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副题名
外文题名
Fundamental researches of gravity film heat exchang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bri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论文作者
尹涌澜著
导师
高青指导
学科专业
学位级别
工学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12
关键词
换热器 热泵系统 传热 螺旋流动
馆藏号
TK172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6011170
馆藏目录
2012\TK172\8
副题名
外文题名
Fundamental researches of gravity film heat exchang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bri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论文作者
尹涌澜著
导师
高青指导
学科专业
学位级别
工学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12
关键词
换热器 热泵系统 传热 螺旋流动
馆藏号
TK172
唯一标识符
108.ndlc.2.1100009031010001/T3F24.006011170
馆藏目录
2012\TK172\8
2100433B
一、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条件1、建筑项目附近有丰富的地表水(例如:江水、河水、湖水、海水、水库水、污水、中水、地热尾水、工业废水等等)。2、水量充足,水温适度,水质经简单处理能达到使用要求。二、地下...
好处是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一机三用”, 一套房子,装几台空调,再买一台热水器,不如安装一套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机组,“一机三用”,可实现制冷、采暖和全年供应生活热水,不用气、不用油、安全、环保,运行费用是...
张新世(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概念及工作原理,随后详细地论述了地源热泵的特点,和地源热泵在我国发展的限制条件,并介绍了地源热泵在国内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最后鲜明地...
地源热泵系统U型埋地换热器的实验研究与优化分析
地源热泵系统U型埋地换热器的实验研究与优化分析——对比几种地源热泵系统u型埋地换热器的理论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将短时间步温度反应系数模型应用于某小区办公楼的地源热泵系统,对埋地换热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与实验值对比的结果.
地源热泵联合冰蓄冷系统应用分析
地源热泵联合冰蓄冷系统应用分析——对地源热泵和冰蓄冷系统各自的技术优点进行了分析,进而将这两个系统联合,应用于变电站工程的空调设计,以达到节能及削峰填谷的目的。
《塑料复合薄膜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装用塑料薄膜的性能及其应用技术,以包装用塑料复合薄膜为重点,主要介绍了塑料复合薄膜概述、塑料复合包装薄膜用原材料、塑料复合薄膜材料成型工艺简介、塑料复合薄膜材料的性能、常用的各种塑料复合薄膜的结构设计及选用、塑料薄膜包装袋简介、塑料的简单鉴别法、包装薄膜和袋的性能测试等。
第一章 塑料复合薄膜概述
第一节 塑料复合薄膜的优缺点
第二节 塑料复合薄膜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塑料复合包装薄膜用原材料
第一节 聚乙烯
第二节 聚丙烯
第三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第三四 聚氯乙烯
第五节 聚偏氯乙烯
第六节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第七节 聚苯乙烯
第八节 聚酰胺
第九节 聚乙烯醇
第十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第十一节 塑料织物
第十二节 塑料其他薄膜
第十三节 纸
第十四节 铝箔
第三章 塑料复合薄膜材料成型工艺简介
第一节 挤出吹塑薄膜
第二节 挤出流延薄膜
第三节 双向拉伸薄膜
第三节 干法复合薄膜
第五节 挤出复合
第六节 无溶剂复合
第七节 湿式复合介绍
第八节 涂布复合工艺
第四章 塑料复合薄膜材料的性能
第一节 力学性能
第二节 阻隔性能
第三节 卫生性
第四节 化学稳定性
第五节 其他性能
第五章 常用的各种塑料复合薄膜的结构设计及选用
第一节 塑料复合薄膜的性能及比较
第二节 复合软包装材料设计原则
第三节 塑料复合薄膜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要求
第六章 塑料薄膜包装简介
第一节 枕形袋
第二节 三边密封袋
第三节 四边密封袋
第四节 直立型袋
第五节 大容积和高强度袋
第六节 几种实用特型袋
第七节 塑料袋包装尺寸/容量对照表
第八节 塑料袋的热封合
第七章 塑料的简易鉴别法
第一节 单层塑料鉴别
第二节 塑料复合包装薄膜的鉴别
第八章 包装薄膜和袋的性能测试
第一节 阻隔性能测试
第二节 耐化学性测试
第三节 塑料薄膜耐热性测试
第四节 复合薄膜的黏合强度测试
第五节 力学性能测试
第六节 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的卫生性测试
附表
参考文献
【学员问题】地源热泵土壤换热器的应用?
【解答】一、工程概况
当代万国城二期地处东直门东北角,占地面积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2万
平米,地下室约55000㎡.本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一座高舒适度、低能耗、健康、绿色、环保型的里程碑式住宅建筑,它充分利用现有的建筑类高科技气力,对其屋面、外墙、外窗、采热、制冷、新风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优化设计,从而满足一部分人对高品质居住、办公、购物、休闲的要求,在节约能源的情况下,实现他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二、空调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初投资和运行用度,采用以地源热泵为主,燃气锅炉和冷却塔作调峰的复合式系统。由于地处北京市核心地带,没有场地,因此将土壤换热器设置在车库底板下,共计635组双U换热管,埋深100米。本项目的末端系统为顶棚辐射+新风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夏季的排热由土壤
换热器和冷却塔完成;冬季取热源由土壤换热器实现,不足部分采用燃气热水锅炉;生活热水部分通过热泵机组热回收实现,不足部分通过燃气锅炉提供。具体见下图。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