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项目已按计划全面完成,主要成果有:1.首次创建了扫描复合型微探针,原位测量Cl和H( )在金属/溶液界面二维分布,并应用微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研究改性钝化膜的组成、结构及耐蚀机理。2.对改性的不锈钢钝化膜的化学组分,层结构及表面物理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解释超高耐蚀不锈钢改性钝化膜的蚀本质的新概念,阐明改性钝化膜组分、结构及表面物理化学均一性与其耐蚀性能的内在关系。3.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高耐蚀钝化膜进行设计、并提出电化学改性的技术措施,在工业上实际应用,获得成功。4.应用多种新方法,在原位从表面微米和纳米空间分辨度综合研究不锈钢钝化膜破坏和点腐蚀发生早期过程机理,获得新进展。 2100433B
批准号 |
59371053 |
项目名称 |
超高耐蚀不锈钢改性钝化膜的耐蚀本质及腐蚀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103 |
项目负责人 |
林昌健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厦门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4-01-01 至 1996-12-31 |
支持经费 |
7(万元) |
马氏体不锈钢不适合这样的配方,这种配方里面含有铬配,不环保!不知你的是什么型号的不锈钢!附一份我司的不锈铁钝化液说明给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具体配方,属公司顶级机密,我也不知道!不锈钢环保钝化液使用说...
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都是经过固溶处理的,因其含碳量因饱和而呈不稳定状态,若经过再次450-850℃的加热,碳原子会向晶界扩散,并与Cr形成高铬化合物而于晶界,此时由于Cr原子在晶粒的内部扩散速度慢,就会在...
耐蚀钢是不锈钢中的一些门类。基本上每个牌号的都有自己抗蚀能力较强的应用范围。不锈钢的名称更是广义。基本上在空气中不腐蚀的就是不锈钢。从元素组分来说,含铬不低于13%的钢材就是不锈钢。
不锈钢电极材料在高温动态铝液中腐蚀机理研究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不锈钢电极材料在高温动态铝液中腐蚀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腐蚀试样进行扫描组织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并结合铁铝相图,提出不锈钢电极材料在高温动态铝液的腐蚀机理:腐蚀过程主要以物理腐蚀和化学腐蚀相结合,腐蚀界面厚度较薄,大约5μm,这与常规的静态铁基铝液腐蚀的腐蚀界面厚度几百微米相差很大;并提出一个不锈钢电极动态铝液腐蚀模型。
上篇 金属材料的耐蚀性和腐蚀数据
第1章 金属与合金的耐蚀理论
1.1 腐蚀热力学与动力学概论
1.2 耐蚀合金化途径
1.3 合金元素与耐蚀性
1.4 纯净度与耐蚀性
1.5 表面与耐蚀性
第2章 铸铁
2.1 铁铁的分类、特点和一般应用
2.2 铸铁的腐蚀及合金元素对铸铁耐蚀性的影响
2.3 铸铁的耐蚀性
2.4 铸铁的耐热性能
第3章 碳钢及低合金钢
3.1 碳钢的耐蚀性
3.2 耐大气腐蚀低合金钢
3.3 耐海水腐蚀低合金钢
3.4 耐硫酸露点腐蚀低合金钢
3.5 耐硫化物腐蚀用钢
3.6 抗氢、抗氮作用低合金钢
第4章 不锈钢
4.1 马氏体不锈钢
4.2 铁素体不锈钢
4.3 奥氏体不锈钢
4.4 双相不锈钢
4.5 沉淀硬化不锈钢
第5章 铁镍基和镍基耐蚀合金
5.1 铁镍基耐蚀合金
5.2 镍基耐蚀合金
第6章 耐热金与高温合金
6.1 金属材料的高温力学行为与强化机制
6.2 金属材料高温氧化和高温腐蚀的行为
6.3 耐热钢
6.4 铁基高温合金
6.5 镍基高温合金
6.6 钴基高温合金
6.7 其他高温合金
6.8 金属间化合物
6.9 耐热钢和高温合金的应用
第7章 有色金属及合金
7.1 铝及铝合金
7.2 镁及镁合金
7.3 铜及铜合金
7.4 铅、锌、锡及其合金
7.5 钛及钛合金
7.6 锆及锆合金
7.7 钨、钼、钽、铌
7.8 贵金属
第8章 非晶态合金
8.1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
8.2 非晶态合金的形成和制备方法
8.3 非晶态合金的耐腐蚀性
8.4 非晶态合金的其他性能
8.5 非晶态合金的应用
第9章 功能材料
9.1 概述
9.2 软磁材料
9.3 永磁材料
9.4 形状记忆合金
9.5 医用生物材料
第10章 涂镀层钢板
10.1 镀锌及其合金钢板
10.2 镀铝板
10.3 镀锡及无锡钢板
10.4 有机涂层钢板
下篇 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耐蚀性和腐蚀数据
第11章 通用高分子材料
11.1 通用高分子材料的耐蚀性
11.2 聚氯乙烯
11.3 聚乙烯
11.4 聚丙烯
11.5 环氧树脂
11.6 不饱和聚酯
11.7 酚醛树脂
11.8 呋喃树脂
第12章 特种高分子材料
12.1 特种高分子材料的耐蚀性
12.2 氟碳材料
12.3 聚苯硫醚
12.4 氯化聚醚
12.5 聚醚醚酮
12.6 聚酰亚胺
第13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
13.1 概论
13.2 硅酸盐材料
13.3 结构陶瓷
13.4 碳素材料
第14章 复合材料
14.1 复合材料概述
14.2 金属基复合材料
14.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14.4 陶瓷基复合材料
14.5 其他类型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本书为《现代腐蚀科学和防蚀技术全书》的一种,专门介绍材料的耐蚀性,提供部分腐蚀数据。书中阐述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耐蚀性,具体分析了各种材料在腐蚀性环境里的腐蚀现象和机理,环境因素、材料结构和成分对材料耐蚀性的影响,材料在各种环境中的耐蚀能力及一些腐蚀数据。对于各种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的分类、制备、物理力学性能、应用等也作了简明介绍,以期读者对材料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本书由长期从事耐蚀材料制备分析研究、应用的专家合著而成,知识信息丰富、全面。适于材料专业、冶金专业或防腐蚀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1)均匀腐蚀。铬是最容易钝化的元素。在大气环境中,铬含量在12%以上的铁-铬合金就可自钝化。在氧化性介质中铬含量在17%以上就可钝化,在某些侵蚀性较强的介质中,高铬并加钼、镍、铜等元素可获得良好的耐蚀性。
(2)晶间腐蚀。铁素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一样都会发生晶间腐蚀,但敏化处理及避免这种腐蚀的热处理恰好相反。铁素体不锈钢从925℃以上急冷容易遭受晶间腐蚀,而容易遭受晶间腐蚀的状态(敏化态)经过650~815℃短时间回火,便可消除。铁素体钢产生晶间腐蚀也是由于碳化物析出引起贫铬的结果。所以降低钢中碳、氮含量并加入钛、铌等元素,可降低晶间腐蚀敏感性。
(3)点蚀和缝隙腐蚀。铬、钼是提高不锈钢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最有效元素。铬含量增加则氧化膜中的铬含量也增加,膜的化学稳定性增加。钼以MoO4的形式吸附在活性金属面上,抑制金属的溶解,促使再钝化,防止膜的破坏,因此高铬、钼铁素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
(4)抗应力腐蚀破裂性。由于组织结构的特点,铁素体不锈钢在奥氏体不锈钢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介质中却是耐蚀的。