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匙叶凤仙花

匙叶凤仙花(学名:Impatiens spathulata Y. X. Xiong)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45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肉质,叶互生,膜质,边缘具粗圆齿,齿间有小刚毛,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2-4花;花总状排列,粉红色,花丝线形;花药钝。子房纺锤形。

分布中国贵州,生于洞内瀑布旁湿地。该种极易成活,民间栽培非常普遍。该花花形奇特,花如其名。开花时间长,古代即已经关注其观赏价值。

匙叶凤仙花基本信息

匙叶凤仙花产地生境

产中国贵州(赤水)。海拔391米。

查看详情

匙叶凤仙花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凤仙花

  • 品种:凤仙花;冠幅W/P(cm):25;苗高(cm):35;
  • 丰苗
  • 13%
  • 甘肃正发园林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2025-07-21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冠幅W/P(cm):22;品种:凤仙花;苗高(cm):30
  • 泽丰
  • 13%
  • 杭州市萧山区新街镇花木园艺场
  • 2025-07-21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冠幅W/P(cm):25;品种:凤仙花;苗高(cm):35
  • 丰苗
  • 13%
  • 杭州景阳绿化园艺场
  • 2025-07-21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冠幅W/P(cm):15-20;苗高(cm):15-20
  • 利美
  • 13%
  • 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
  • 2025-07-21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五斤装,袋苗/.
  • 13%
  • 广东东莞市彩地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 2025-07-21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自然高】×冠幅15-20×15-20,容器直径10,容器苗
  • 深圳市2025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自然高】×冠幅25-30×20-25,容器直径15,容器苗
  • 深圳市2024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自然高】×冠幅10-15×10-15,容器直径10,容器苗
  • 深圳市2024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自然高】×冠幅15-20×15-20,容器直径10,容器苗
  • 深圳市2024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自然高】×冠幅10-15×10-15,容器直径10,容器苗
  • 深圳市2023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1.卉种类:凤仙花2.株高或蓬径:15×15 3.36株/m2
  • 17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4-07-15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高25-30cm,冠幅18-20cm,盆苗
  • 43232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7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苗高:25-30cm 冠幅:20-25cm
  • 72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04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苗高15-20cm,冠幅15-20cm,精品苗,每株3头以上
  • 30000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1-24
查看价格

凤仙花

  • 七斤盆时,高25-30cm
  • 8330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15
查看价格

匙叶凤仙花生长习性

《广群芳谱》中亦云“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随时可再种。即冬月严寒,种之火炕,亦生苗”。其果实很特别,成熟果实稍遇外力便弹裂开来。喷洒出去的种子,散落于周围,第二年就会长出一颗一颗的凤仙花,以此“扩充地盘”延续后代。

查看详情

匙叶凤仙花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全株无毛。茎肉质,直立,不分枝,干时具条纹,下部的节增粗,具多数纤维状根。

叶互生,具柄,密集于上部,膜质,倒卵形、倒披针形、匙形或长圆形,长6-16厘米,宽2-6厘米,顶端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圆齿,齿间有小刚毛,侧脉5-9对,弧状弯曲,叶柄长1.5-2厘米。

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具2-4花;粉红色,长6-16厘米,劲直,花梗细,长1.8-3厘米,基部具苞片。花总状排列,长2.5-3.5厘米,黄色,侧生萼片4,外面2枚斜卵形,长6-9毫米,宽3.5-4.5毫米,顶端急尖,基部不等侧,具明显的脉,内面2,披针形,长10-13毫米,宽2.5-3毫米,顶端外弯;旗瓣椭圆形,长10-12毫米,宽6-8毫米,中肋背面增厚,具窄龙骨状突起;翼瓣无柄,长15-20毫米,2裂,基部裂片倒卵形,上部裂片近斧形,顶端微凹,背部具反折的大耳;唇瓣囊状,长3-3.5厘米,口部斜上,长1.5-2厘米,先端具小尖,基部渐狭成内卷的短距。花丝线形;花药钝。子房纺锤形,长3.5-4.5毫米。

查看详情

匙叶凤仙花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匙叶凤仙花近种区别

此种与湖北西部产的湖北凤仙花(冷水七)I. pritzeliiHook. f. 近,但叶似倒卵形、倒披针形或匙形;旗瓣椭圆形,翼瓣较短,上部裂片顶端凹,茎基部具肉质的近球形的块茎而与后者不同。

查看详情

匙叶凤仙花栽培技术

播种一般在3月至4月进行,如果是在“国庆节”观花,则在6月至7月播种。

准备好播种用土,将种子撒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后,再喷水保湿,然后放在无直射阳光处,注意浇水,勿使土壤干燥,浇水时不要将种子冲出来。

约过7天至10天,种子陆续发芽出苗,应避免烈日暴晒,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当凤仙花小过于拥挤时进行间苗,使其茁壮生长。

当小苗长出3片至4片真叶时分苗定植,分苗时应带宿土,栽后放在阴凉处进行缓苗。缓苗后放在良好、光照充足处养护,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每10天施一次腐熟的薄肥。

如此经过50天至60天,凤仙花就会绽放出娇美的花朵。

查看详情

匙叶凤仙花病虫防治

斑点病

为害症状: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黄色小斑点,渐向四周扩展为圆形病斑,大小2-5mm。后病斑中央呈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略隆起,—亡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如从叶尖或叶缘侵入,致叶尖枯死,叶缘焦灼。

发病特点: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方法:⑴及时清除病落叶。⑵必要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和花。叶片染病 菌丝体生在叶两面,形成白色放射状圆形毡状斑片,后来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病斑上布满白粉。秋末,病部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子囊壳。茎、花染病产生与叶片类似的症状。

发病特点: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枯枝叶中越冬,翌年夏季产生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雨飞散传播,侵染叶片。发病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流行动态:气温适宜,空气潮湿时,病菌大量繁殖。该病包头7-9月发生、河南5-6月及10-11月发生,浙江多发生在9-10月间。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⑴秋季搜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⑵精心养护,凤仙花属长日照花卉,每天日照时间12小时以-上,有利于形成花芽,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增强抗病力。⑶发病初期喷洒5%多硫化钡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对三唑酮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12.5%腈菌唑乳油3000-35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

查看详情
中国石灰岩专性凤仙花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中国石灰岩专性凤仙花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中国石灰岩专性凤仙花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 6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国产的8种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6种产于石灰岩地区,另外2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中国石灰岩地区的6种凤仙花的叶表皮微形态上、下表皮差异明显,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一般不具气孔器;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均具气孔器,气孔器多为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器及其类型、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气孔长宽比等性状均可作为分类学的佐证。前人研究中提及气孔的保卫细胞两极具"T"型加厚这一性状不稳定,不应作为分类处理的证据。

施用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施用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施用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6MB

页数: 3页

以金华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处理与对照相比,污泥堆肥60%+园土20%+炉渣20%,施用效果最好。污泥土地利用提高了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Cd元素的含量,土壤Pb、Cu、Zn含量变化甚微。

匙叶银莲花主要变种

蓝匙叶银莲花(变种)

该种与匙叶银莲花的区别:叶片匙形或菱状楔形,长3-9厘米,基部渐狭; 萼片蓝色或白色。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木里)。生海拔2500-3500米间山地草坡或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

条叶银莲花(变种)

该种与匙叶银莲花的区别:叶较狭,线状倒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12)厘米,宽0.7-2厘米,基部渐狭,不分裂,顶端有3(-6)锐齿,偶尔全缘或不明显三浅裂。萼片5(-6),白色、蓝色或黄色;心皮13-20,子房密被黄色柔毛。6月至9月开花。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青海南部和东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生海拔3500-5000米间高山草地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拟条叶银莲花(变种)

该种与匙叶银莲花的区别:叶较狭,匙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7.8厘米,宽0.8-2厘米,基部渐狭成柄,不分裂,在顶端有5-9圆或钝齿。萼片白色或黄色。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丽江)、四川西南部(木里)。生海拔2500-3500米间山地草坡或沟边。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查看详情

圆叶匙唇兰形态特征

圆叶匙唇兰植株矮小,高1-3厘米。茎很短,不明显,密被覆瓦状叶鞘所包。叶质地厚,表面黑绿色,具皱纹,扁平,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2厘米,宽6-9毫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彼此套迭的鞘。

总状花序从叶腋中发出,约等长于叶,下垂,密集许多小花;花序轴肉质,具肋棱;花苞片黄绿色,披针形,长1.5-2.5毫米,向先端急尖;花梗和子房紫褐色,长4-5毫米,子房较粗,弧曲;花稍肉质,不甚伸展,萼片洋红色;中萼片卵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斜倒卵形,长、宽均为2.5毫米,先端钝,背面中肋多少龙骨状隆起。

花瓣中部以下白色,上部洋红色,卵形,长2毫米,宽1.2毫米,先端钝;唇瓣3裂,分前后两部分;后部为侧裂片,直立,较大,半圆形,长2毫米,宽2毫米,与中裂片连接处具1个近球形的胼胝体;前部为中裂片,厚肉质,翘起,长约2毫米,上面中央隆起呈圆锥形,基部具可动的关节;距囊状,长约3毫米,基部上方弯曲,末端指向前;蕊柱黄色,粗短,长约1毫米;蕊喙很小,尖齿状,长约0.4毫米;药帽黄色,前端伸长并且翘起,先端近截形带3个尖齿;粘盘柄扁平,着生于粘盘中部,长约1毫米,宽0.3毫米;粘盘鳞片状,长2毫米,宽0.5毫米,两端锐尖。

查看详情

匙叶球兰栽培技术

匙叶球兰扦插繁殖

生产中多用扦插法繁殖育苗。扦插除冬季及早春因气温低不宜进行外,其余时间均可进行,每年3~4月用扦插法进行扩繁较适宜。一、二年生的老茎及当年生的嫩茎,均可作插穗,剪成5~8厘米的一段,留有2节,把插入基质中的叶子剪去,上面只留1~2片叶,待伤口充分晾干后,将插条插入沙床或土质疏松的花盆基质中1/3或1/2部分栽培,如果为180号花盆,每盆可插插条10条左右。插条最好随剪随插,以利成活,4~6月光照较强,为保持阴凉环境,可设置2层黑纱网,插条20天左右即可生根,1个月后有新叶片长出,根部发育良好后即可移植至较大的花盆内定植,再移到半阴通风处进行常规管理。

匙叶球兰基质配制

球兰喜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喜欢黏重的盆土,所以植料的透气性、排水性需良好。盆栽基质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腐植土较佳,可用泥炭土、沙和蛭石配制成盆栽培养土,并加入适量过磷酸钙做基肥,也可用7份腐叶土掺粗沙3份做基质。球兰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较少,上盆时可加入适量复合肥作基肥,土壤丰厚,可使其根系发达,对球兰的生长较有利。

匙叶球兰浇水施肥

球兰盆土宜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但盆内不可积水,水分不可过量,以免引起根系腐烂,但是,环境过分干燥时会造成叶片失去光泽,影响叶片美感,进而会影响花芽的形成,即便是长出花蕾,也常常不能开放或开放时间缩短。因此在夏秋季节,天气高温干燥,浇水要充足,除浇水要见干见湿外,同时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需经常在叶面上喷洒雾水,降温保湿,增加叶面与周围环境的湿度以利其生长。秋冬季时,生长缓慢,茎叶耗水均较少,盆土宜稍干燥,浇水次数可以减少至每2周1次。

球兰适宜于肥效持久、排水良好的腐植土,由于上盆时加入了适量复合肥作基肥,故平时需肥量较少,生长旺季每月施1~2次氮磷结合的稀薄肥水,宁稀勿浓。在生长旺盛期,可15~20天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液。秋季天气逐渐凉冷时,要逐渐减少浇水量和施肥量。

匙叶球兰花期管理

夏季以后多施磷钾肥,在孕蕾开花前适当施些含磷稍多的液肥,如用磷酸二氢钾0.1%的溶液能促进其秋花的开放,球兰每天需要3~4小时充足阳光才能开花。对于已有花蕾和花朵正开的植株,不能随意移动花盆,否则易引起落蕾落花。开花时可见叶腋处长出3~4个花序总梗,伞形花序,每组花可连开10余天,凋萎后,花朵和花梗自行掉落,留下花序和总梗,一段时间后会继续抽生花朵,花可陆续开到10月中旬。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