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南京城市化发展及河西漫滩的发展与利用
2.1 研究区概况
2.2 南京古代城市化进展
2.3 南京近代城市化进展
2.4 河西漫滩的发展与城市化
2.5 城市化对河西漫滩的利用与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江漫滩沉降机理与特征
3.1 地质特征分析
3.2 地面沉降分析
3.3 地面沉降过程与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试验与分析
4.1 物理模型试验
4.2 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4.3 数学模型试验
4.4 数学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5 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学模型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InSAR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5.1 星载InSAR监测技术
5.2 InSAR/GPS融合监测技术
5.3 GBInSAR监测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面沉降监控数学模型
6.1 *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
6.2 Kriging插值模型
6.3 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6.4 生命旋回模型
6.5 阿尔蒙分布模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面沉降监控指标研究与控制
7.1 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
7.2 地面沉降监控指标分级研究
7.3 地面沉降系统控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面沉降危害分析与评估
8.1 地面沉降对地下管线的危害
8.2 地面沉降对地面建筑的危害
8.3 地面沉降对交通设施的危害
8.4 熵值法及其在地面沉降危害评估中的应用
8.5 基于GIS的地面沉降综合分析与评估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漫滩沉降监测与评判辅助决策系统
9.1 概述
9.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与应用 以南京河西地区为例》在总结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控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漫滩沉降历史演变的特点,对长江漫滩沉降机理与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借助模型试验探讨了建筑荷载对漫滩地面沉降的影响,介绍了SAR监测技术及其在漫滩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对地面晨降监控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综合阐述了地面沉降控制技术,重点对地面沉降危害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书中介绍了一套长江漫滩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陛、界面友好、便于操作和能够扩充等先进特征,可以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指导。
《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与应用 以南京河西地区为例》是—部关于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控方面的专著,可以作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也可以供高等学校教师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主要内容和方法是: ①地面沉降发展过程监测,主要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布设水准测网,定期进行高精度水准测量,监测地面高程变化情况; ②地下水和油气等资源开采、回灌状况与动态监测,主要是建立地下...
地表沉降监测虽然不是直接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测量,但它的测试方法简便,可以根据理论预估的沉降分布规律和经验,较全面地进行测点布置,以全面地了解基坑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有利于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进行监测...
不要让分类的错误影响您对知道的正常使用。 建议改变分类 重新提问 【本分类为天津地区】
GPS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212· 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 5月下 GPS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倪宝龙 (天津振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近些年,在地表沉降、大坝自动化监测、陆海垂直运 动监测、滑坡监测等方面已得到应用,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和 精度,也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为替代水准监测提供了 可能。随着 GPS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程分量精度的不 断提高,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高效快捷的监测服务,提高城 市地面沉降监测的效率。 【关键词】 GPS;地面沉降 ; 水准测量 一、地面沉降的原因 1、地质成因 从地质因素看,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几种原因:构造活动形 成的沉降;软弱土层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强烈地震对地面沉降的 影响;海平面上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2、地下水开采引起面沉降成因 超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开采地下水 过程中,因为水取自砂层,所以首先引
GPS测量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GPS测量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高 伟1, 2,徐绍铨 1,刘爱田 3,王 超 4 (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2. 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 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3. 临沂市国土资源局 ,山东 临沂 276001;4. 山东省泰安国土资源局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为了研究用高精度的 GPS高程测量来监测城市地面的沉降变化 , 在 N 市建立 了 GPS基准网和 监测网。在 观测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以获得高精度的高程分量。顾及到对流 层延迟的影响 ,采用 Saastamoinen模型来计算 对流层延迟的干分量 ,用随机过程模 型来估 计对流层 延迟中 的湿分 量变 化。基线 解算采 用了 高精 度解算 软件 Bemese,网平差使用了 PowerADJ科研版。实际算例表明 ,采用 GPS技术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监测 , 获
封面
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建筑应用——以重庆地区为例
内容简介
序
前言
第1章 太阳能光热应用背景
第2章 重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第3章 太阳能热水应用技术
第4章 建筑遮阳技术
第5章 太阳能通风技术
第6章 太阳能空调技术
第7章 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预评估软件编制
参考文献
彩色图版
封底 2100433B
本书目录专家评论读者评论我要留言
作为一本关于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的著作,以重庆地区为例,对太阳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的几种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技术、遮阳、太阳能通风技术等。通过对重庆地区太阳能光热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际测试,开展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措施研究,得出了相关技术应用的技术要点、设计策略、应用潜力等,并编制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评估分析软件,为重庆地区太阳能光热工程应用、科研分析等提供指导。
科学出版社 |
2015年3月出版 |
|||
定价:56.00 |
语种: |
|||
标准书号:978-7-03-042865-3 |
装帧:平装 |
|||
版本:101 |
开本:B5 |
|||
责任编辑:成都办事处 |
字数:250千字 |
|||
读者对象: |
页数: |
|||
书类: |
册/包: |
|||
编辑部:成都办事处 |
||||
附注: |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
专家评论
读者评论
我要留言
作为一本关于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的著作,以重庆地区为例,对太阳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的几种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技术、遮阳、太阳能通风技术等。通过对重庆地区太阳能光热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际测试,开展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措施研究,得出了相关技术应用的技术要点、设计策略、应用潜力等,并编制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评估分析软件,为重庆地区太阳能光热工程应用、科研分析等提供指导。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