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盆栽法:用木框(宽10×10厘米高5厘米)代替花盆,将万带兰苗固定在其中间,再填充一些碎椰衣,用细铁丝做成吊钩挂在木框上,让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
切花栽培法:用方木做成高60厘米宽100厘米长任意的木架,将万带兰苗在木架上以20厘米的株行距固定,然后在根部堆放一层20×40厘米厚的椰衣,让根系能附着生长,并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光照:一般品种的万带兰,需要较强的光线,在高温季节只需使用40-50%的遮光网遮光,冬季甚至不需要遮光。
温度:西双版纳所栽培的万带兰,均喜欢高温环境。最适宜温度为20-30℃。因昆明武定县全年无霜,万带兰在任何季节都能正常开化。
水湿:万带兰都是典型的热带气生植物,日常管理中必须保证充足的水份和空气湿度。在雨季靠自然条件即可保持旺盛的长势。干季必须通过人工酒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
肥:视生长情况,决定施肥次数。一般每周施一次配成0.1%的洋兰专用复合肥,喷洒在叶面及根系上。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使用不同配比(npk)的复合肥。
病、虫防治:病虫害主要发生于雨水高温季节,一般以预防为主,每周施用一次0.2%的代森锰锌或菌灵。第二周施用一次0.2%的乐果。
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热带地区非常容易栽培;她的叶片和根都很有特色,叶片是棒状的,生长在直立的茎两旁,美丽的花序就是从叶腋中长出,四季都有开花;如果光照足够,一年可以开2-3次花;常常可以连续开放几个星期,从下而上顺序开放,花朵较大而且花色艳丽繁多,花姿奔放,相当壮观。所以万代兰被人们广泛种植观赏。
附生草本。 茎粗壮,长15-18厘米或更长,粗约1厘米,具多数二列的叶。
叶稍肉质,带状,中部以下V字形对折,向外弯垂,长14-2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具2-3个不等长的尖齿状的缺刻,基部具宿存而抱茎的鞘。
花序长约17厘米,不分枝,疏生3-6朵花;花序柄被2枚鞘;花苞片宽卵形,长约3毫米,宽2-3.5毫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白色,长4-7厘米;花质地厚,伸展,萼片和花瓣在背面白色,内面(正面)黄褐色,具明显的网格状脉纹;中萼片倒卵状匙形,长2.2-2.8厘米,中部宽1-1.2厘米,先端钝,边缘多少皱波状,基部收狭;侧萼片菱状椭圆形,与中萼片等长,中部宽1.4-1.5厘米,边缘稍皱波状,基部收狭;花瓣相似于中萼片,但较小;唇瓣白色,3裂;侧裂片内面密被紫色斑点,直立,卵状三角形,长7-9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钝;中裂片卵形,长约1.4厘米,基部宽约1厘米,中部以上缢缩而在先端扩大,先端黄褐色,稍凹,上面具4-6条紫褐色条纹;距圆锥形,长约3毫米;蕊柱白色,粗短,长约7毫米。花期2-3月。
万代兰应该算是比较喜欢光照的了,植株成熟后,如果光照足够,它一年可以开2~3次花。同时,万代兰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生性较粗放,是一类在热带地区比较容易栽培的兰花。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万代兰开始在世界各...
万代兰可以高芽繁殖,于秋末时,万代兰在叶腋处会长出高芽,当高芽长至5~7.5厘米时,应用锋利及已消毒的刀子,自母株切下高芽,并种植在装有蛇木屑的盆子中,可移植至较大的盆子。切记在切口上必须涂药,以免受...
拟万代兰(学名:Vandopsis gigantea (Lindl.) Pfitz):植株大型。茎质地坚硬,粗壮,长约30厘米或...
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疏林中树干上。产中国海南(白沙、儋县、昌江、三亚市、定安)、云南西部(德宏)。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 2100433B
建筑摄影系列之五 一培乡土 万代雄关
长城,承载了2000年的烽火尘烟,雄伟宏大。拍摄长城,无论是表现慕田峪的美,还是八达岭的雄,抑或是金山岭的壮,居庸关的稳,乃至于古北口的沧桑,都可以从色调、影调和景别等几方面努力,描绘四季更替中的伟大故垒,再现巨龙的气势,为作品增加视觉的震撼,带来心灵上的冲击。
纯色抛光砖表面“白色灰雾”现象分析
本文介绍了在抛光加工过程中纯色瓷质抛光砖表面出现的“白色灰雾”现象所引起的色脏问题,并着重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解决色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万代兰原产马来西亚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与夏威夷群岛,迄今已发现有七十个原生种,人工选育的杂交种则有一千多个,是气生兰中的一个重要家族。中国海南岛发现两个原生种,一为纯色万代兰,一为密叶万代兰。
万代兰原生种主产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
万代兰生长较快,当种植的植株丛生带有气生根的母株,可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气温上升、植株开始生长后进行,用利刀在株丛带气根处切开,尽量少伤根系,将伤口用泥炭或多菌灵涂抹后栽植于湿度较大和阴蔽的环境中,当年就能开花。
万代兰因植株茎秆上不断长出气生根,其切取扦插繁殖容易,因此采用切茎扦插为主。一般在花谢后或春秋季两季进行,将母株上带有 2~3 条气生根的茎节剪下(母株切口上必须涂抹药粉,以防受病菌感染)。剪下的根条用树皮或水苔包裹于盆中,保持室温 25℃~30℃,空气湿度 70%~80%,当扦插苗萌发出新芽,第 2 年即可正常开花。
在开花后第 10 天授粉较好,通常在果荚颜色变淡时,即可随采随播,种子经无菌水冲洗后,均匀播种在培养基上。以 VW、KC、MS、1/2MS、1/4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 3.0%、琼脂粉 0.55%、活性炭 0.1%,
pH 值 5.5~5.8,培养温度 25℃,光照强度 1000~15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播种 2~3 个月后形成的原球茎,在无菌条件下,把万代兰原球茎切块 ( 厚度约 2~3mm),每瓶以 15~20 个,接种于VW BA2.0~5.0mg/L NAA0.1mg/L 椰乳 10% 的增殖培养基上培养,5 天后原球茎膨大,并长出白色绒毛,20 天左右长出许多白色的小原球茎,20~30 天继代 1 次。培养 基以 VW BA0.05mg/L NAA0.5mg/L 香蕉汁 10% 最适于不定芽的分化。生根壮苗培养基以加蛋白胨的附加物较适宜,而且幼苗长势壮,根系发达。当小苗根长2~4cm,苗高 3~5cm 即可出瓶移植。出瓶前,先将苗置于散射光下进行炼苗,1周内逐渐加强光照。1周后松开瓶盖,但不可打开,3天后取出小苗,洗去附着的培养基,移栽植于树皮基质中,适当控制湿度和温度,小苗成活后需精心管理,培育2年后即可开花。
除用无菌播种外,还可选取健壮的母株根尖、茎顶组织、节间腋芽和幼嫩花序等进行诱导获得分生苗。利用根尖、茎顶组织或腋芽作外植体时,用MS 或 VW 培养基作液体培养较易成功,培养基中不添加蔗糖,有利于原球茎增殖,以 MS 6-BA2.5mg/L NAA0.3mg/L 香蕉泥 80g/L 是最佳增殖配方。用幼嫩花序作外植体时,需选取 1cm 左右的花序,在 VW 培养基加椰乳 5% 加蔗糖 2% 的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培养,两个月后即可诱导出原球茎。万代兰原球茎的成苗培养基可参照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
当组培苗在瓶中长出 3~5 片叶,根系数 3~5 条,有单轴茎较明显时,用消过毒的薄膜纸将瓶口封住,并移至炼苗室进行炼苗,炼苗时将瓶苗整齐排放,每排间须留约 5cm 左右空隙,以便吸收光照,并保持温室环境清洁及良好通风,避免污染。经炼苗20天后,可出瓶洗净根系残留的培养基,定植到1.5寸白色钵盆中,基质以树皮为主,小苗应竖直植于软盆正中央。 栽植深度以将根和茎的基部埋入基质,新芽生长部位刚好在基质表面。花盆留出 1cm左右的沿口,移植时要小心,不可损伤根及叶片。当日种完后,喷1次 1000倍液代森锌或 2000倍的农用硫酸链霉素,以防病害入侵。种植后第1周温度控制在 20℃~28℃,湿度控制在70%~90%,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0lx以内。若遇炎热天气,基质较干时应在早上及傍晚喷淋清水各1次。种后第3周,开始有新根长出,此时可用速效氮肥 2000~3000 倍液进行浇灌,并每隔10天左右用代森锌或农用硫酸链霉素喷洒防病。若遇寒冷或阴雨天湿度大时,植株相对停止生长,应延缓施肥,或只浇至微湿即可。夏季晴天,如阳光强、气温高,应多浇水。冬季不宜浇太多水,过度潮湿时易导致根系腐烂。小苗经过1年生长,可换盆移栽,第2年即可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