤和放大的信号,由检波二极体检波后(实际上就是把信号进行半波整流)剩下音频的信号,再经功率放大器放大送入扬声器发出声音。
右面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中各部分功能如下:
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输入回路的任务是:
(1) 使之变为高频电流;
(2) 。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电子学理论指出:当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例如三极管或二极管),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其中之一就是这两个频率的差频。为了达到变频的目的,收音机必须自身有一个产生等幅波的高频振荡器,这个振荡器就叫做本机振荡器,简称"本振"。
从输入回路接收的调幅信号(电台)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信号一起送到一个三极管高频放大器。为了产生新的频率成份,我们使三极管工作在非线性区,这样在三极管的输出端就会产生许多新的频率成份,当然,其中就有我们希望得到的差频。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变频"。为了得到一个固定的差频,本振频率必须始终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固定值,我国工业标准规定该频率值为465kHz。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就应该是535 kHz + 465kHz = 1000 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1605 kHz + 465kHz = 2070kHz。这个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
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
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通常,中放级包括1~2级放大及2~3级调谐回路,这与前面我们介绍过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可以说: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中放级性能的好坏。
经过中放后,中频信号进入检波级,检波级也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在尽可能减小失真的前提下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二是将检波后的直流分量送回到中放级,控制中放级的增益(即放大量),使该级不致发生削波失真。由于各电台的发射功率大小不同,电台距离收音机的远近也相差很大,所以它们在收音机天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压也相差十分悬殊,强弱之间可能相差上万倍。如果收音机对这些信号都一视同仁地放大,结果强台的音量就会声振屋瓦,而弱台的音量则细如蚊蚋。显然为了平衡强弱之间的差异,必须要使整机的增益(放大量)能自动地进行控制。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调整中放级的工作点(集电极电流)。电台信号强时,把中放级的电流调小,使这一级的增益降低;反之,电台信号弱时将中放级的电流适当调大,使它的增益增加。完成这种作用的电路通常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电路。
低放也称电压放大级。从检波级输出的音频信号很小,大约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电压放大的任务就是将它放大几十至几百倍。
电压放大级的输出虽然可以达到几伏,但是它的带负载能力还很差,这是因为它的内阻比较大,只能输出不到1mA的电流,所以还要再经过功率放大才能推动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一般,袖珍收音机的输出功率约在50~100毫瓦(mW)左右。
超外差式的接收方式不仅用于收音机中,而且广泛地用于其它电子通讯设备中。
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电路简单,容易成功。但是你在收听时会发觉它的性能并不十分满意。这种收音机能收到的电台不多。更糟糕的是:这里是强者为王的世界,强力的电台几乎占据了度盘的半壁江山,频率接近它的弱台简直没有...
几个关键点:1、电路结构通常分三部份:高频部份、中频部份和低频部份。2、超外差式收音机的本振频率(也称本机振荡频率)总是比所要接收的广播信号的频率高一个固定的中频频率。对于中短波段,这个中频频率是46...
由于整机中含有六只三极管,且利用外差作用,即将接收到的不同载波频率转变为固定的中频,这也就是超外差半导体收音机名称的由来。从天线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经过选频网络选择所需频率信号。然后送至混频器与本地振荡...
【2019年整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目: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系 (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 录 1 引言⋯⋯⋯⋯⋯⋯⋯⋯⋯⋯⋯⋯⋯⋯⋯⋯⋯⋯⋯⋯⋯⋯⋯⋯⋯⋯⋯⋯⋯⋯⋯⋯⋯ 1 2 设计目的及要求⋯⋯⋯⋯⋯⋯⋯⋯⋯⋯⋯⋯⋯⋯⋯⋯⋯⋯⋯⋯⋯⋯⋯⋯⋯⋯⋯⋯ 1 3 超外差调幅接收机的设计⋯⋯⋯⋯⋯⋯⋯⋯⋯⋯⋯⋯⋯⋯⋯⋯⋯⋯⋯⋯⋯⋯⋯⋯ 1 3.1 超外差式调幅接收机的原理⋯⋯⋯⋯⋯⋯⋯⋯⋯⋯⋯⋯⋯⋯⋯⋯⋯⋯⋯⋯⋯⋯ 1 3
电工收音机组装实验
本 科 生 实习 报 告 实习类型 认识实习 题 目 电工实习 学院名称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学生姓名 梁森 学生学号 201406120322 指导教师 何正强 实习地点 6B610 实习成绩 二〇一六年六 二〇一六年六月 实验器材 电烙铁、焊锡、松香、螺丝刀、镊子、钳子等、万用表、收音机套件、五号电池 两节 实验原理 印制板图电源开关 SW2至 ON状态接通电源后波段开关至于 FM位置线路 通过 R108、Q102截止 D2灯亮 lC1 的 15脚高电平 lC1 内部自动切换为调频 波段。从拉杆天线接收到的调频高频信号经 C101到 Q101放大后由 C102、L101、 C103、C104等元件组成的带通滤波器选出调频的信号送至 IC112脚 IC1的 12脚调频信号由内部选频放大器以及外围 PVC、C 110、L102组成选频回路 选频放大。由 PVC、C
超外差接收模块的体积:35x13x8毫米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6.8MHZ
3、频率稳定度:±75kHZ
4、接收灵敏度:-102DBM
5、静态电流:≤5mA
6、工作电流:≤5mA
7、工作电压:DC 5V
8、输出方式:TTL电平
这里提供的超外差接收模块采用进口高性能无线遥控及数传专用集成电路RX3310A,并且采用316.8M声表谐振器,所以工作稳定可靠,适合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全天候工作。
RX3310A集成电路介绍:
RX3310A是台湾HMARK公司生产的专门用于幅度键控ASK调制的无线遥控及数传信号的接收集成电路,内含低噪音高频放大、混频器、本机振荡、中频放大器、中频滤波器、比较器等,为一次变频超外差电路,双列18脚宽体贴片封装,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频率:150~450MHZ
工作电压:2.7~6V
工作电流:2.6毫安(3V电源时)
接收灵敏度:-105DBM(1K数据速率而且天线匹配时)
最高数据速率:9.6KBPS
从外接天线接收的信号经C8耦合到L3、C9组成的选频网络进行阻抗变换后输入RX3310的内部高频放大器输入端14脚,经芯片内的高频放大后(增益为15~20DB)的信号再经混频器与本机振荡信号(316.8M)混频,产生1.8M的中频信号,此中频信号经内部中频放大后由第3脚输出,再进入比较器放大整形,最后数据从第8脚输出。
超外差接收机对天线的阻抗匹配要求较高,要求外接天线的阻抗必须是50欧姆的,否则对接收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果用1/4波长的普通导线时应为23厘米最佳,要尽可能减少天线根部到发射模块天线焊接处的引线长度,如果无法减小,可以用特性阻抗50欧姆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天线焊点右侧有一个专门的接地焊点)
目录一览
第 1章 概述
第 2章 用于测试的校准工具及信号发生器
第3章 收音机电路的器件与调谐/调节部件
第4章 搭建简单的测试振荡器与调制器
第5章 低功率射频调谐电路
第6章 晶体管来复式收音机
第7章 低功率再生式收音机
第8章 超外差式收音机
第9章 低功率超外差式收音机
第 10章 各种各样“异乎寻常”的超外差式收音机
第 11章 无电感电路
第 12章 软件定义收音机(SDR)概述
第 13章 振荡器电路
第 14章 混频器电路与谐波混频器
第 15章 采样理论与采样混频器
第 16章 同相与正交(IQ)信号
第 17章 中频电路
第 18章 检波器/自动音量控制电路
第 19章 放大器电路
第 20章 谐振电路
第 21章 镜像抑制
第 22章 噪声
第 23章 边做边学
附录1 零部件供应商
附录2 振荡线圈与中频(IF)变压器的电感值
附录3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简要调节步骤
索引
YCJS102WC超外差接收技术规格:
YCJS102WC超外差接收模块采用日本超高频无线通信技术,低噪声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极高性价比,有完善的抗静电保护,可靠性高;是滚动码遥控/电动门控系统及远距离传输的首选产品。大量应用于遥控车库门、伸缩门、道闸等;为GSM/GPS车载系统配套;工业控制,通讯及安防等领域,此接收系统是应用于复杂环境要求较高的系统的理想选择。
VOD-VSS-5V,TA=25度
参数 符号 状态 参考值 单位
最小 标准 最大
工作频率 Fc 315 433.92 MHz
接收灵敏度 50欧姆天线直接输入BER3/1000,1.2kbps -115 dbm
最大输入不饱和功率 -10 0 dbm
接收带宽 ±120 ±1000 KHz
接收开启时间 Tom 10 ms
电源消耗 IRC RX-EN=LOW 10±2 Ma
解码输出高电压 4.5 V
解码输出低电压 0.5 V
直流供电电压 Vcc-Vss6.5 V
储存温度范围 TSTG-60-125°
工作温度 TC -40+80° ℃
YCJS101WCJ是无线接收模块采用ASK的方式,ASK的方式在传输中会产生数据信号脉宽的变移,因此,在编写无线数据的相应对此作用处理:例如以下的约定。
"1"接收解码时高电平小于550us 即可判为"1"
引导码可采用"1"码或"0"码,起始码采用2ms的低电平。
750us "0"高电平大于500us 即可判为"0"
1、灵敏度高达-115dbm,接收距离为普通接收板的三倍以上。
2、有合理的接收带宽,具有很强的同频抑制能力,抗干扰能力特强,适应各种环境使用。
3、良好的集散辐射抑制能力,易通过各种检测标准。
4、良好的屏蔽,各种安装环境对模块性能影响小,一致性好。
5、良好的本振辐射抑制能力,可多个模块一起工作(单发多收)且不会互相干扰,不影响接收距离。
6、采用SAW本振,性能稳定,适用温度范围广。
7、适用于250-450MHz各频点调整容易,供货周期短。
8、单片机直接接口,容易实现(传输速率最高可达20kbps)。
9、加强对手机的抗干扰能力/改善解码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