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长叶露兜草产自海南(尖峰岭)。生于林中、沟旁,海拔约800米。
生长于海拔约800米的林中、沟旁。
本种与大叶熊巴掌P. longiradiosa (C. Chen) C. Chen很相近,但本种植株通常较小,叶亦较小,花萼被微柔毛及腺毛,萼片狭三角形,可与之区别。
与原种不同在于:叶甚长,长达5米以上,宽约5厘米;聚花果较大,长约18厘米,直径约12厘米,由近300枚核果组成;每一核果长约3.3厘米,宽约1.2厘米。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8卷 )
喜温暖、湿润,不耐寒,要求光照充足,但忌曝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土壤为宜。园林用途: 适于盆栽观赏。植于花台,下垂生长,十分醒目。
该草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喜光,也较耐阴,再生力强,亦耐践踏。对土壤要求不严,能适应低肥沙性和酸性土壤,在冲积土和肥沃的砂质壤土壤上生长最好,但在干燥的高丘上生长欠佳。由于匍匐茎蔓延迅速,每节均能产生...
生长习性 原产马达加斯加。喜光,喜高温、多湿气候,适生于海岸砂地,常生于海边沙地.繁殖方式 分株或播种繁殖。
产自海南(尖峰岭)。
室内观叶花卉——彩叶草
彩叶草(Coleus blumei Benth),又名"彩叶苏"、"洋紫苏",由于它叶色娇艳多变,一般人又叫它"老来娇"、"老来少"。它是唇形科鞘蕊花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1~2年生栽培,老株可长成亚灌木状;株高30cm~50cm,最高达90cm,分株较少,茎质柔软,成四棱形,基本木质化;叶片大,对生茎上,叶质薄,成菱状卵形,边缘有深粗锯齿,正背面有软毛,叶面绿色,杂有黄、红、紫、橙、绿等各种色彩相嵌的不规则的斑点、纹路和镶边,叶色变化多端,叶色还会随着气候变化、光照不同而改变颜色,有不少品种还出现复色、杂色,上并分布白色,故有"五彩叶草"之称。彩叶草的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耐寒力较差,如连续几天10℃以下即开始落叶,甚至死亡。所以北方地区应在霜降之前将植物移入室内,它必须在10℃温度以上才可越
多年生常绿草本。
地下茎横卧,分枝,生有许多不定根,地上茎短,不分枝。
叶近革质 ,带状,长达2米,宽约4厘米,先端渐尖成三棱形、具细齿的鞭状尾尖,基部折叠,边缘具向上的钩状锐刺,背面中脉隆起,疏生弯刺,除下部少数刺尖向下外,其余刺尖多向上,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明显的纵向凹陷。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由若干穗状花序所组成,长达10厘米;雄花的雄蕊多为6枚,花丝下部联合成束,长约3.2毫米,着生在穗轴上,花丝上部离生,长约1毫米,伞状排列,花药线形,长约3毫米,基部着生,内向,2室,纵米,背面中肋呈龙骨状凸起,有密集细刺,心皮多数,上端分离,下端与邻近的心皮彼此粘合;子房上位,1室,胚珠1颗,花柱短,柱头分叉或不分叉,角质,向上斜钩。
聚花果椭圆状圆柱形或近圆球形,长约10厘米,直径约5厘米,由多达250余个核果组成,成熟核果的果皮变为纤维,核果倒圆锥状,5-6棱,宿存柱头刺状,向上斜钩。
花期4-5月。
生长于林中潮湿处、溪边或小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